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4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8篇
  3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目的探索和描述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纳入项目治疗的比例及其原因。方法“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组在不同筹资模式的5个研究地区(免费治疗点:黑龙江省大庆市、浙江省衢州市、河南省濮阳市;仅药品免费治疗点:天津市;患者自付治疗点:重庆市万州区),选择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间,经传统药敏试验确诊的全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邀请不同领域专家设计半结构式问卷,通过预调查进行修改和完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登记分类、是否纳入项目治疗、未纳入项目治疗原因(经济原因、身体原因、患者顾虑、交通原因、医生态度、医生判断、不可抗因素、其他)等15项内容,由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以面对面或电话访谈患者的方式填写。填写完毕经与患者病历记录复核、以及与当地社区医生或知情者印证后收回。共发出问卷235份,经现场复核后收回有效问卷235份。结果确诊的23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未纳入项目治疗者119例,未纳入项目治疗者占50.6%。不同筹资模式的地区未纳入项目治疗的比率分别为:免费治疗点39.0%(46/118),仅药品免费治疗点50.0%(25/50),患者自付治疗点71.6%(48/67),诊疗费用减免程度越高,未纳入项目治疗的比例越低(线性趋势检验x2=17.809,P〈0.01)。未纳入项目治疗的原因中,免费点主要为死亡(37.0%,17/46)、主观拒绝(21.7%,10/46)、失去联系(17.4%,8/46);仅药品免费点主要为失去联系(64.0%,16/25)、迁出(外地治疗)(16.0%,4/25)和主观拒绝(12.0%,3/25);自付点主要是经济困难(33.3%,16/48)、死亡(22.9%,11/48)和失去联系(16.7%,8/48),不同筹资模式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纳入项目治疗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26,P=0.000)。不同筹资模式的各种未纳入项目治疗的原因中,需要解决的重点不同:免费点为主观拒绝和失去联系、仅药品免费点为失去联系、自付点为经济困难和失去联系,分别可以减少39.1%(18/46)、64.0%(16/25)和50.0%(24/48)的未纳人项目治疗比例。结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纳入项目治疗比率随着诊疗费用减免幅度的增加而下降;除医疗费用引起的经济困难外,研究提示未纳入项目治疗还可能与失去联系、等待诊断过程中的死亡、主观拒绝、严重合并症等多种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就诊的74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6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sCD14、HMGB1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实验组sCD14、HMGB1水平分别为4.06(2.98~5.31)ng/mL、469.50(251.35~746.3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sCD14、HMGB1检测诊断肺部感染的灵敏度依次为82.40%、56.80%,特异度为90.30%、85.50%,二者联合检测可提升灵敏度至92.40%,与PCT、IL-6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接近。结论血清中sCD14、HMGB1联合检测对于肺部感染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操作简捷、便携、易行,可作为缺少大型检验仪器设备的小、散、远医疗卫生机构快速诊疗肺部疾病的感染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新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大剂量化疗方案的开展,明显改善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但同时这些治疗导致了患者免疫系统的严重抑制,大剂量化疗使患者的粒细胞缺乏(粒缺)期延长。因此,感染成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甚至成为这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对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入选30例1:3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T2DM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测定HbA1c、FBG、体重、BMI。结果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24周后HbA1c、FB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血脂、体重、BMI、腰围、臀围无明显变化。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且无夜间低血糖事件。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OAD治疗可以改善OAD疗效差的T2DM病情,体重增加不明显,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5.
传染性软疣1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传染性软疣认知能力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局麻后用止血钳挤压出传染性软疣小体行病理检查确诊;电刀烧灼病灶基底和边缘,伤口交替涂抹湿润烧伤膏和阿昔洛韦软膏3次/d至愈。随访3~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诊断与术前相符;原位病灶一次性治愈,皮肤伤口愈合良好。结论:使用止血钳挤压夹出病灶,电灼病灶基底和边缘、湿润烧伤膏及阿昔洛韦软膏治疗传染性软疣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愈合快,不良反应轻微的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王黎 《世界临床药物》2007,28(11):689-691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和格列苯脲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胰岛素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那格列奈组口服那格列奈一日3次,每次120mg,格列苯脲组口服格列苯脲一日3次,每次2.5mg,均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HbA_(1c)、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浓度(2hIns)、血压、甘油三酯(TG)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那格列奈降糖效果与格列苯脲相似,但餐后胰岛素浓度未见升高,前者安全性优于后者。结论那格列奈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7.
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时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急性左心衰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分析该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PH、PaO2、SaCO2、PaCO2、HCO3)及X线胸片的变化,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急性左心衰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之后1h、12h较通气之前的平均血压有所下降(分别为125.0/76.0、115.0/70.5、131.0/78.5mm Hg,1mm Hg=0.133kPa);通气后12h与通气前比较,P<0.05;平均心率减慢(分别为98、85、110次/min),通气后12h与通气前比较,P<0.01;平均呼吸频率减慢(分别为22.0、21.0、26.5次/min,均P<0.05);SaO2显著改善(分别为93.0%、95.5%、82.0%,均P<0.01);平均PaO2明显增高(从48.9mm Hg增加至90.1mm Hg,P<0.01),其他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X线胸片提示肺水肿明显改善.结论 正压机械通气可作为治疗各种原因(包括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重要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中药巴布膏剂基质的选择与配方,中药类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开发、巴布膏剂质量评价及药理毒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中药巴布膏剂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外用贴剂。  相似文献   
59.
王黎  于小风  曲绍春  徐华丽  睢大员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174-2177
目的:观察复方刺五加注射液(CAS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6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并测定心肌组织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AD)及Ca2+含量变化。结果:股静脉输注CASI 25,50,100 mg·kg-1能有效防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延迟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降低ST段的抬高程度,可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SOD及GSH-Px活力,降低MAD及Ca2+含量。结论:CAS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及Ca2+超负荷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0.
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恩经复组、维生素B_(12)组(维B_(12)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在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恩经复和维B_(12)组分别配合恩经复和维生素B_(12)穴位注射,对照组配合维生素B_(12)肌肉注射。结果恩经复组总有效率为77.59%,维B_(12)组总有效率为5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74%,恩经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是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有效方法,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