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子宫内膜对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反应与生殖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宫腔镜中心确诊并接受以TCRA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UA中度114例,IUA重度49例;每组内术后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大剂量组(8 mg/d,中度57例,重度24例)、中剂量组(4 mg/d,中度57例,重度25例),用药2月后复查宫腔镜对比分析子宫内膜修复和再粘连情况;将宫腔形态基本恢复的可备孕患者改行小剂量雌激素(1 mg/d)人工周期维持至孕3月,B超监测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分析备孕1年内的生殖情况。结果:(1)术后2个月IUA中度及重度患者宫腔镜复查,IUA中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在正常/基本正常宫腔率、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及再粘连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UA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的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143例患者采用小剂量雌激素(1 mg/d)进入备孕阶段,IUA中度及重度患者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间有反应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4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对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型85例,78例获孕;低反应型58例,10例获孕。子宫内膜有反应型的患者自然受孕率、辅助生殖受孕率、足月产率均高于低反应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大剂量雌激素对IUA重度患者子宫内膜的修复更有效,TCRA术后远期小剂量雌激素的运用在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间差异不明显,但对远期小剂量雌激素有反应的子宫内膜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功能性修复,可能是影响生殖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出生队列是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对健康结局影响的重要工具, 但目前缺乏有力支撑孕前暴露特别是父系暴露对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大型队列平台。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研究是起始于孕前阶段, 同等关注男女双方的环境、心理、行为等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 计划招募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20 800人。通过随访, 调查志愿者2年内是否自然受孕。对进入妊娠期的女性志愿者, 在孕早、中、晚期进一步随访, 并对分娩的子代随访至2岁, 监测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神经功能发育障碍等结局发生情况。各阶段分别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 包括精液、外周血、尿液、胎盘、脐带、脐带血、口腔拭子等。截至2022年1月, 已纳入志愿者8 698人, 分布于重庆市所有38个区/县。本队列建设目标是成为涵盖父母双方的前瞻性大样本孕前出生队列, 将以独特的设计和更加全面的视角阐明全生育周期特别是孕前期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剂量双酚A(bisphenol A,BPA)暴露导致的雄性生殖损伤中可能涉及的关键毒性通路.方法 利用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BPA毒性相关基因,对其进行功能富集,探索可能的作用通路,确认相关通路中的关键基因.采用终浓度为0(DMSO对照组)、20、40、80 μmol/L BPA处理小鼠精原细胞株GC-2细胞72 h,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凋亡发生率,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关键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对CTD数据库中BPA相关的疾病进行筛选,得到1 460个相关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在生殖系统发育、生殖结构发育等分子生物过程中有明显富集,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在HIF-1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中有明显富集(P<O.01).可视化分析后得到通路上的关键基因分别为HIF-1a、PKC、P300/CBP以及PI3K、JAK、P53、BCL-2.BPA染毒GC-2细胞,发现凋亡率上升,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PI3K和JAK的mRNA表达下调,P53和BCL-2上调(P<0.05);PI3K和BCL-2的蛋白水平下调,P53则上调(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在低剂量BPA暴露致GC-2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雌性Apo E-/-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酸组,高脂喂养12周中,甘草酸组给予甘草酸[100 m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4周监测小鼠体重并采取小鼠禁食后眼球后静脉血,酶法测量血脂、血糖水平及血清中对氧磷酶1(PON1)活性,小鼠安乐死后取主动脉窦部作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胸腹主动脉段作剖面分析脂质斑块面积。实时荧光PCR检测肝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喂养中小鼠体重增加、血脂紊乱加重。与对照组比较,甘草酸组小鼠体重增幅、血浆甘油三酯及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甘草酸降低主动脉窦及主动脉胸腹部斑块面积可达22%及21%(P0.01和P0.05)。实时荧光PCR结果显示甘草酸能显著上调肝脏脂质转运相关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及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mRNA水平;其次,甘草酸可促进小鼠肝脏抗氧化酶PON1表达而升高血清中PON1活性(P0.01),并显著提高肝细胞内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 A)的表达水平显示其抗氧化能力。结论甘草酸能有效阻抑Apo E-/-小鼠As的发展,其机制可能涉及对肝脏胆固醇代谢调节及抗氧化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公共卫生转化研究重点不仅仅促进患者群体康复,更是促进全社会、全人群的健康。因此,它比临床医学的转化研究更复杂,需要更广泛的学科和部门参与。本文对公共卫生转化研究的内涵、特征,以及对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提出的要求进行了剖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曹佳  辛娟娟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2199-2205
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刻画中医理论有助于中药配伍研究的现代化和程序化。该文通过药对网络表示药物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然后分析该网络的社团特征与血气功效的映射关系,最后以方剂为桥梁研究了血气理论在药对网络上的网络表达。研究发现,药对网络具有强的社团结构特征,每个社团由一系列关联紧密的药对组成。社团在药对功效上具有明显的理血和理气功效的相斥性,即同一个社团基本不会同时出现理血功效的药对和理气功效的药对,或者二者均不出现。由此将药对网络所涉及的386个单味中药划分成3类社团:理血(B)社团、理气(Q)社团和灰色社团。把262首方剂依次映射在这3类社团上的统计结果表明,如果一个方剂包含Q社团单味中药,那么它以99.84%的概率也包含B社团的单味中药;同时包含BQ社团单味中药的方剂数量为140首。因此,对于一个方剂所包含的单味药物满足"有Q就有B,有B未必有Q"的规律,这个数值规律完全吻合中医的血气理论:理气必理血,理血未必理气(出血若因外伤或血热,那么理气就会加重出血)。一方面该文寻找到具有高辨识度的宏观网络数值特征,可以为判断新方剂合理性提供网络数值参考;另一方面论文从数值分析的角度证明了人体血与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Wnt3a联合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纤维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将hESCs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浓度TGF-β1),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标记物(CollageⅠ、α-SMA、Fibronectin)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配体和核心分子的表达。筛选10ng/mL TGF-β1与100ng/mL Wnt3a联合作用hESCs,同法检测上述分子和Wnt/β-catenin核心分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纤维化标记物(CollageⅠ、α-SMA、Fibronectin)、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配体(Wnt3a)及核心分子(β-catenin、GSK-3β)和下游靶基因(CyclinD1、MMP-9)表达均升高;Wnt3a和TGF-β1联合诱导组纤维化标记物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核心分子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Wnt3a组、TGF-β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3a联合TGF-β1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功能状态仪疼痛指数(PI)在术后患者疼痛评估价值和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本院骨科四肢创伤患者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年龄23~63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分别采用脑功能状态仪疼痛指数(P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患者术后2、6、24和48 h疼痛进行评分,并记录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的例数。比较两种方法的评分时间、分析两者评价的一致性。结果脑功能状态仪PI评估患者疼痛所需的评分时间为(2.36±0.67)min,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所需的评分时间(2.24±0.5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I可以连续评估患者的疼痛,评估不可主观交流的患者疼痛。PI与VAS评分在术后2、6、24和48 h疼痛评分加权Kappa分析显示具有一致性,其中术后2 h两者的一致性Kappa值最高。结论脑功能状态仪PI与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评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I可以有效评估患者在各种状态下的疼痛程度,有利于临床镇痛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