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要]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p21(lincRNA p21)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为肿瘤的诊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 用肿瘤细胞系(CT26)培养上清液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4、IL-6、IL-10、lincRNA-p21的表达;si lincRNA p21转染的巨噬细胞与CT26共培养,流式细胞术分析CT26的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CT26的迁移能力;构建小鼠CT26结肠癌移植瘤模型,观察输注转染si lincRNA p21的巨噬细胞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CT26培养上清液刺激的RAW264.7较对照组巨噬细胞IL-6的表达下调(P<0.01),而IL 4和IL 10的表达上调(P<0.01),并且其lincRNA p21的表达增加(P<0.01);转染si lincRNA p21的巨噬细胞lincRNA-p21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CT26培养上清液刺激转染si-lincRNA-p21的巨噬细胞,与对照组相比IL-6的表达上调(P<0.01),IL-4和IL-10表达下调(P<0.01);CT26与转染si lincRNA p21的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其凋亡增多(P<0.01)且迁移能力减弱(P<0.05)。此外,体内注射转染si-lincRNA-p21的巨噬细胞能明显影响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和质量(P<0.05)。结论: 敲除巨噬细胞lincRNA p21可促进CT26的凋亡、抑制其迁移,进而延缓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72.
目的合成并初步探索青藤碱衍生物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的抗炎作用。方法以青藤碱(SN)为原料,化学合成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并在诱模前于治疗组小鼠体内分别注射5 mg/kg、2.5 mg/kg剂量的青藤碱和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未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状态及生存状况。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体外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终浓度为(0、1、2、5、10)μmol/L的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共培养刺激RAW264.7细胞24 h,再加终浓度为1μg/kg的LPS刺激6 h后,实时定量PCR检测IL-6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制备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体内研究发现:相同浓度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治疗组小鼠,生存状态较青藤碱治疗组有所改善;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体外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和IL-6的表达。结论青藤碱-4-羟基-棕榈酸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增殖、减少炎症介质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家族成员之一,因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能够高迁移能力而得名。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能够调节基因转录、稳固胞核结构以及释放具有炎症介质功能的核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与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7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是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重要致病因素,也是胃癌演变的始动因子,与胃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唧清除直接关系到上述疾病的转归。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逐年上升。因此,探讨HP的耐药分子机理,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HP相关疾病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国内外由于微小创伤而引起的实验室获得性寄生虫感染的病例进行综述,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和原因,并对感染后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分泌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作用,并探讨胞外HMGB1在胰腺癌细胞凋亡抵抗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SW1990细胞分别给予以下处理:(1)常氧+PBS;(2)低氧+PBS;(3)低氧+HMGB1(100μg/L);(4)低氧+HMGB1(100μg/L)+EP(胞外HMGB1特异性抑制剂).细胞处理72 h后,ELISA检测(1)及(2)2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表达的差异;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2)、(3)、(4)各组细胞的凋亡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2)、(3)、(4)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差异;Western-blotting检测(2)、(3)、(4)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迁移相关蛋白(E-cadherin、MMP-9)表达的差异.结果 ELISA结果显示低氧条件下,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表达含量升高,是常氧条件下的5倍;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3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3.47±2.20)%、(6.57±1.20)%、(20.03±1.89)%;低氧+HMGB1处理组细胞凋亡比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中各组穿至下室的细胞数分别平均为(161.3±16.0)、(399.7±13.0)、(184.3±16.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低氧条件下HMGB1能明显促进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迁移;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HMGB1处理组Bcl-2及MMP-9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氧可以促进肿瘤细胞释放HMGB1,从而促进人胰腺癌SW1990凋亡抵抗与迁移.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MHD)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s TNFRⅠ、Ⅱ)等表达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MHD治疗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DN患者30例,以首次确诊且尚未实施任何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30例为对照;检测MS相关指标血压、腰围、体质指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AAH-INF-G3抗体芯片法分析40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其与MS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患者和T2D患者MS发生率分别为88.89%和33.33%。与T2D患者和健康人对照者相比,DN患者有较多的MS危险因素个数、较高的腰围和较低的体质指数;血浆eotaxin-2和趋化因子I-309水平升高,同时伴有s TNFRⅠ、Ⅱ的表达水平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浆eotaxin-2、I-309与MS危险因素TG、FBG及舒张压(DBP)水平等呈现明显正相关。此外,血浆s TNFRⅡ和I-309表达水平均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MHD治疗的DN患者机体内存在着消耗性MS微炎症状态。糖脂代谢的异常影响机体的免疫生理状态,造成免疫炎症微环境。eotaxin-2、I-309可能参与这种微炎症状态的慢性化、持续化,并进一步通过s TNFRⅠ、Ⅱ的上调而加重肾脏损伤,导致MHD治疗的DN患者MS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78.
尿沉渣6种染色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选择针对AMP2 0 0 0 -U尿沉渣自动扫描系统的最佳染色液 ;探讨评价染色质量优劣的新方法。方法 对 110例尿沉渣分别采用核红与美蓝 ,考马斯亮蓝与中性红 ,甲苯胺蓝与中性红 ,S染液 ,S -M染液 ,EmerK染液染色 ,用AMP2 0 0 0 -U进行观察。结果 S染液、S -M染液背景清晰 ,尿沉渣有形成分与背景色彩对比鲜明 ,结构清楚 ;其他的 4种染液或背景模糊或有形成分结构不清楚。结论 S染液、S -M染液染色效果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加巴喷丁及曲马多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诊断为NP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剔除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的患者,最终共纳入6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Ⅰ组(n=33)和Ⅱ组(n=33)。两组均常规给予加巴喷丁和曲马多口服,Ⅱ组加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3个月(T1)、治疗后6个月(T2)药物疗效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评分〕及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指标、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上有交互作用(P<0.05);Ⅱ组T1、T2时VAS评分低于Ⅰ组(P<0.05);Ⅰ组、Ⅱ组T1、T2时VAS评分均低于T0时(P<0.05),Ⅱ组T2时VAS评分低于T1时(P<0.05)。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睡眠评分上有交互作用(P<0.05);睡眠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T1、T2时睡眠评分均低于T0时(P<0.05),Ⅱ组T2时睡眠评分低于T1时(P<0.05)。NP患者VAS评分与睡眠评分在T0时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NP患者VAS评分与睡眠评分在T1、T2时呈正相关(P<0.05)。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上无交互作用(P>0.05);ALT、AST、BUN、Cr、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BUN、Cr、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治疗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皮肤麻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加巴喷丁及曲马多治疗N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0.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临床抗生素治疗的棘手问题。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其耐药性有密切联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改变,附着于固体表面而以特殊的“被膜”形式存在,使自身得到保护,逃逸机体免疫防御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致使感染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