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5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259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898篇
内科学   34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307篇
综合类   1477篇
预防医学   595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711篇
  20篇
中国医学   515篇
肿瘤学   129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分析面瘫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面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保守药物治疗)和治疗组(30例,温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下颌角/耳后疼痛、面部表情肌瘫痪、眼裂闭合不全、口角下垂)、面部麻痹指数与麻痹程度。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评分、麻痹指数与麻痹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治疗组患者其各项症状评分、麻痹指数与麻痹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温针灸治疗面瘫患者,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面部神经麻痹情况,进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73.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过程中血清肌红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 Mb)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Mb的水平。结果:再灌注组血清Mb的峰浓度(619.59±198.55ng/ml)显著高于未再灌注组(487.31±60.87ng/ml),而且再灌注组较未再灌注组血清Mb达峰时间明显提前(192min对480min,P<0.01),再灌注组Mb的2小时出现率(Mb2/Mb0)较未再灌注组也显著增高(4.24对2.12,P<0.01)。结论:血清Mb值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冠脉再灌注后早期上升、快速达峰,可以作为一种可靠而简便的判断AMI再灌注治疗成功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类似物能有效终止早孕 ,不仅用于停经 49d ,亦有用于10~ 14周 ,及 12~ 16周的报道〔1,2〕但两种药物配伍的剂量大小和给药方案 ,均不尽相同。本文进行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卡孕栓用于终止 12~ 2 4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对此联合用药的流产效果、副反应、可接受性提供临床参考。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 10 2例停经 12~ 2 4周 ,年龄 18~ 40岁的健康妇女。尿妊娠试验阳性 ,经妇科及B超检查诊断为正常妊娠。宫内无节育器 ,无急、慢性病史 ,无药物过敏史 ,无米非司酮及…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沈阳市妇婴等15家医院分娩的部分产妇进行低出出生重儿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在控制孕妇患慢性疾病,生殖器官畸形,严重妊妊反应,化程度和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以及主动吸烟等混杂因素后,产妇受孕期受被动吸烟,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史,家族低出生体重史,孕前体重指数(BMI),职业接触有机物以及丈夫饮酒史诸因素影响,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性为对照组的2.95,2.17,2.25,2.04,2.98和1.75倍。结论 上述因素均可能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中学生健康素养和遭受欺凌的关联及其性别间的差异, 为改善青少年遭受欺凌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 在安徽省合肥市、辽宁省沈阳市、广东省阳江市和重庆市抽取18 9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健康素养水平和遭受欺凌情况, 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遭受欺凌检出率的差异, 并分析健康素养与遭受欺凌的关联及其性别间的差异。  结果  中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的检出率分别为15.8%和9.1%。男生、初中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检出率分别为28.0%, 18.8%, 23.3%和33.6%, 分别高于女生、高中、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多的学生(χ2值分别为225.64, 148.07, 141.13, 143.49, P值均<0.01);男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少的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的检出率分别为10.9%, 14.4%和20.1%, 分别高于女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和亲密伙伴个数较多的学生(χ2值分别为62.96, 112.82, 88.49, 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 除体力活动维度外, 总体及各维度健康素养得分越低的学生越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 且在健康素养各水平组中, 男生均比女生易遭受欺凌(P值均<0.05)。  方法  中学生健康素养和遭受欺凌有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 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建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针对性提高慢性病的综合管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课题组建立的老年人健康评估量表的框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心血管病患者特点,初步确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专业相关领域的22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及专家意见调整指标体系。使用SPSS 20.0软件计算各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评分,并应用Yaahp10.0层次分析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中完成两轮咨询的专家共20位,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9%和100%;两轮咨询专家总平均权威系数分别为0.808及0.856;第1轮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0、0.218和0.231,第2轮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45、0.377和0.40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后最终建立包含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靠、客观,可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综合健康评估,有助于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精准化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78.
患儿,男,9月余。因“烦躁37d,间断抽搐36d,加重3d”于2007年1月6日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我院)儿科。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观察脱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酶和端粒酶的变化。方法:采用TGF⁃β1诱导A549细胞建立体外肺纤维化模型,分为对照组、TGF⁃β12μmol/L干预组、TGF⁃β15μmol/L干预组和TGF⁃β110μmol/L干预组。采用β⁃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表达变化;RT⁃qPCR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I)、纤维连接蛋白1(FN1)、张力蛋白C(Tensin⁃C)、DNA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钙黏蛋白(CDH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几乎未见衰老细胞,干预组细胞衰老程度随TGF⁃β1浓度升高而增加;TGF⁃β1干预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A549细胞形态呈典型的上皮细胞样形态,TGF⁃β1干预组出现典型的间质细胞样形态,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几乎未见蓝色胶原蛋白,而TGF⁃β1干预组蓝染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发生纤维化改变;TGF⁃β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COL⁃I、FN1、Tensin⁃C、DNMT3a、DNMT3b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端粒酶逆转录酶和CDH1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TGF⁃β1导致A549细胞发生衰老,并促进炎症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高表达发生纤维化改变;TGF⁃β1促进了DNA甲基化酶的表达,抑制了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80.
袁志  马平  胡蕴玉  罗卓荆  赵广跃  吕荣  孙梁  李丹 《医学争鸣》2001,22(18):1633-1636
目的:研制新型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异种骨植骨材料。方法:在重组合异种骨(RBX)基础上,以基因重组人BMP2(rhBMP2)取代从牛皮质骨中提取的牛BMP,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BCB)复合,制成复合rhBMP2的异种骨(rhBMP2/BCB),并采用小鼠股部肌袋模型,通过组织学、骨计量学方法检测rhBMP2/BCB的诱导成骨活性。结果:实验组(rhBMP2/BCB组)术后7d在小鼠肌袋可诱导软骨生成,14d形成纺织骨,21d改建成板状骨并形成大量骨髓;对照组(BCB组)于术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有软骨成骨形成。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结论:rhBMP2/BCB具有较好的骨诱导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