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7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1~64岁,体重50~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20):帕瑞昔布钠组(P组)、小剂量瑞芬太尼组(S组)、大剂量瑞芬太尼组(L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帕瑞昔布钠组(SP组)和大剂量瑞芬太尼+帕瑞昔布钠组(LP组).P组、LP组和SP组麻醉前30 min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P组芬太尼)麻醉诱导.麻醉维持:S组和SP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L组和LP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1 ·min-1,各组均复合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于术后30 min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静态和动态切口疼痛程度,术后镇痛的辅助措施采用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维持NRS评分≤5分.记录术后24h内曲马多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P组比较,S组和L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升高,L组寒颤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升高(P<0.05),SP组和LP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L组术后30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寒颤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升高,SP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LP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寒颤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降低(P<0.05).结论 麻醉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可抑制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02.
围术期口服药物治疗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宇  蒋宗滨 《微创医学》2010,5(1):65-67
手术后疼痛不仅对机体的多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影响手术后的恢复。术后镇痛向来是临床医师研究的焦点和难点。1ml服药物用于术后镇痛一直是门诊小手术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多模式术后镇痛理念的广泛认同和深入,以及手术方式日趋微创化,  相似文献   
103.
背景局部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RA)能为很多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和镇痛效果,但麻醉医师和患者必须全面了解其优点和风险,才能对麻醉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以往做过许多关于RA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研究,但如今RA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频率越来越高、有关的培训和操作技术质量也越来越好,所以这些研究结果已经不能反映现在的情况。近年来,有一些关于最常见RA操作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方面的研究公开发表,在此我们对其进行简短的综述。方法发表于1995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期间、主要目的为研究RA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文献共32篇,我们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在研究中枢神经阻滞和研究外周神经阻滞(PNB)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文献中,阻滞操作的样本量分别为4185至1260000次和20至10309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78:10000(95%CI:1.06~13.50:10000)和2.19:10000(95%CI:0.88—5.44:10000)。在常见的PNB技术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后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84:100(95%CI:1.33~5.98:100)、1.48:100(95%CI:0.52~4.11:100)和0.34:100(95%CI:0.04。2.81:100)。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0—4、2:10000和0~7.6:10000。在16项PNB研究中仅报道有1例发生了永久性神经损伤。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阻滞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4:10000或0.04%,PNB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3:100或3%。当代麻醉实践中RA后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04.
背景化学胸膜固定术可引起剧烈疼痛,所以手术者需要在全身麻醉或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下才能实施胸腔镜滑石粉喷洒术。我们对患有气胸和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5例患者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了镇痛。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前肌注哌替啶,静注咪唑安定。用尖端可弯曲的硬质胸腔镜探查胸腔,通过喷雾导管给予利多卡因250mg麻醉,随后喷洒滑石粉。喷洒滑石粉后即刻、手术后第1天、手术后第2天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分、2分、2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30天内的死亡率为0%。结论在胸膜固定术之前通过喷雾导管给予利多卡因可有效控制疼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和灌注方法。方法 对 189例小儿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的体外循环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组转流时间 (39.9± 2 4.7) min,首次稀释后 HCT为 15 %~ 2 4% ;转流早期低血压 <30 mm Hg(4 .0 k Pa) 9例 (4 .76 % ) ;转流中发生室颤 8例 (4 .2 3% ) ,酸碱失衡 12例 (6 .35 % ) ,一过性低血钾 <3.5 mm ol/ L10例 (5 .2 9% )。转机后血红蛋白尿 11例 (5 .82 % )。术后死亡 10例 (5 .2 9% )死因分别为低心排 6例 ,肺部并发症3例 ,气栓昏迷 1例。结论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体外循环材料 ,适当的血液稀释 ,降温不低于 32℃ ,调节好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保证心肌氧供需平衡 ,是体外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小儿癌痛宁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41例2岁8个月~16岁、中晚期癌症患儿.按WHO癌症三阶梯镇痛原则,以宁养治疗方法 给予口服镇痛药物:16例中度疼痛给予氨酚羟考酮0.1 mg/kg,q 4 h;25例重度疼痛给予吗啡控释片0.4 mg/kg,q 12 h.观察用药后镇痛效果、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总体显效率为82.9%.治疗前、后总体生活质量评(45.87±24.11)分、(53.84±23.89)分(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20例(48.8%)、恶心和呕吐13例(31.7%)、嗜睡11例(26.8%),无呼吸抑制或成瘾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宁养模式治疗小儿癌痛安全、有效,并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它是门诊、住院治疗模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异丙酚单独或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隆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就医者40例,随机分配为A组(异丙酚)和B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每组各20例。A组静注异丙酚1.5~2mg.kg-1使其入睡后手术开始,术中异丙酚以4~6mg.kg-1.h-1微泵维持。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随后麻醉过程同A组。记录术中体动反应次数、异丙酚用量,记录麻醉前、麻醉后2mi n、5mi n、10mi n、手术结束时的MAP、HR、RR和SPO2,记录麻醉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B组术中体动反应次数和异丙酚用量都明显少于A组(P<0.01),B组麻醉后2mi n时MAP、HR、RR和SP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在麻醉后5mi n时都恢复正常。结论:在无痛隆鼻术麻醉中复合芬太尼未明显增加麻醉不良反应,但增强了镇痛效果,能明显减少体动反应,减少异丙酚使用量,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8.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疼痛 ,轻者不适、重者致命。如何解决疼痛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当今社会正日益受到关注。自古以来人们就已懂得使用一些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方法来达到解除或缓解疼痛的目的 ,如今 ,随着疼痛临床的普遍开展与深入 ,越来越多的疼痛性疾病得到了重视与新的认识 ,治疗方法层出不穷 ,使大量的疼痛病人获得了良好的治疗 ,疼痛临床工作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但是 ,在疼痛临床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在一些地区甚至影响到了疼痛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何看待这些困难及应采取哪些对策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看法。1 面向城乡 …  相似文献   
109.
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期间二氧化碳(CO2)气腹对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3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头高脚低位20例,B组为脚高头低位10例,观察患者气腹前、中、后CV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VP于气腹5 min开始持续上升,20~30 min时达顶峰[A组由麻醉前的(0.74±0.30) kPa上升到(1.76±0.46) kPa;B组由(0.70±0.27) kPa上升到(1.86±0.44) kPa].45 min后开始下降,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于60 min后基本平稳,但较麻醉前高,直至术毕.术后30 min恢复到麻醉前水平.两组CVP于变换体位前后变化不大.结论:人工气腹对CVP的影响显著,尤其在气腹第一小时内最大,只有通过对患者进行自身对比,才能客观评价CVP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经冠状静脉窦道行灌注法在心脏不停跳瓣膜替换术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应用于心脏不停心瓣膜替换手术的价值。方法:对11例进行主动脉瓣替换或者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替换的患者不使用心脏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机器血。控制灌注流量200ml ̄350ml/min。灌注压力5.3kPa ̄6.7kPa,使心脏在心瓣膜替换术中有持续得到氧合血供应。结果:有效地维持心脏窦性节律的空搏状态,保持着较接近生理的有氧代谢、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开放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