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0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437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863篇
预防医学   37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73篇
  7篇
中国医学   292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晚发石墨尘肺的调查分析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经十路,250001)王瑞,于锡山,张维德,吴捷,李在峰,崔萍山东南墅石墨矿医院陈国新,张仁国为了解晚发石墨尘肺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我们对山东南墅石墨矿的脱尘工人和晚发石墨尘肺患者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12.
Ⅲ型前列腺炎,即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在各型前列腺炎中发病率最高、争议最多且疗效最不确定,按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数量,又分为炎症性(ⅢA)和非炎症性(ⅢB)两个亚型。但研究表明,白细胞数与症状程度不相关,提示除白细胞和细菌的因素外,还有其他引起CPPS症状的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13.
98例尿道下裂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尿道下裂手术的改进,进一步完善尿道下裂手术的技巧和护理。方法A组50例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中,采用皮下连续内翻缝合形成新尿道,且固定于阴茎海绵体,由阴茎根部自下而上多层次,多点缝合皮瓣皮下组织至阴茎海绵体上,均无间隙和死腔。B组48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作对照。结果A组50例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成功44例,B组48例成功17例,A组与B组相比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成功率关键在于术者对术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术中及术后对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感染SARS情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在防治SARS工作初期、后期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差异和采取的对策,为减少综合医院内医务人员SARS的感染提供参考。方甚:对本院自2003年3月24日至6月2日SARS诊断治疗任务中发生的医务人员的感染原因和采取的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防治SARS工作初期,急诊科交叉感染和在SARS隔离病房等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的工作岗位,共有17名医务人员感染,及时隔离治疗,均已痊愈,未造成医护人员的进一步交叉感染:经加强防护培训,改善工作条件,在防治SARS工作后期,仅发生2名护工感染,亦已痊愈,派出非典医疗队实现零感染。结论:综合医院内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问题严峻,加强医院内的全员防护培训,按岗分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病人的隔离观察环境,做好监督检查,积极应对,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SARS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溴环己胺醇预先给药对大鼠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成3组,A 组:生理盐水吸入组;B组:稀盐酸吸入组;C组:稀盐酸吸入 溴环己胺醇处理组,每组10只。C 组腹腔注射溴环己胺醇,1次/d,连续3d,A、B 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第3天注药后30min,B、C 组气管注入pH 值为1.25的稀盐酸1.2ml/kg,制成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模型,A 组气管注入生理盐水1.2ml/kg。观察注药后5h 动脉血气、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与 A 组比较,B、C 组 PaO_2、PaO_2/FiO_2降低(P<0.01),B、C 组W/D、B 组肺组织 TNF-α、IL-8含量、血清 IL-8浓度升高(P<0.01)。与 B 组比较,C 组 PaO_2、PaO_2/FiO_2升高(P<0.01),C 组W/D、肺组织TNF-α、IL-8含量及血清 IL-8浓度降低(P<0.01)。结论 溴环己胺醇可能通过抑制 TNF-α、IL-8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机制对盐酸吸入性损伤肺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铸造粉尘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铸造粉尘对接尘工人和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期铸工尘肺患者38例、0^ 者22例、有20a以上粉尘接触史而胸部X线改变无异常者85例,进行肺功能测定,并与65名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中度损伤为主;0^ 和接尘工人小气道功能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为主。结论 铸造粉尘既可以导致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也可使0^ 和接尘工人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烟草依赖在精神分裂症中普遍存在 ,国外报道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率为 85 %~ 88% [1]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烟草依赖者的个性特征 ,我们对男性吸烟与非吸烟分裂症住院患者的 16PF作了测查 ,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研究组 :为我院封闭式住院病房符合CCMD 2 R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男性患者 ,入组者需符合ICD 10及DSM Ⅲ R烟草依赖标准 ,并规定至少每天吸烟 10支以上 ,连续 1年以上 ,无严重躯体疾病 ,共调查 34例 ,将资料完整的 33例选入研究组 ,年龄 36 .7± 9.5岁 ,病程 8.2± 7.1年。2 .对照组 :为以研究组年龄…  相似文献   
18.
柳慧  韩建京  王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9):1508-1509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肺癌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分析57例经常规积极治疗无效,肺部感染加重合并肺不张的术后病人,在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条件下经电子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即选用无菌生理盐水(37℃)作为灌洗液和稀释液,由灌洗液培养出致病菌,指导全身用药;8万U庆大霉素和5mg氟美松气管内给药,加强局部用药浓度。观测患者在临床症状、体症和胸部X线方面的改变。结果:57例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后注药,并指导抗生素应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d内显效4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由灌洗液培养出致病菌47例,病菌分离率82.5%,但原患者咯出痰的痰培养只有6例阳性,病菌分离率10.5%。结论:胸外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短时间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经喉内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经喉内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冈及其防治措施。方法:使用从德国STORZ公司引进的国内首套喉内镜手术系统,治疗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部炎性假瘤、喉部血管瘤等58例患者,并随访2~36个月,观察主要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结果:58例患者中发音正常者54例,发音功能明显好转者4例。主要并发症有:牙齿松动2例,牙齿脱落1例,声带粘连1例,舌体麻木1例,舌运动障碍1例,术后拔管时喉痉挛1例。结论:经喉内镜手术可住微创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发音功能,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其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CT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萎缩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开滦集团公司1063名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查体,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按分界值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同时用CT线性测量脑的相关部位以诊断脑萎缩情况,并对各型脑萎缩与认知功能的相关系数及提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1063名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并资料完整者共计511名,其中108名有认知功能障碍,髓质脑萎缩55名、皮质萎缩5名、混合型萎缩30名;认知功能正常者403名,髓质脑萎缩214名、皮质萎缩13名、混合型萎缩62名。认知功能障碍组脑萎缩的发病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组间颞叶海马钩回间距(26.86mm±3.73mmvs25.95mm±3.80mm)及海马钩回间距/大脑左右径的比值(0.21±0.02vs0.2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钩回间距、皮质脑萎缩、混合型脑萎缩与认知功能障碍呈负相关(分别为r=-0.094,P=0.034,r=-0.156,P≈0.000,r=-0.147,P≈0.000),以海马钩回间距20mm提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度最高(98.14%),混合型脑萎缩的特异度(84.86%)、准确度最高(72.80%)。结论CT测量相关脑结构,判断脑萎缩类型可以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