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4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系统评价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MEDLINE(1966~2007)、EMbase(1984-200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7)、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7)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7),并手工检索《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相关杂志,收集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则只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包括1183例MS患者。由于大多数研究间存在临床异质性,故仅对个别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5个研究进行了罗格列酮与安慰剂比较,但仅1个研究报告了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0,95%CI(0.25,1.00)];罗格列酮减少代谢综合征患者例数及对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dex)的改善优于安慰剂,而二者对TG、HDL—c的影响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比较,吡格列酮对HOMA—index、QUICKI、SBP、HDL—c的改善优于安慰剂;二者对TG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吡格列酮+格列美脲与罗格列酮+格列美脲比较,两者对HOMA—index、SBP/DBP、FPG、PPG和HbAlc的影响,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格列酮+格列美脲对HDL—c无影响,而对TG、HDL—c的改善吡格列酮+格列美脲优于罗格列酮+格列美脲。与格列美脲十二甲双胍比较,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对HOMA—index、SBP/DBP、HDL—c、TG的改善优于格列美脲+二甲双胍,但二者对FPG、PPG、HbAlc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格列酮十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十二甲双胍比较,两者对HOMA—index、FPG、PPG、HbAlc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对TG、HDL—c无影响,吡格列酮十二甲双胍对TG、HDL—c的改善优于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常规治疗加用罗格列酮与不加用罗格列酮比较,常规治疗加用罗格列酮对HOMA—index、SBP/DBP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对体重指数和腰围无改善或使二者增高。有9个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结果显示TZDs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ZDs与安慰剂比较能提高MS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吡格列酮对HDL—c的改善优于罗格列酮;TZDs对血压的疗效不确定;目前尚未发现罗格列酮对TG、HDL—c有影响;TZDs对肥胖指标无改善,或有负性影响。由于上述结论基本来自单个研究,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研究样本量小,因此使用结论时必须谨慎。由于对心血管事件、MS患者比率影响的研究少、质量不高,目前TZDs对心血管事件、MS患者比率的疗效还难以得出结论。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哪种药物更有效,期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以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慢性暴露于高糖和高游离脂肪酸的大鼠离体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离体胰岛细胞培养于5.5-16.7 mmol/L葡萄糖或5.5 mmol/L软脂酸中48 h,再加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培养24 h。收集各组胰岛细胞,加入5.5-16.7 mmol/L葡萄糖刺激培养1 h。收集培养液,用放免法测定其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水平。结果:低糖组(5.5 mmol/L葡萄糖)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处理后的β细胞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糖(16.7 mmol/L葡萄糖)及高脂(0.5 mmol/L棕榈酸)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GSI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2.5-5 mg/L二甲双胍干预后,高糖及高脂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GSIS较未治疗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低糖环境下,二甲双胍对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慢性高糖及高脂可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而2.5-5 mg/L二甲双胍能改善糖脂毒性所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提示二甲双胍降糖效果除了其外周作用外,可能对糖脂中毒的β细胞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2004年2月26日至3月1日,“第三届诺和诺德糖尿病论坛”在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共约500名糖尿病专家、医生参加了此次大会。会上国内外知名糖尿病学者作了精彩的讲演,内容涉及糖尿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强调了β细胞功能异常、炎症、血脂异常等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并就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此外,专家们还系统地回顾了胰岛素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潜在治疗价值。以下将全文刊出这次论坛会上20名专家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94.
糖适平诱导离体大鼠胰岛β细胞脱敏及敏感性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适平诱导离体大鼠胰岛β细胞脱敏及敏感性恢复的规律。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mg/kg)腹腔一次注射并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建立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糖适平(500、1000、1500ng/m1)在不同作用时间对正常和2型糖尿病鼠离体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了解糖适平对胰岛β细胞脱敏及敏感性恢复的条件。结果 500、1000ng/ml的糖适平刺激正常鼠胰岛β细胞能于2h时产生胰岛素分泌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1500ng/ml糖适平则无此现象;不同剂量糖适平预处理的正常鼠胰岛β细胞对相应剂量糖适平的即刻刺激均无反应,10min短期脱敏不能使胰岛素分泌恢复,20h长期脱敏,胰岛素分泌在500ng/ml糖适平刺激时能完全恢复。结论 鼠胰岛β细胞对糖适平诱导的脱敏作用及敏感性恢复具有时问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5.
中国肥胖人群体脂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中国肥胖人群体脂分布特点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体脂分布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对309例志愿受试者在腰椎4~5间隙水平进行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及腹腔内脏器脂肪面积(VA)的测量,并计算VA与SA的比值(VSR),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体质量(W)、身高(H),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①无论男女,其VSR均高于欧美肥胖人群;内脏型肥胖(VFO)的年龄、TG及LDL-c均显著的高于腹壁皮下型肥胖(SFO);在男性,VFO的TC、UA高于SFO。②以VSR在男女两组配对分析,发现男性UA、TG水平均高于女性受试者。③偏相关分析,在校正年龄和BMI后,无论男女,VSR与TG、LDL-c呈正相关,SA与LDL-c呈负相关;在男性,VA与SBP呈正相关,SA与TG呈负相关;在女性,VA与TG、LDL-c呈正相关,SA与LDL-c负相关,与HDL-c、UA呈正相关。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受试者,SA、VA和VSR分别是TG和LDL-c、SBP以及TC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女性受试者,BMI和SA是影响SBP、UA和HDL-c的重要因素,VSR是TG、LDL-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中国肥胖人群,体脂分布以中心性肥胖为特点;其心血管危险因素不仅与全身性肥胖有关,更与体脂分布(腹型肥胖)有关;全身性肥胖或腹型肥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高糖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右旋葡萄糖的DMEM中培养24小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行分析,其产物一氧化氮以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测定。结果:与低糖(5.6mM)相比高糖(12.5mM,25mM)可以刺激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伴有一氧化氮的浓度降低。结论:高糖可致内皮型一氧化氨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并可能导致其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肌梗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例糖尿病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①4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平均糖尿病病程6.8年,入院时平均血糖13.7mmol/L,平均HbA1C为9.5%;合并视网膜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各2例.②发病初期均有疼痛性弥漫性肌肉肿胀,3例在起病1~2周后形成局部肌肉肿块.③检查结果彩超检查示病灶部位肌肉肿胀增厚,横纹消失,呈不规则强弱相间回声;CT平扫显示受累肌肉明显肿胀,体积增大,肌束间隙及肌周间隙模糊不清;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横纹消失,部分肌纤维萎缩,核链状增生,肌纤维小片状透明变性,部分肌纤维内见空泡变化,小血管壁增厚,个别毛细血管见透明血栓形成,并见个别小血管有血栓机化,间质水肿,灶性肌纤维坏死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④治疗及预后入院后给予对症及抗凝治疗3例,外科清创1例,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为22天;随访2月至6年,3例病情稳定, 1例出院3月后猝死.结论糖尿病性肌梗塞是糖尿病的一种罕见且被人们认识不足的并发症;治疗上主要是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及卧床休息,镇痛等对症治疗,辅以抗凝治疗;其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致病基因突变研究资料的合适统计模型 ,探索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致病基因突变点 ,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关联分析、多水平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 ,对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相关基因突变点与该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家系内关联分析发现 nt3434A- G的突变有统计学意义。多水平模型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突变点 ,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发现 nt3434A- G和 nt32 0 5 A- C的突变都有统计学意义 ,且两突变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家系。结论  nt3434A-G有可能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基因诊断提供有意义的突变点 ,nt32 0 5 A- C也不容忽视。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存在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0.
糖稳态(glucose homeostasis)对机体的代谢平衡至关重要,主要通过胰腺β细胞对升高的血糖浓度增加相应的胰岛素分泌来实现.当进餐后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随之升高,而空腹时胰岛素分泌受抑.胰岛素基因的转录在维持分泌颗粒中充足的胰岛素储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对于血糖实时波动的调节,分泌颗粒中胰岛素的释放却依赖一个与糖代谢有关的复杂的信号转导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