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改善医疗环境的新方法,降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纳米光催化技术,对医疗环境进行临床条件下杀菌抑菌效果分析。结果生化衣纳米光触媒喷涂材料对现场3种环境物体表面杀菌作用明显,物体表面总的细菌消亡率为23.75%~38.30%;垂直表面细菌消亡率为48.77%~87.97%,水平表面细菌消亡率为12.50%~77.20%,空气细菌消亡率为1.52%~60.00%。结论采用纳米光触媒进行医疗环境消毒和净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儿童秋冬型恙虫病临床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 199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秋冬型恙虫病新疫区山东费县5所乡镇医院共收治儿童恙虫病患儿56例,对所获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同时调查当地疫源地,并进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分离与鉴定.结果 男性患儿多见(占82%);均为农村患儿,都有野外暴露史;9~11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在10月中、下旬;有特异性皮肤焦痂或溃疡者占96%(54/56),100%患儿高热,98%的患儿有皮疹(55/56),86%的患儿有淋巴结肿大(48/56);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阳性占94.12%;常伴有脏器损害(75%).小盾纤恙螨是该地恙虫病主要传播媒介,黑线姬鼠是当地野外Ot最重要的宿主.结论 儿童秋冬型恙虫病是北方恙虫病新疫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区野外暴露史、皮肤特异性焦痂或溃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阳性是该病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新生儿病区2 161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卡方、多因素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0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24%,主要病原菌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株、屎肠球菌6株、酿脓链球菌4株,分别占34.4%、10.9%、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危新生儿、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低体质量儿、性别、总住院天数、新生儿病区住院天数、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总住院天数多、新生儿病区住院天数长、使用呼吸机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针对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加强关注,控制呼吸机的使用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防治传染病暴发流行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能和专职人员的职责. 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监测、报告、预警、咨询、指导及监督检查等职能工作;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改变过去只注重医院内部常见致病菌的监控,将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作为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职能科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提高医院防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能力,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于1997年诊治1例皮肤小型无绿藻病。患女性,24岁。左面部苹果酱色丘疹、小结节,融合成大斑块状。病期4年。1997年3月5日第1次住院,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左面部皮损活检,组织病理见真皮内慢性肉芽肿,内有许多内孢子及孢子囊,呈典型车轮状排列。真菌培养1周后呈现典型酵母茵样茵落。经光镜、电镜检查确认为小型无绿藻(P.wickerhamii).可见孢子囊内有多个内孢子,确诊为皮肤小型无绿藻病。左面部全层皮肤切除及植皮术。术后口服伊曲康唑100mg,每日1次,2个月后复发。3个月后的7月18日第2次住院。服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和10%碘化钾38天治疗无效。在西安扬森公司的支持下改用大剂量伊曲康唑治疗,每日400mg,1个月后获得显疗效,3个月后获极显疗效,无副反应。肝功能正常。时皮肤无绿藻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自动筛查与智能判断。方法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感染诊断条件,参考手工查阅病历的诊断经验,制订出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筛查策略和预警条件。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提取感染相关信息,系统根据各类信息与感染发生相关程度进行自动排序、整合、分析,按科室输出疑似感染病例预警信息。与手工查阅病历的回顾性调查结果作比较,验证系统的灵敏度与准确性。结果3 600张床位的医院应用该监控系统后,每日发现疑似医院感染病例30~40例,针对每例病例生成直观形象的感染相关信息时序图,1名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日处理所有病例时间只需1~1.5 h;同时可自动生成各种感染数据报表。与回顾性调查数据比较,该监控系统确认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20%,包含率>95%。结论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具有实时、高效、准确等特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智能判断节约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病例筛查与感染诊断的时间,为临床干预赢得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早预警、早发现、早干预”,RT—NISS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的智能化预警。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应用的种类和范围增多,以及一些大手术及插管术的开展,真菌  相似文献   
19.
3种细菌采样方法捕获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常用的细菌采样方法的采样效率进行对比. 方法分别用棉拭子采样倾注培养法、棉拭子采样直接涂抹接种于营养琼脂法以及RODAC印压法3种常用的细菌采样方法,对不同菌液浓度制备的实验菌板和保洁后医院环境进行采样、培养、计数,比较采样效果. 结果当制备菌板的菌浓度为108~105 CFU/ml时,用倾注法采样,菌落数可通过稀释较准确的获得,而RODAC和涂抹法采样则菌落连成片,无法计数;当制备菌板的菌浓度为104~102 CFU/ml时和保洁后医院环境采样,RODAC法对细菌的捕获力优于倾注法和涂抹法(P<0.05). 结论倾注法适用于物体表面细菌量多时采样;而细菌量少时,RODAC方法优于倾注法和直接涂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军各级卫生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非常重视,制定下发了《军队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等一整套法规制度,建立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人员队伍,开展了全军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整顿检查,军队医院感染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