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6 毫秒
41.
Nb:YAG激光治疗血管瘤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外科新技术,本文报告1985年2-6月上海肿瘤医院新技术室门诊治疗体表血管瘤108例,在随访的88例中,一次治疗痊愈的76例,占82.8%,另12例尚有少许残留,拟再次手术或结合其他疗法.Nb:YAG激光治疗血管瘤,手术操作简便,蛋白凝固作用好,术中不出血,术后疤痕轻微或不留疤痕.  相似文献   
42.
Cerebrovasculardiseaseisoneofthedis-easeswhichseriouslyendangerhumanhealth.Theconventionalscalpacupuncturehasanactiveeffectontherecoveryofpromotingthelinguisticfunction,mentalityandthefunctionofextremi-tiesofthepatients,butthe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atacupointsofGovernormeridianonthisdiseaseremainstobefurtherstudied.Inordertosystematicallyobservethetreatmentac-tionofacupunctureatacupointsofGovernormeridianoncerebralinfarctionandpreliminarilyunderstanditstreatmentmechanism,wehavestudied14…  相似文献   
43.
通过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流性脑损伤的模型,选用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含水量和脑组织及血中—氧化氮(NO)含量等为指标,静注外源性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等物质,探讨L-arg\|NO通路在电针保护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电针可提高r-CBF,降低脑含水量,增高脑组织和血清中的NO,对缺血再灌流(IR)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2)NO前体L-arg静脉注射对IR脑损伤也有保护作用,而NOS抑制剂L-NNA未显示对IR脑损伤的保护作用;(3)L-arg预处理可加强电针的保护作用,L-NNA预处理可使电针效应下降。表明L-arg-NO通路可能参与电针保护IR脑损伤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44.
胰岛素抵抗机理及针刺干预的作用靶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易玮  许能贵  靳瑞 《针刺研究》2002,27(1):73-75
本文对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IR)的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简单概述 ,据此阐明针刺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并就针刺干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作用靶点提出构想 ,认为在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水平来研究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 ,最有可能揭示其作用机理 ,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5.
选择凝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选择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为指标,观察电针督脉“大椎”和膀胱经“心俞”穴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缺血组P1、N1波幅明显降低,为正常值的20%~40%;P1、N1、P2、N2峰潜伏期明显延长,随着阻断时间增加延长,与阻断前SEP的P1、N1、P2、N2峰潜伏期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电针组则P1、N1波幅虽有降低,为正常值的70%~80%;但P1、N1、P2、N2峰潜伏期未见明显延长,与正常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与缺血组SEP的P1、N1波幅相比,以及P1、N1、P2峰潜伏期相比,波幅明显增加,潜伏期明显缩短,在1h内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表明电针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对近5年电针干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发现电针干预MCAO大鼠主要从电针预处理和电针治疗两方面进行研究,电针预处理主要通过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控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炎性级联反应、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等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电针治疗主要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增加血氧供应、促进神经干细胞再生增殖与分化、抑制炎性级联反应、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等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涉及的机制复杂多样,并不能明确具体单一因素的作用,电针作用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47.
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针灸疗法,治疗许多疑难病症,疗效独特。从脑论治是中医学治疗脏腑疾病的辨证论治的方法。分析了腹针疗法的理论、部位、功能等与从脑论治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以及二者的中医核心理论、辨证治疗的总体思维,说明了腹针疗法治疗人体疾病的内在实质含义与从脑论治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48.
缺血性脑损伤机制及其针刺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自由基 (FR)与缺血性脑损伤FR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正常生理情况下 ,由于有FR生成抑制剂 (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抗氧化剂 (如VitC、VitE)和机体自身的调控机能 (如脂酶、蛋白酶 )的存在 ,FR处在生成和清除平衡状态 ,不损害机体 ,具有毒物降解作用。实验研究证明[1] ,FR代谢失平衡是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由于脑缺血时产生大量的FR ,它们主要攻击细胞膜脂、蛋白质、nDNA和RNA等 ,造成一系列损伤 ,使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元膜和血管遭受破坏 ,引起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 ,蛋白质则…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针灸治疗抑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抑郁的针灸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利用Review Manage4.2.7软件对1999年1月-2009年9月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调研,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0个临床试验,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计算针灸治疗抑郁的效应值OR=2.24,95%CI(1.36,3.67),合并效应值Z=3.10(P=0.001)。结论:针灸治疗抑郁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但尚存在研究设计方面的问题,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STAT3在脑缺血后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STAT3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较假手术组,造模2h后各指标出现轻微升高,24h后进一步升高,在多个指标上与假手术组相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天后数值下降。电针组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的趋势相同,即2h组开始升高,24h组较高,3天组下降。但与模型组相较,各时间段在数值上均高于相应的模型组,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提高脑缺血后STAT3mRNA表达水平,激发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还可以维持这样保护机制持续更长的时间。由此可推断:电针对脑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TAT3mRNA表达,进而减少病灶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