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3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278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1051篇
内科学   642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2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404篇
综合类   1957篇
预防医学   73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934篇
  17篇
中国医学   832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于晓静  席锋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082-1083,1086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糖蛋白(THP)、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Alb)四项微量蛋白测定早期辅助诊断小儿紫癜性肾炎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74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β2-MG、THP、IgG、Alb四项微量蛋白的水平,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以判断HSP有无肾损害及其严重程度和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74例中,62例(83.8%)尿β2-MG升高,22例(29.7%)尿THP升高,32例(43.2%)IgG升高,60例(81.1%)尿Alb升高。26例血清β2-MG、THP均正常。结论:经过对尿四项微量蛋白的监测及分组比较,结果表明监测微量蛋白可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HSPN),指导临床尽早治疗,并可监测有无复发,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2.
于晓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397-1398,1402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胰腺癌相关抗原(CA199)对消化系统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FP、CEA、CA125、CA199的水平,并检测同期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90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125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而AFP、CEA、CA199联合检测(以两项以上阳性或单项值超过正常两倍以上为标准),发现其有助于提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CA199对胰腺癌,AFP对肝癌,CEA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结论:AFP、CEA、CA199可以作为一种消化系统良恶性的初步鉴别诊断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考察两面针4个部位(根、茎、叶、地上部分)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为两面针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参考。【方法】观察两面针根、茎、叶、地上部分对盐酸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两面针叶对消炎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两面针根、茎、叶、地上部分均可减轻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30 g.kg-1.d-1剂量两面针叶可减轻消炎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结论】两面针根、茎、叶及地上部分均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分析时间对脐血pH值的影响,并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研究对象,留取3份脐血,每份1ml,分别于10min、30min、50min时采用ABL77血气分析仪分析剖宫产和顺产产妇的脐血pH值,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判定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剖宫产产妇的脐血pH值高于顺产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时间对脐血pH值影响较小。分娩方式和分析时间对脐血pH值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区别对待两种分娩方式的pH值是正确判定新生儿有无宫内窒息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3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丙型肝炎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及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并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的检测。设立正常对照组(n=3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组外周血中的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和血清ALT、AST均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12周时,32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和HCV-RNA定量结果与治疗前和未获得EVR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清ALT无明显变化。在治疗48周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组(HCV-RNA定量结果低于最低检测限)(n=51)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结果和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无病毒学应答组(n=32)(P<0.01),慢性丙型肝炎无病毒学应答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4周时,病毒学应答组中有39例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外周血中的CD4+CD25high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及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未获得SVR患者(P<0.01);而未获得SVR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48周末)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的变化对预测疗效和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及对As炎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脂饲养建立兔As模型,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高脂组(n=8)、阿利吉仑组(n=8)和正常对照组(n=8).单纯高脂组以高脂饲料(1.5%胆固醇+5%猪油)喂养,阿利吉仑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加阿利吉仑(25 mg·kg-1 ·d-1)喂养,正常对照组以常规颗粒饲料喂养.分组喂养16周,处死动物取胸主动脉标本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标志物(RAM11和α-actin)及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以阳性面积表达率表示.结果 油红O染色组织学检查显示:阿利吉仑组的脂质斑块面积为( 34.38±2.07)%,明显小于单纯高脂组的(47.12±4.16)%(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阿利吉仑组斑块内RAM11和LOX-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13 ±2.10)%和(11.38±1.69)%,均明显小于单纯高脂组的(30.63±2.26)%和(16.75±1.67)%(P<0.01,P<0.05).单纯高脂组和阿利吉仑组斑块内均可见α-actin表达阳性的梭形平滑肌细胞,主要分布于内膜及中膜.结论 阿利吉仑抑制了As的进展,具有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分层管理后护理交接班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护理交接班再造流程前后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比较。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结果:交接班时间由原来的40~50min减少至20~30min,交接班质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减少了APN排班大夜班的拖班现象,明确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活动中的层级作用,避免了交接班走过场现象。结论:规范交接班的流程,落实分层级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医院护理队伍人员数量增加,年轻护士比例增加的现象,为提高全院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满足社会和护理实践的需求,近几年来通过重点培养护士长的学习能力,构筑学习平台,狠抓技能培训,注重创新意识培养等,抓好继续教育,着力打造学习型护理队伍,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中药神经痛口服液治疗颈椎病根性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神经痛口服液治疗组(50例)和颈复康颗粒对照组(50例),疗程均为3周,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疼痛指标、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比较明显的减少(P<0.01),2组间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2组的临床疗效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痛口服液能有效缓解颈椎病的根性痛,是治疗颈椎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自吞噬在脂多糖(LPS)诱导HL-1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的HL-1细胞随机分为4组(n=15):正常对照组(C组)不予任何处理,继续培养24h;LPS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LPS(终浓度1 μg/ml);自吞噬诱导剂纳巴霉素组(R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纳巴霉素(终浓度0.2 μg/ml),孵育48 h时加入LPS(终浓度1 μg/ml);自吞噬抑制剂三甲基嘌呤组(3-MA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加入3-MA(终浓度10 mmol/L),孵育48 h时加入LPS(终浓度1μg/ml).各组孵育4h时测定自吞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表达水平,并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计算自吞噬体数量,测定线粒体光密度值、线粒体膜电位(JC-1).于孵育24h时测定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LC3Ⅱ表达水平、线粒体光密度值、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升高,自吞噬体数量增加,JC-1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R组LC3Ⅱ表达水平和JC-1升高,自吞噬体数量增加,线粒体光密度值、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降低,3-MA组LC3Ⅱ表达水平和JC-1降低,自吞噬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光密度值、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升高(P<0.05).R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较LPS组减轻,3-MA组较LPS组加重.结论 自吞噬可减轻LPS诱导的HL-1心肌细胞损伤,机制可能与清除受损线粒体,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