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 LBP)和海带多糖(LJP)联合作用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损伤后自然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辐照组、LBP组、LJP组和LBP+ LJP联合组.灌胃给予多糖,1次/d,连续28 d;灌胃7d后进行连续20 d的60Coγ射线照射,频率1次/d,源靶距离80 cm,吸收剂量率为0.925 Gy/min,照射总剂量2.3 Gy/只,照射结束后1、7、14d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分别观察大鼠睾丸组织损伤及其恢复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脏器系数、睾丸组织形态改变和抗氧化能力.结果 LBP +LJP组在停止照射后14 d内睾丸脏器系数明显升高;丙二醛( MDA)含量达(0.87±0.66) nmol/mgpr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达(157.35±10.52) U/mgprot;与其他各组比较,LBP+ LJP联合组睾丸中MDA含最明显减少(P<0.05、P<0.01),SOD活性明显增强(P <0.05或P<0.01).停止辐照后14 d各项指标更接近于对照组.结论 LBP+ LJP联合作用可有效促进受损大鼠睾丸组织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9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单纯性肾囊肿、肾上腺肿物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我们于2008年3月~2008年6月实施了55例,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效果极为满意.后腹腔镜操作首先需在后腹膜间隙创造一空间并通过持续注入CO2气体维持该空间扩张,因此可导致CO2的吸收,出现一过性PetCO2增高.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湿热困脾证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困脾,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水停,阴虚热盛,血瘀脉络5组,其中取湿热困脾、气阴两虚2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湿热困脾>气阴两虚。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多与湿热困脾有关且氧化应激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选择18例中、重度晚期癌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CA吗啡(Ⅰ组)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A(Ⅱ组)方法用于以上患者的镇痛.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法,镇痛液两组均为100ml,Ⅰ组内含吗啡40mg 2%利多卡因20ml 氟哌利多2.5mg 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Ⅱ组内含吗啡20mg 2%利多卡因20ml 氟哌利多2.5mg 氯胺酮200mg 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30min、1h、3h、5h、24h、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基本缓解.两组(VAS)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但PCA按压次数和吗啡用量Ⅰ组明显多于Ⅱ组,Ⅱ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瘁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有效、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危重症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住院期间因多种因素导致营养处方难以完成,增加营养不良发生。合理的营养筛查及营养评定是危重症儿童营养治疗的基石。实施动态营养评定可有效评价营养治疗疗效,并提供改善营养状况的建议。现就危重症儿童营养筛查及营养评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变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对2000年-2003年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共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5.7)岁.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了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无纸化办公"的进程,设计并实现了Web分布式院内职工工资查询系统。方法:采用SQL Server 2005企业版作为Web数据库,利用Microsoft.NET框架中网络应用程序的通用模板,以ASP.NET脚本语言创建网页的网络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并利用Windows的IIS组件将网页发布出去。结果:医院职工通过院内局域网,在浏览器中输入工资查询系统所在服务器的IP地址,即可实现个人工资的明细查询。结论:系统为医院职工查询工资提供了便利,节省了发放工资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98.
产OXA-23型碳青霉烯水解酶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12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株来源以及产碳青霉烯酶的类型。方法收集本院对碳青霉烯类药中介或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12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同源性,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分析其耐药基因。结果12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有9株对亚胺培南耐药,6株对美罗培南耐药。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均耐药,对氟喹诺酮类和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率最低。12株PFGE图谱分为A、B(B1、B2)2型,以A型为主要流行株(9株),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ICU)。PCR检出12株菌株均携带OXA-23基因,未能检出OXA-24基因。结论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主要为医院感染所致,该流行株呈多重耐药,12株菌株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层级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选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613名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工作压力源总分为(54.64±11.04)分,N3层级护理人员在压力源总分、工作需求维度、工作家庭冲突维度、组织议题维度、职场暴力与霸凌维度、无力感维度中得分最高(P<0.05);N2层级护理人员在未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维度得分最高(P<0.05);回归分析显示科室、层级、健康状况、离职意愿、自我效能、工作投入是护理工作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层级压力源特点采取个性化干预方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投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为了探究育肌膏在糖尿病足方面的治疗成效以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糖尿病大鼠成模后,再喂养1个月,行针刺足部及下肢,待出现下肢神经损伤后,烫伤足部以形成糖尿病足大鼠模型。将其分成模型组、表皮生长因子组、自制解毒生肌药膏组。模型组应用生理盐水,给予大鼠创面周边的碘伏消毒,无菌纱布包扎;生长因子组给予大鼠创面周边的碘伏消毒,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液(1 cm3),无菌纱布包扎;育肌膏组给予大鼠创面周边的碘伏消毒,创面局部应用育肌膏(1 cm3),无菌油纱条外敷(创面的用水胶体油纱,然后再用纱布覆盖,防止脱落),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连续21 d。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创面病变情况。药物治疗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大鼠溃疡创面新生肉芽组织样本,HE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新生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及神经生长分布、成纤维细胞形态数量及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表皮生长因子组和育肌膏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减少,新生肉芽组织显著。HE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