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74篇
内科学   27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32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845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158篇
  1篇
中国医学   267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TAC)和霉酚酸酯(MMF)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GC)治疗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肾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IgAN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AC组和MMF组。收集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时的临床资料,比较研究期间IgAN的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4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儿,TAC组15例,MMF组28例。治疗1月时两组患儿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3月及6月时TAC组缓解情况优于MMF组(P < 0.05)。治疗1月时TAC组血清白蛋白高于MMF组(P < 0.05)。两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3);两组治疗3月及6月时肾小球滤过率(GFR)均高于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3)。研究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TAC组有1例发生真菌感染。结论 TAC联合GC治疗儿童原发性IgAN有良好的减低尿蛋白的作用,近期疗效优于MMF,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2.
应急演练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急演练是检验、评价、保持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和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为检验四川省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防灾救灾能力,2012年5月11日下午,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联合  相似文献   
83.
实习是这些医学生迈向医师岗位所必需经历的阶段和重要环节。更好地安排、组织好实习带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需求。本文就长期实习带教的经历,分享体会,以期对医学生实习带教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估术前留置双J管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盂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盂结石患者64例,平均年龄(37.42士11.84)岁,结石平均直径为(1.82±0.23)cm.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直接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B组患者留置双J管后施行体外碎石.3个月后评定碎石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84%、78%,P=0.522)、石街发生率(3.1%、0,P=0.313)无明显差别.A组患者血尿(62.5%)、下尿路症状(LUTS)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87.5%、56.2%)(P=0.021,P=0.001).A组患者肾绞痛发生率(31.3%)高于B组(6.3%)(P=0.001).结论 对直径1.5~2.3 cm的肾盂结石,留置双J管并不能增加结石清除率、减少石街发生率,反而可能会引起血尿、下尿路刺激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5.
肝炎目前尚无特效药,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促进肝代谢,调整免疫功能及缓解症状,饮食营养治疗十分重要。合理的饮食营养能为受损的肝细胞提供恢复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病体康复。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研究KISS—1、VEGF—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病理标本48例及其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SS—1、VEGF—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KISS—1、VEGF—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ISS-1、VEGF—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KISS-1、VEGF—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ISS-1和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关(P〉0.05);KISS-1与VEGF—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KISS—1、VEGF—C的表达水平与乳头状甲状腺癌有关,且与肿瘤大小、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临床分期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KISS-1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与VEGF—C呈负相关关系。KISS-1、VEGF—C联合检测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恶性潜能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肝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观察siRNA抑制Bcl-2表达后,SMMC-7721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通过反转录PCR、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68例肝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根据Bcl-2表达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中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通过siRNA抑制Bcl-2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Bcl-2肝癌中表达明显升高;Bcl-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Bcl-2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siRNA抑制SMMC-7721细胞中Bcl-2的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Bcl-2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异常增高,且与肝癌临床病例特征及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抑制Bcl-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预防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3例行PEG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PEG前、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痰液微生物检查结果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与PEG术前相比,PEG术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临床诊断发生率:90.7% vs 53.5%,P<0.05;影像诊断发生率:70.4% vs 18.5%,P<0.0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较术前下降(37.2% vs 62.8%,P<0.05);PEG术后痰标本铜绿假单孢菌的检出率较术前增加(72.7% vs 31.8%,P<0.05)。 结论 PEG术可减少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增加下呼吸道铜绿假单孢菌的定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采用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方法采集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组)的VFSS影像资料,每例受检者按要求1次性吞咽浓流质5ml,每例完成2次吞咽。分析的参数包括口腔运送时间(OTT),吞咽反应时间(SRT),舌骨运动时间(HMT),食道上括约肌开放时间(UOT),喉关闭时间(LCT);同时采用8分制渗漏误吸量表(PAS)评估患者误吸严重程度,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的OTT[(3.091±1.803)s]、HMT[(1.498±0.550)s]、LCT[(0.651±0.186)s]与健康组比较,均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RT与误吸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40,P=0.032)。 结论 脑干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碍表现涉及口腔期及咽期。OTT、HMT、LCT等参数可用于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评估,SRT可用于预测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