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研究腮腺肿块的MRI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肿块的MRI表现。结果:混合瘤ll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淋巴乳头状囊腺瘤2例,转移瘤2例,乳头状腺瘤2例,粘液表皮样瘤1例,慢性腮腺炎4例。所有病例在MRI上均清楚显示病灶,包括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周边浸润及颈部淋巴结增大等。大多数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20/25),1例为等T1中长T2信号,1例为等长T1短T2信号。其中血管瘤和脂肪瘤具有特征性信号,分别为等短T1长T2信号和短T1中长T2信号。术前或穿刺前影像诊断良恶性正确20例,误诊5例。结论:MRI对腮腺肿块显示率为100%,大多数能作出良恶性鉴别诊断,少数具有典型信号可推断其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相关病因,以期减少该病的发生和早期诊治。方法:将53例诊断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作为病变组,37例相同年龄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搜集相关孕产史及既往史。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相关病因。结果: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相关的7种病因,分别为胎位异常(OR=12.107)、新生儿窒息(OR=11.224)、孕期异常(OR=9.204)、生产环境(OR=9.161)、产次(OR=7.195)、胎龄(OR=4.439)、既往史(OR=3.763)。结论:胎位异常、新生儿窒息、孕期异常是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多次生产、生产环境及胎龄因素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次相关。既往史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无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3D 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PCASL)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及2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3D-PCASL 图像,应用感兴趣区(ROI)分别得到肿瘤实体(TBF)、肿瘤边缘1 cm 内水肿区、肿瘤边缘1~2 cm 内水肿区以及对侧正常灰质、白质的脑血流量(CBF),对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间,除了肿瘤边缘1~2 cm 水肿区的 CBF 无统计学意义外(P >0.05),其他参数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高级别胶质瘤组中,不同区域 CBF 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低级别胶质瘤组中肿瘤边缘1 cm 水肿区与肿瘤边缘1~2 cm 水肿区的 CBF 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区域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为 TBF/对侧灰质 rCBF 值,AUC 为0.96,当阈值为2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最高,分别为85.7%和100%。配对χ2检验常规序列的诊断准确率为76%,结合3D-PCASL 技术后诊断正确率为93%,2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61,P =0.01)。结论3D-PCASL 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术前分级准确率,TBF/对侧灰质的 rCBF 值为分级最佳参数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大脑中动脉斑块内出血的关系。方法检测63例大脑中动脉主于M1段高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分为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斑块内出血组与斑块内无出血组)血清hs—CRP、Hey。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高分辨MRI(HR—MRI)检查,分析hs—CRP、Hcy浓度水平与大脑中动脉斑块内出血的相关性。结果症状组37例,无症状组26例。症状组斑块内出血发生率15例(40.5%)高于无症状组3例(1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9,P〈0.05)。症状组[hs—CRP(8.97±3.36)mg/L,Hcy(20.00±3.16)μmol/L3高于无症状组[hs—CRP(5.26±3.12)mg/L,Hcy(12.22±1.88)μmol/L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11.23,P〈0.001)。斑块内出血组(18/63)hs—CRP(10.53±3.59)mg/L,Hcy(21.70±2.40)μmol/L高于斑块内无出血组(45/63)hs—CRP(6.20±3.02)mg/L,Hcy(11.77±1.69)μmol/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7、18.58,P〈0.001)。hs—CRP、Hcy浓度水平与大脑中动脉斑块内出血风险呈正相关(r=0.461、0.519,P〈0.001)。结论血清hs—CRP、Hey水平与大脑中动脉斑块内出血关系较密切,可较好地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大脑中动脉斑块内出血可能增加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成人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的影像和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颅内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患者MRI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1例MRI表现类似脑膜瘤征象:实质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宽基底与脑膜接触和均匀强化;又有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特点: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伴多房小囊变,DWI高信号;室管膜强化提示脑脊液播散。另1例囊实性病变类似胶质瘤,但实质部分T2接近等信号,有微囊和明显均匀强化,又类似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两例病理均见肌母细胞和细胞丰富能解释等T1、等T2信号和DWI高信号;血管增生明显从而强化显著;灶性坏死易见类似胶质瘤,因此,MRI表现基本能反映病理学变化。结论成人颅内幕上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的MRI表现类似于髓母细胞瘤、PNET、恶性胶质瘤及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但成分更混杂、更具中枢神经系统播散潜力为本病特点,发生在幕上、多发可能有助于本病定性诊断,确诊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患者静息时、亚极限运动后及治疗前后股四头肌31磷-磁共振波谱成像(31P-MRS)表现,并探讨31P-MRS对LSM的诊断及疗效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经肌肉活检证实为LSM的9例患者行静息时、亚极限运动后即刻、5 min、10 min和15 min时31P-MRS成像.所有患者经强的松及左卡尼汀治疗后2~4个月(平均2.2个月)后再次行静息状态及亚极限运动后动态31P-MRS成像.对31P-MRS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静息时磷酸肌酸(PCr)、无机磷(Pi)、Pi与三磷酸腺苷之比(Pi/ATP)、Pi/PCr、PCr/ATP、pH、二磷酸腺苷(ADP)、磷酸化能力(PP)和线粒体ATP生成率与线粒体最大产能量之比(Q/Vmax);运动后PCr生成率的速度常数( KPCr)、PCr最初生成率(ViPCr)和线粒体最大产能量(Vmax)等衡量线粒体功能的参数.并将9名年龄匹配的、未经专业体育训练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与病变组静息时、亚极限运动后各项数据相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分析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病变组治疗前后的差别,所有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治疗前病变组与对照组对比,将出现静息状态代谢物PCr、PCr/ATP、ADP静息状态指标1/PP及运动后指标ViPCr、KPCr、Vmax减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病变组治疗前后比较将出现静息状态代谢物ADP及运动后指标Vmax、Vi Pcr、KPcr减小,提示ADP及运动后参数更敏感.静息状态代谢物PCr、PCr/ATP及Pi、Pi/ATP无明显异常.结论 31P-MRS通过运动前后多种参数判断肌肉能量代谢变化、线粒体功能及氧化PP,对LSM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78岁,因肛门下坠、大便不尽感25d于2009年10月21日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明显肿大突向直肠,左右径约9 cm,手指不能探及前列腺上缘,质较硬.表面凹凸不平触及多个结节,无压痛,中央沟消失.实验室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9 ng/ml(正常参考值为0~4ng/ml)  相似文献   
48.
患者女,60岁,稻农,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15年,进油腻或辛辣食物后症状明显,复发3 d于2009年5月31日入院.体检:体温正常,腹软,无压痛,Murphy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4×109/L,红细胞3.59×1012/L,血红蛋白115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4%.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99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前外院超声提示肝内囊肿.  相似文献   
49.
患者男,78岁,因肛门下坠、大便不尽感25d于2009年10月21日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明显肿大突向直肠,左右径约9 cm,手指不能探及前列腺上缘,质较硬.表面凹凸不平触及多个结节,无压痛,中央沟消失.实验室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9 ng/ml(正常参考值为0~4ng/ml)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视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最佳的扫描参数,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GE Signa Twin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颅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次激发ZOOM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选择3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随机分为三组,使用不同的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b值和层厚/层间距,对视神经进行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将扩散张量成像原始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Volume-one 1.72软件进行后处理。结果: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为13个方向、b值1000s/mm^2、层厚/层间距为3/0mm的扫描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视神经扩散张量图像,图像清晰,信躁比高,无明显伪影及扭曲、变形。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视神经最佳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获得的图像清晰,能够满足临床研究和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