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8篇
  免费   837篇
  国内免费   621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80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787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2059篇
内科学   1231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500篇
特种医学   6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66篇
综合类   4896篇
预防医学   2227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1747篇
  30篇
中国医学   1962篇
肿瘤学   436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780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814篇
  2008年   822篇
  2007年   805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71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索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I)在成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IT1蛋白在鼠的成骨细胞内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不刺激和刺激的条件下,GIT1和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共同免疫沉淀的方法测定GIT1和ERK1/2相互结合,并且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确定这两种蛋白相互结合的位置;用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感染成骨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磷酸化ERK1/2(p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划痕愈合法检测在PDGF刺激下的迁移能力。结果在成骨细胞内,PDGF刺激导致了GIT1和ERK1/2的相互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发生在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明显抑制了pERK1/2招募至成骨细胞局部粘附内以及PDGF所刺激的成骨细胞的迁移。结论在PDGF刺激下,GIT1招募pERK1/2至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IL-12和孕酮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中的水平,探讨男、女性多发性硬化患者存在的发病机制,比较男、女性MS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60例MS患者的脑脊液和40例患者血液中IL-12的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MS患者血液中孕酮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以上标本男女各半)。结果男、女性MS患者血液中和脑脊液IL-12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女性患者血液中孕酮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男性患者血液中孕酮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女性患者血液中孕酮对IL-12的含量存在负相相关作用(r=-0.80,P<0.01),男性相关作用不明显(r=-0.38,P>0.05)。结论IL-12参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过程;孕酮可能是男、女性患者发病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3.
损伤神经元阈下膜电位振荡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损伤后大鼠背根节的初级神经元产生的阈下膜电位振荡进行分析,确定阈下膜电位振荡是否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相空间重构的方法进行非线性分析,利用平均互信息的第一个最小值确定相空间重构的延时时间,伪邻近点确定嵌入维数,Lvapunov指数确定非线性特征的存在。结果:平均互信息的第一个最小值为1;在分别取r=1,2,3时,相空间重构图没有明显的差异,均表现出很好的吸引子;在m&;gt;2时,伪邻近点接近0,达到了一个最小值;Lyapunov index=&;#177;0.43&;#177;0.01。结论:阈下膜电位振荡存在确定性的动力学特征,是一种低维(m&;lt;4)的混沌信号。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观察秘精灵,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2例遗精患者,204例早泄患者全部使用秘精灵浓缩丸行治疗。结果 遗精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2.5%,早泄患者有效率达94.6%,总效率达93.5%。结论 秘精灵浓缩丸是有益肾生精,固涩止遗之功效,不以补盖肾精肾气,固摄生精,泻、固涩精通、对男子遗精,早泄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两种HPV检测技术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外阴尖锐湿疣病例95例,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HPV—DNA阳性率为94.7%(90/95),阳性反应由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延伸至棘层中下部近基底层的细胞核内;HPV—Ag阳性率为63.1%(60/95),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及角质层内。个别阳性细胞可在棘层出现。结论:原位杂交技术在敏感度、阳性率及阳性强度、背景染色等方面均优于免疫组化方法,为尖锐湿疣的确诊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
患者女性,59岁,因进行性头痛、呕吐1个月,四肢抽搐1次于2002年11月23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10月22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后枕及后颈部疼痛,呈阵发性,头痛剧烈时伴呕吐胃内容物,头痛可自行缓解或服用“散利痛”后缓解。2002年11月6日因着凉而出现“感冒”症状,头痛加重且持续时间长,每日发作的次数增多,可达4~5次。  相似文献   
8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脑脊液引流治疗2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89.
通过对中南地区1577例正常人的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水平的测定,结果20~40岁组正常值为136.9mg%,41~60岁组正常值为129.3mg%,男女性别间的α_1-AT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而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并对测定结果作了分型。  相似文献   
90.
郑瞻培  谢斌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Z1):386-389
司法精神病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既是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法医学的一个分支,这种双重属性不仅决定了它在学科上的特殊地位,而且由于我国特有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机构设置,使得管理体制显得十分复杂,许多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在全国人大《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