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柚皮苷硬膜外腔注射对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28只,制作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大鼠。术后第3天开始注药治疗,柚皮苷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柚皮苷注射液50μl,地塞米松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50μl,生理盐水组每日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0μl,未注药组硬膜外腔无药物注入处理。检测大鼠术前,术后及给药后1、3、7、14d的疼痛行为指标(50%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结果4组大鼠在术后均对机械刺激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柚皮苷组与地塞米松组在提高疼痛行为学指标的作用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射柚皮苷可有效改善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黄韧带骨化(OLF)发率存在明显种族差异,易感基因可能在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是疾病易感基因研究的重要方法,目前对胸椎OLF易感基因SNP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胸椎OLF易感基因研究,有助于了解胸椎OLF发病机制,为临床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腰椎组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管狭窄症(LSS)、腰椎滑脱(LS)、腰椎退变性侧(后)凸(LDS)行腰椎后路减压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诊断、是否翻修手术、手术方法、减压节段数、融合方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漏的诊断、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按1:3配比选择对照组,观察脑脊液漏组术后引流特点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共纳入因退变性腰椎疾患行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1425例,其中男675例,女750例,年龄16~80岁,平均54.6±13.1岁.LDH 378例,LSS 647例,LS 304例,LDS 96例;初次手术1351例,翻修手术74例;1节段减压635例,2节段减压491例,3节段减压204例,4节段及以上减压95例.术后57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4.0%,其中LDH 7例,发生率为1.9%;LSS 30例,发生率为4.6%;LS 13例,发生率为4.3%;LDS 7例,发生率为7.3%.4种疾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翻修手术发生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为12.2%;初次手术发生脑脊漏48例,发生率为3.6%,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节段数4节段及以上者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13.7%,高于1节段(1.9%)、2节段(3.7%)和3节段(6.9%)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翻修手术和减压节段数≥4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脑脊液漏患者采用预防感染、体位调节、引流管留置平均5.6d,卧床休息6~7d,无一例出现伤口不愈合或感染,无一例形成脑脊液囊肿或瘘管,但引流量较对照组大.结论:翻修手术与减压节段数≥4是退变性腰椎疾患后路减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脑脊液漏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5~6d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疗效,对影响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内固定移除的因素进行评估。[方法]2004年7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65例,男38例,女27例,平均(51.1±15.0)岁。手术部位:颈椎14例,胸椎5例,腰椎46例。所有脊柱术后感染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在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前留取切口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明确后调整抗生素。必要时联合彻底清创冲洗、对口置管冲洗引流,根据引流液培养结果决定冲洗量及拔除冲洗管和引流管。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分析内固定移除与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术前住院时间、感染发生时间、感染部位、体温、切口渗液、切口红肿、切口疼痛、神经体征、病原菌种类和清创次数等因素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对内固定移除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术前住院时间、感染发生时间、清创次数等因素与内固定移除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清创次数是影响内固定移除的最重要因素。[结论]对于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当清创次数达到2次时应考虑移除内固定,以利于有效地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通过至少6年临床资料随访,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因素对相邻节段退变(AS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于我院骨科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而行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患者72例,其中男33例,女39例,术时年龄55.9±9.2岁(31~71岁),术后平均随访86.8±7.5个月(72~120个月)。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腰椎MRI、正侧屈伸位X线片,末次随访腰椎MRI、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利用院内PACS系统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融合节段LL、剩余LL等。利用MRI与X线片判定术后ASD情况。以106例无症状中老年志愿者全脊柱X线片测量结果作为对照,比较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及术后远期随访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参数,分析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变化与ASD的相关性。结果:共50例患者(69.4%,50/72)末次随访时出现ASD;ASD组与无ASD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骨盆矢状位参数(PI、SS、PT)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LL,ASD组患者(32.6°±15.4°)、无ASD组(37.3°±12.0°)显著小于对照组(49.2°±9.1°)(P0.05);末次随访时,无ASD组LL显著大于ASD组(42.8°±10.5°vs 36.3°±14.0°,P0.05),但仍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42例未融合至S1节段的患者中31例末次随访时出现ASD,30例融合至S1节段的患者中19例出现ASD,尽管两组间ASD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341),但对于融合至S1组的患者,出现ASD的患者融合节段更长,LL显著减小,剩余LL显著减小。结论:(1)术后远期LL与AS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充分改善LL可能会降低ASD发生率;(2)尽管融合至S1不是ASD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于融合至S1的患者,融合节段越长,术后腰椎前凸曲度越小,剩余的腰椎前凸曲度越平直,会增加ASD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对DL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DLS患者术前资料,男36例,女67例,年龄62.6±7.4(43~78)岁,并选取139例正常青年人群作为正常青年对照组,145例单纯颈椎病患者作为成年对照组,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包括L3倾斜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VA)、腰椎前凸角(LL)、矢状位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LS组与两对照组的各矢状位参数,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DLS组各参数间相关性。结果:DLS组PI为50.4°±10.2°,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45.1°±9.6°,P0.01)和成年对照组(46.9°±9.1°,P0.01)。与青年及成年对照组相比,DLS组LL、SS较小(P0.01),PT、SVA较大(P0.01);TK小于成年对照组(P0.01)。DLS组中合并退变性腰椎滑脱者37例(占35.9%),PI为53.1°±8.8°;无退变性腰椎滑脱者66例,PI为48.9°±10.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P0.05)。DLS组侧凸Cobb角与PT显著相关(P0.05),余冠状位参数与矢状位参数间未发现相关性;LL、PI、SS、PT两两之间显著相关(P0.01),LL、PT与TK显著相关(P0.01),SS与TK显著相关(P0.05),LL与SVA显著相关(P0.01)。结论 :DLS患者PI高于正常青年及颈椎病患者,高PI可能参与了DLS的发病机制;DLS患者退变、侧凸的腰椎仍存在调节矢状位平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术后脑脊液漏继发低颅压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行胸椎后路手术且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3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资料,其中男7例,女31例,年龄30~78岁(56.6±11.1岁)。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低颅压症状分为低颅压症状组和非低颅压症状组,低颅压症状组15例,男1例,女14例,年龄43~78岁(58.9±11.0岁),非低颅压症状组23例,男6例,女17例,年龄30~72岁(55.1±11.2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头痛,按照WHO规定标准对恶心呕吐进行分级,头晕按患者的主观感受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液量及引流量;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低颅压症状的危险因素;总结低颅压症状的具体表现、严重程度、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评价补液、调整体位、改变引流方式等治疗措施对低颅压症状的疗效。结果:15例出现低颅压症状的患者中,头痛11例(73.3%),恶心呕吐9例(60.0%),头晕5例(33.3%),其中7例(46.7%)为单一症状,6例(40.0%)合并2种症状,2例(13.3%)合并3种症状。头痛VAS评分为2~6分(4.0±1.0分),恶心呕吐程度:Ⅱ级1例,Ⅲ级7例,Ⅳ级1例,头晕程度均为轻度。患者出现低颅压症状时间为术后24~96h(41.3±25.5h)。低颅压症状持续天数为1~4d(2.2±0.9d)。低颅压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补液、调整体位及改变引流方式,拔除引流管时间为3~5d,平均为3.9d。15例患者低颅压症状经保守治疗后均完全缓解,顺利出院。脑脊液漏继发并发症情况,非低颅压症状组颅内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胸膜腔瘘1例,低颅压症状组伤口裂开1例。患者胸椎管狭窄症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出现低颅压症状比例为39.5%(15/38),低颅压症状组和非低颅压症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液量及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身高、BMI、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术中总入量、术中总出量、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钠、平均每日引流量、平均每日引流量/体重、平均每日补液量、平均每日补液量/体重与低颅压症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出现低颅压症状的比例较高;低颅压症状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头晕,半数患者会合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补液、调整体位及改变引流方式等综合处理方案能够有效地缓解低颅压症状或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度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high dysplastic developmental spondylolisthesis,HDDS)的手术复位程度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以了解复位至何种程度能够显著改善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9年4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HDDS患者,滑脱节段均为L5,年龄14.9±5.9岁(9~35岁)。均行减压、部分复位或完全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随访42.5±33.1个月(3~120个月)。依据术后末次随访时的Dubousset腰骶角(Dubousset lumbosacral angle,Dub-LSA)将患者分为70°(7例)、70°~79.9°(8例)、80°~89.9°(4例)及≥90°(16例)四组,依据末次随访时滑脱的Meyerding分度将患者分为Ⅲ度及以上(5例)、Ⅱ度(6例)、Ⅰ度以内(24例)三组,分别对比各组的术前、末次随访时脊柱-骨盆参数的变化。结果:滑脱率术前为(66.7±22.5)%(35%~100%),末次随访时为(18.9±20.9)%(0%~72%);DubLSA术前为61.9°±14.7°,末次随访时82.1°±17.3°。末次随访时Dub-LSA越大、滑脱程度越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较术前改善越明显;直至Dub-LSA≥90°和滑移程度在Ⅰ度以内时,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均有显著性改善,由后倾型骨盆转变为平衡型骨盆的比例显著增加。Dub-LSA≥90°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PT分别为36.4°±6.5°与27.2°±4.9°(P0.001)、SS分别为33.5°±9.1°与42.1°±9.3°(P0.001)、平衡型骨盆比例分别为0%(0/16)与43.8%(7/16)(P=0.007),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滑脱程度在Ⅰ度以内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PT分别为38.9°±8.6°与30.6°±7.4°(P0.001)、SS分别为31.4°±11.5°与41.2°±8.7°(P0.001)、平衡型骨盆比例分别为0%(0/24)与29.2%(7/24)(P=0.009),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将HDDS患者的Dub-LSA复位至≥90°和将滑移复位至Ⅰ度以内能够显著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并且能够将部分(43.8%)后倾型骨盆改善为平衡型骨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因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骨科腰椎组行减压固定融合术的北京地区患者共计456例,其中回院随访118例。男性54例,女性64例;手术时年龄31~74岁,平均55.7岁;随访58~120个月,平均84.6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64±3.07分,腿痛VAS评分为7.40±2.78分,JOA评分为8.16±6.58分,ODI评分为30.55±11.30分。末次随访时,进行腰腿痛VAS、JOA、ODI评分,按Fischgrund标准判定疗效;行腰椎X线片及MRI检查观察手术区域的情况及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并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长短、跛行距离、术前下肢麻木、术前VAS和JOA及ODI评分、既往腰椎手术史、合并症、融合方式、融合固定节段长短、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分别与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ODI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为4.06±3.70分,腿痛VAS评分为4.90±3.40分,JOA评分为19.98±14.0分,ODI评分为13.67±8.56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评定,优21例,良60例,可28例,差9例,优良率为74.6%。末次随访时,X线片、MRI检查发现5例患者螺钉周围出现透亮线,2例明确出现螺钉松动,1例植骨区可疑未融合,1例出现横突植骨区骨吸收;71例相邻节段出现退变,退变率为60.2%,有症状的相邻节段退变13例(1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与术后腰痛VAS评分显著相关,既往腰椎手术史、术前下肢麻木与术后腿痛VAS评分显著相关,年龄与术后ODI评分显著相关(P0.05);合并症、体重指数、跛行距离、术前VAS与JOA及ODI评分、融合节段长短、融合方式和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等因素对术后远期疗效无影响(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远期疗效较满意,性别、年龄、既往腰椎手术史、术前下肢麻木可能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