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摘要】 目的:检测褪黑素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5例AIS患者(AIS组)和6例非脊柱侧凸患者(对照组)的软骨组织(髂软骨或棘突软骨)行软骨细胞培养。取P2代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M、10-11M、10-9M、10-7M、10-5M褪黑素连续刺激3d。加入Brdu 12h后用ELLSA法标记,显色后在酶标仪450nm波长下检测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以评估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10-11M、10-9M、10-7M、10-5M)褪黑素刺激以后,对照组软骨细胞的OD值分别增加了(5.7±6.7)%、(32.1±11.1)%、(57.5±11.9)%、(103.2±16.2)%(P<0.05)。AIS组软骨细胞的OD值相分别增加了(-0.3±22.3)%、(5.8±29.9)%、(12.7±36.1)%、(10.2±44.0)%(P>0.05)。结论:褪黑素可以有效促进正常软骨细胞增殖,但是却无法有效促进AIS患者软骨细胞的增殖,说明AIS患者中褪黑素信号通路调节软骨内成骨的过程可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分别使用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仪及低温射频消融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7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聚焦超声组84例和射频消融组95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加以评分,随访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聚焦超声组术前症状及体征评分为(10.84±2.26)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4.65±1.76)分,其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射频消融组术前症状及体征评分为(10.02±2.05)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5.32±1.37)分,其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2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能聚焦超声与低温射频消融均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物理方法,1年内治疗效果确切。但高能聚焦超声创伤小,可反复治疗,且1年后治疗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圆锥形钛质听骨在鼓室成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接受人工听骨部分赝复物——圆锥形钛质听骨植入及听骨链重建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30耳鼓膜修补后1个月复查均愈合良好,但术后4个月时发现2例听骨脱出。30耳术前气导听力(58.02&#177;12.79)dB,术后气导听力平均为(35.03&#177;14.23)dB,术后听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术前骨导听力(19.22&#177;11.33)dB,术后骨导听力(22.28&#177;11.11)dB,术前、术后听力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气骨导差(ABG)(38.71&#177;11.19)dB}术后气骨导差(ABG)(20.92&#177;12.03)dB,与术前相比气骨导差下降明显(P〈0.01)。术后听力提高总有效率为76.7%。结论 锥形钛质听骨应用于中耳乳突手术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听力效果,它是一种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的人工听骨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中TAL1基因异常高表达在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经细胞免疫学、细胞形态学核组织化学染色等确诊为首次发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0例为观察A组,化疗缓解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0例为观察B组,并收集本实验所涉及的急性白血病细胞组样本(NB4、HL-60、CCRF-CEM、Jurkat细胞株),同时收集30例经体检健康正常人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组。分析在AML患者中TAL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T-ALL细胞TAL1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且其在Jurkat细胞内更高,TAL1mRNA在HL-60细胞内表达异常高,不仅高于对照组,更高于T-ALL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L1mRNA在初发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表达比经化疗缓解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要高,且AML-M1、AML-M3和AML-M5均表现为较高的m 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L1与AML的发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TAL1异常高表达对于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Twist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STAT3和Twist蛋白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两者的表达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STAT3和Twist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p-STAT3和Twist蛋白在乳腺癌晚期、淋巴结及脉管及组织学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中阳性率明显增高,但两者在不同年龄及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不变。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STAT3和Twis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p-STAT3与Twist蛋白的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两者的阳性率在淋巴及脉管转移、分化较差及晚期的患者中明显升高。这些结果表明磷酸化的STAT3蛋白可能通过上调Twist表达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2009年间有完整肺功能资料的胸弯Cobb角〉70°伴有肺功能障碍的严重脊柱侧凸患者30例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年龄为10~36岁,平均17.0岁;其中男11例,女19例。使用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2年时的肺功能状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为109.1°,脊柱侧凸矫形术后Cobb角平均下降至65.6°,侧凸矫正率平均为43.0%。术后3个月患者肺功能有轻微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患者的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升高了23.8%、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6%、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升高了23.6%、FVC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17.1%、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升高了25.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预计值的比升高了21.9%,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肺功能参数与术前Cobb角成负相关,术后肺功能参数的改善率均与术前Cobb角成正相关。结论单一后路矫形手术可以有效的改善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肺功能的改善越发显著,术前脊柱侧凸越严重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骨密度对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后矫形疗效的可能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8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的LenkeⅠ型AIS女性患者37例,年龄11~17岁(14.3±1.3岁),术前Cobb角40°~66°(48.9°±6.7°)。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0.8±7.4个月。术前均接受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扫描测定骨密度,根据股骨颈骨密度Z值将AIS患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Z值>-1.0)与骨密度减低组(Z值≤-1.0),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冠状位顶椎偏移(AVT)、C7中垂线与骶骨中线的距离(C7-CSVL)和C7中垂线与骶骨后上缘的距离(SVA),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37例患者中,15例骨密度正常(骨密度正常组),22例骨密度减低(骨密度减低组)。两组患者术前平均年龄、Risser征、内固定节段数、置入物密度及术后随访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平均Cobb角、AVT和C7-CSVL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平均Cobb角和平均矫正率、末次随访时平均矫正丢失及矫正丢失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平均AVT、C7-CSVL无统计学差异(P>0.05);C7-CSVL改变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及末次随访时的平均TK、LL、SV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VA改变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骨密度状态对LenkeⅠ型AIS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ICDAS系统评估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临安市5所幼儿园2.5~4.5周岁的49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用国际龋病探测和评估系统(ICDAS)对儿童乳牙龋坏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以ICDAS系统0~2级为健康,3~6级为龋齿的标准,受检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6.80%和3.98,龋面均5.77,男女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釉质龋占24.44%;牙合面患龋最高,占32.90%;舌腭面患龋最少,占7.62%;咬合面和近远中面龋坏占大多数。结论临安市2.5~4.5周岁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率较高。ICDAS龋病评估系统应用于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发现早期釉质龋坏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9.
脂蛋白(a)是1963年由Berg等[1]从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与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相似的蛋白质.与LDL相比,脂蛋白(a)具有更强的氧化活性及致炎作用,因此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能力更强[2-3].这与其分子组成密切相关.脂蛋白(a)是由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apo B100]和富含神经氨酸的糖蛋白apo(a)[apolipoprotein(a),apo(a)]通过二硫键共价结合而成[1,4].脂蛋白(a)的致病作用主要源于其脂质成分和apo(a),前者可以增加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和LDL胆固醇的氧化易感性,后者由于其结构和纤溶酶原高度同源,可以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从而干预纤维蛋白溶解,加速血栓形成[5-6].研究显示血浆中脂蛋白(a)的水平主要由遗传所决定,在不同的人种中变化较大,但不受年龄、性别及饮食的影响[7],高脂蛋白(a)被认为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降低高脂蛋白(a)血症患者中的血浆中脂蛋白(a)浓度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策略.但目前还缺乏专一有效的方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22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β-连接素(β-caten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细胞内定位情况。方法以乳腺癌组织147例和癌旁正常组织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IHC测定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47例样本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样本共有121例(异常表达率82.3%),其中包括细胞浆异常表达53例,细胞膜异常表达68例。β-catenin蛋白在有淋巴转移以及临床分期II期、III期的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明显偏高(P0.05);其中,存在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Ⅲ期的乳腺组织胞浆异常表达比率均明显高于胞膜的异常表达。结论β-catenin蛋白能够促进乳腺淋巴转移、乳腺癌细胞的浸润与侵袭以及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