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医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实践、独立分析思考并能有所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也明确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优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构建小鼠GITR(mGITR)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OS-7 细胞表达小鼠GITR 蛋白.方法:用TRIzol 试剂抽提小鼠脾细胞总RNA,经RT-PCR 扩增出GITR 全长基因,构建真核重组载体pIRES2-EGFP-mGITR,经鉴定后采用脂质体介导DNA 法转染COS-7 细胞.结果:从小鼠脾细胞中成功扩...  相似文献   
53.
缬沙坦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病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病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M组,n=15),缬沙坦干预组(V组,n=15)和对照组(C组,n=10)。M组及V组给予多柔比星(2mg·kg^-1,每周1次)腹腔注射。V组给予缬沙坦(30mg·kg^-1·d^-1)灌胃。8周后,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肿胀度、膜电位(Δψm)及心肌组织活性氧(ROS)的生成。结果:①与C组比较,M组大鼠心腔显著增大(P〈0.05),心功能显著下降(P〈0.05);V组大鼠心功能较M组明显改善(P〈0.05);②与C组比较,电镜下M组大鼠心肌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空泡化,钙离子诱导的心肌线粒体肿胀度下降,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ROS生成增多;V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肿胀度较M组改善,而膜电位水平也较M组明显提高(P〈0.05),ROS生成减少。结论:缬沙坦能改善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病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其对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其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制备去甲雄三烯醇酮(又称群勃龙,trenbolone,TR)抗体以建立TR特异性检测方法.方法:TR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TR-半琥珀酸酯(TR-HS),采用混合酸酐法和对乙基-N,N-二甲基丙基碳二亚胺(EDC)法将TR-HS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其偶联物;质谱、核磁共振分析偶联结果;免疫家兔并用双向免疫扩散和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判断偶联物的免疫原性.结果:经质谱鉴定显示,所获得的修饰物TR-HS相对分子质量为370;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各吸收峰与理论相符;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图谱分析表明,TR-BSA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加、紫外最大吸收峰漂移;TR与BSA混合酸酐法和EDC法偶联比分别为1∶ 18和1∶ 12;混合酸酐法偶联物免疫家兔获得的抗血清效价ELISA测得TR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 320 000;双向免疫扩散测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 16.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明显免疫原性的TR-BSA偶联物,为T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建立TR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7例胃癌患者、31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患者血浆中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10的浓度.结果 胃癌组FoxP3和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349±0.491和0.794±0.30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均P<0.05),FoxP3/RORγt比值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而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胃癌组的FoxP3/RORγt比值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胃癌组血浆中IL-17、IL-23、TGF-β和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晚期胃癌组TGF-β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结论 胃癌患者存在高Th17和Treg细胞水平,且随着病程的进展Treg细胞仍维持强势,FoxP3/RORγt比值明显增高.监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对病程的判断.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缬沙坦(Val)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DCM组,n=15),Val组(DCM+Val组,n=15),对照组(C组,n=10).DCM组及DCM+Val组给予阿霉素腹腔注射,DCM+Val组给予缬沙坦灌胃.8 w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MAI).结果 ①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DCM组和DCM+Val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DAC、Sma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5);与DCM组相比,DCM+Val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CM组和DCM+Val组VDAC、Smac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C组;与DCM组相比,DCM+Val组两种蛋白阳性的细胞数显著减少.③TUNEL检测结果显示, DCM组和DCM+Val组大鼠CMAI与C组相比显著升高(均P<0.05);与DCM组相比,DCM+Val组大鼠CMAI有所降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l 对DCM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初步探讨RA患者HMGB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h17的关系.方法 收集80例RA患者外周血标本,其中静止期32例、活动期48例,健康志愿者50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MGB1、RORγt和白细胞介素(IL)-17的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HMGB1、IL-17、IL-23的蛋白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A患者PBMC中HMGB1、RORyt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HMGB1(0.424±0.262)pg/ml,RORγt(0.34±0.25)pg/ml,IL-17(1.42±0.38)pg/ml]明显高于静止期(P<0.01).o血浆HMGB1、IL-23和IL-17蛋白水平也显示类似的结果,RA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CRP、ESR、RF呈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RA患者外周血HMGB1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探讨HMGB1和IL-17在RA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也为寻找RA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的影响及其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组,n=6)和PBS(对照组,n=6)分别灌胃处理,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体内各群MDSCs细胞比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出荷瘤小鼠脾脏粒系MDSCs(G MDSCs)及单核系MDSCs(M MDSCs),经白藜芦醇分别刺激1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G MDSCs凋亡及M MDSCs分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肿瘤重量减轻(P<0.01),脾脏中总MDSCs、M MDSCs比率无明显变化,G MDSCs比率下调;肿瘤组织中总MDSCs和G MDSCs比率均显著减少(P均<0.05),M MDSCs比率无显著差异。白藜芦醇分别处理G MDSCs、M MDSCs后,早期和晚期凋亡的G MDSCs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M MDSCs表面CD11c和F4/80的表达显著上调。 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促进G MDSCs凋亡和M MDSCs分化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9.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课程,实验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在强化基础实验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实验的比例和质量;同时相应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实验教学设备,穿插课堂讨论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实验课程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调查镇江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3类整合酶基因的检出情况,分析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特征.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细菌采用PCR方法 、T-A克隆以及基因测序技术对3类整合酶基因以及Ⅰ类整合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296株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菌中Ⅰ类整合酶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43.2%.其中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1.0%、14.3%、37.3%和20.0%,而Ⅱ、Ⅲ类基因的检出率较低.对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分析发现共检测到5种不同基因盒,分别为:dfrA17、aadA5、aadA1、aadA2、dhrf XI,有4种不同的基因盒排列方式.结论 镇江地区临床分离的细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