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41.
42.
目的: 克隆人β地中海贫血IVSII654突变基因, 构建该致病基因的体外真核表达体系。为该病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理想模型。方法: 抽提β654纯合子患者DNA进行PCR扩增,将其克隆到pBGT51质粒中, 然后将人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LCR)及β654基因亚克隆至真核稳定表达质粒pcDNA3.1+中。脂质体转染至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 DMSO诱导MEL细胞表达, 逆转录PCR检测人β654基因在MEL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几乎真实模拟人体内β654基因调控的真核表达系统。结论: β654基因在ME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同人体内β654基因的表达完全一致, 为该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3.
1989年Haliassos等首先报道用误配碱基引物PCR检测点突变。其基本原理是,一个引物3′末端紧邻突变点,3′末端或近3′末端引入一个错配碱基,介导突变产物在此产生某内切酶酶切序列,而正常模板的PCR产物无该酶切序列;另一引物不含错配碱基。问题是当内切酶用量太少或失活时,突变模板PCR产物不能彻底酶解或完全不被酶解,易造成判一断错误。为避免上述情况,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作者研究设计了用一对错配引物检测点突变方案,并  相似文献   
44.
广东地区血红蛋白H病基因型分析及高危胎儿基因诊断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为了解广东地区血红蛋白H病基因型的分布特点及各基因型频率,对广东地区105例血红蛋白H(HbH)病患者采用α珠蛋白基因探针-限制性内切酶谱直接分析法,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检出非缺失型HbH病14例(13.3%);缺失型HbH病91例(86.7%).其中右缺失型59例,占缺失型HbH64.8%;左缺失型32型,占35.2%。对17例HbH病高危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有5例为α地贫2杂合子,3例HbH病,5例α地贫1杂合于或正常,1例HbBart's水肿胎,其余3例由于双亲一方为非缺失型α地贫,故对胎儿的基因型不能作出准确判断。还对缺失型和非缺失型HbH病的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H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非缺失型HbH病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缺失型HbH病(P<0.001),而血红蛋白H相对含量则显著高于缺失型HbH病(P<0.005).为高危胎儿的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胃插管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通过手术给小鼠植入胃插管,用自制微量灌注泵向小鼠胃内持续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4周,观察血液生化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甘油三酯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轻到中度的炎症浸润及组织坏死.结论通过胃插管持续4周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可诱导小鼠出现明显的肝损伤,成功建立了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46.
氯化镍染毒对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氯化镍(NiCl2)诱导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形成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秋水仙素阳性对照组(剂量为0.75 mg/kg)、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剂量为40.0mg/kg)和NiCl2染毒组(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分2次腹腔注射染毒,间隔24 h,每次按0.1 ml/10 g体重腹腔注射.采用转铁蛋白受体荧光抗体和碘化丙碇染色,以疟原虫感染小鼠外周血红细胞为微核生物模型,调校流式细胞仪,检测秋水仙素、环磷酰胺和0、5.0、10.0、20.0 mg/kg NiCl2染毒后小鼠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的变化.结果秋水仙素和环磷酰胺染毒小鼠的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P<0.01),但不同剂量NiCl2染毒小鼠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均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该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氯化镍有明显的诱导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CPM机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连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MP)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以不痛为原则最大屈曲角度。结果研究组的膝关节屈曲角度达到最大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PM用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持续被动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48.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荧光定量PCR是新研制出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在PCR反应系统中引入了荧光标记探针,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和高精确性的特点.目前已被应用于病原体测定、肿瘤基因检测、免疫分析、基因表达、突变和多态性研究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地贫)与α地贫1复合存在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42例经筛查确定为轻型β地贫的成人血样DNA进行α地贫1基因检测,阳性者又应用突变引物PCR特异扩增或用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反向点杂交(ASO/RDB)技术,确定其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结果142例中有13例轻型β地贫样本同时合并有α地贫1基因,占总数的915%,其β地贫基因的突变类型分别是:CD4142(-TCTT)突变5例,IVS2654(C→T)突变3例,CD17(A→T)突变2例,CD7172(+A)、CD43(G→T)和-28(A→G)突变各1例。结论β地贫复合α地贫1的双重杂合子在轻型β地贫个体中的发生率较高,是该地区在地贫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工作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人群15个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STR)D3S1358、TH01、D21S11、D18S51、vWA、CSF1PO、D8S1179、TPOX、FGA、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D19S433、D2S1338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通过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102名回族无关个体15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15个STR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共检出150个STR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49—0.5539之间,杂合度(H)为0.6255—0.8654,个体识别力(DP)为0.8347—0.9606,非父排除率(EPP)为0.3812-0.720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722—0.8456。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回族STR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学、法医学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