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7 毫秒
71.
腹泻的种类     
王文安 《长寿》2003,(8):11-11
由于腹泻的发病机理复杂,引起腹泻的疾病又很多,故医生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病程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种。 2.从病理生理的角度可分为:①渗出性腹泻;②分泌性腹泻;③高渗性(渗透性)腹泻;④吸收不良性腹泻;⑤运动性(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  相似文献   
72.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早在1872年George Huntington即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它的遗传形式。该病以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异常运动、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征。1983年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首次通过连锁分析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近十年来随着分子克隆定位技术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于Trk受体酪氨酸激酶后能激活细胞内磷酸肌醇3-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开发非肽类小分子Trk激动剂以及神经营养因子模拟物,能够在激动Trk受体信号转导的同时避免神经营养因子的诸多缺点,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4.
舞蹈-棘红细胞增多症(chorea-acanthocytosis,CHAC)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神经变性疾病,1960年由Levine和Critehley等率先报道,主要以渐进性运动增多和红细胞形态异常改变为临床特点.遗传形式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见[1].目前世界各地报道已累积达100余例,国内此病报道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病例结合近年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门诊的33例PK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随诊。结果PKD患者在发作前均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大多为突然运动、紧张、过度换气或惊吓。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投掷运动、舞蹈样动作或手足徐动等,多为一侧性,持续时间1s至5min,发作频率为每周数次或每天10余次。发作时意识清楚,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发病年龄4~18岁。8例脑电图异常,其余病例其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无明确异常。卡马西平类药物治疗有满意的疗效。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病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短暂的、发作性局部或全身不随意运动,属于离子通路疾病,用抗癫药疗效好。发作性运动障碍的准确分类对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6.
7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血糖(BG)、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91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和性状,同时检测血脂、BG、Fbg 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CAS斑块检出率、软斑百分比明显增高(均P<0.05).(2)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BG及Fbg水平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0.05~0.01);脑梗死有斑块亚组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均 P<0.05~0.01).(3)脑梗死组IMT与TC、LDL、BG、Fbg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34、0.30、0.36,P<0.05~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增厚,CAS斑块及软斑发生率高.BG、TC、LDL及Fbg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CAS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本文总结了阴茎癌37例的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提出了阴茎癌的发病和包茎及包皮过长直接有关。其中有2例成年病人虽经包皮环切,2年后仍发生阴茎癌。主张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如果发现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应在学令前手术。  相似文献   
79.
中成药逍遥丸合并三环类抗抑郁剂能有效安全的治疗抑郁症[1],为此我们用多塞平联合逍遥丸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与氟西汀作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缺血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脑组织和血-脑屏障(BBB)损害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伴脑缺血组和脑缺血组,每组30只大鼠.后两组又分为脑缺血1h、3h、6h、12h、24h亚组,每亚组6只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ICAM-1mRNA的表达水平用逆转录PCR检测,分别用TTC染色法和伊文思蓝注射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及BBB破坏的程度.结果:脑缺血组各时间点亚组缺血侧脑组织ICAM-1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伴脑缺血组各时间点亚组ICAM-1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脑缺血组(均P<0.05).糖尿病伴脑缺血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及BBB开放程度均明显大于脑缺血组(均P<0.05).结论:糖尿病使脑缺血大鼠ICAM-1表达上调,并可加重脑组织及BBB损害,提示ICAM-1表达上调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