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7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92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629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71篇
  9篇
中国医学   327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71.
72.
目的了解沙地村氟斑牙流行现状以及当地居民对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情况。方法在沙地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检查氟斑牙并通过问卷收集对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信息。结果共调查298人,氟斑牙率为34.56%,地区氟斑牙指数为0.75,且年龄越大的人群患氟斑牙越严重(P<0.05)。56.38%的居民不知晓地氟病,52.01%的居民认为地氟病不能预防,且了解地氟病或认为能预防的人群氟斑牙率均更低(P<0.05)。结论沙地村居民对地氟病认知不足,该地区应进行持续性地氟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缓解氟斑牙,防止地氟病的发生与发展,达到预防效果,减轻居民及国家的卫生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4种促炎因子在低龄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患儿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岁以下的PM患儿25例,其中普通PM组17例,重症PM组8例,同时选取对照组18例,入院后12 h内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和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CSF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IL-8的浓度。随访6个月,评估患儿的预后情况。 结果CSF IL-6和CSF IL-8诊断小儿P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2和0.916,其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指标。重症PM组CSF中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均高于普通PM组的水平(P<0.05),普通PM组CSF促炎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区分普通PM和重症PM的ROC曲线中,CSF TNF-α的AUC最大,当CSF TNF-α取截断值为70.4 ng/L时,其区分重症PM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4.1%。预后不良组CSF IL-6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轻度不良组,预后轻度不良组CSF IL-6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 结论CSF中的IL-6和IL-8可作为低龄儿童PM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CSF中TNF-α水平有助于反映低龄儿童PM病情的严重程度。CSF中IL-6水平可能对PM患儿的远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4.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5例CT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总结其CT影像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3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征象,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特点.结果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临床症状重,但胸部影像表现多不典型:(1)双肺不典型血播多见,表现为双肺弥漫粟粒结节影并广泛间质增厚,部分融合成小片状.(2)1~2个肺段的片团状实变多见,出现干酪坏死少见.(3)双肺毛玻璃影多见.(4)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多见.(5)空洞少见.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CT表现有一定特点,早期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利塞膦酸钠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及治疗作用,以其为临床提供防止假体周围骨丢失和松动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5月于本院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6例随机分成利塞膦酸钠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每日口服利塞膦酸钠5 mg+钙剂600 mg,而对照组仅服用钙剂600 mg;分别于术后1周、3、6个月测定股骨近端各感兴趣区(ROI)的骨密度.结果 获得完整病例24例,术后3、6个月各区骨密度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和对照组相比,术后3个月利塞膦酸钠组股骨假体(ROI1、ROI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测量区骨密度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6个月利塞膦酸钠组股骨假体(ROI1、ROI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测量区骨密度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够有效的减少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的骨丢失,从而减缓假体松动,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联合福辛普利钠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初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晨起口服福辛普利钠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元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脂、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9%、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下降,而高密度脂蛋水平均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元胶囊联合福辛普利钠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调节血脂水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78.
“看病难”现象是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去好医院看名医”的从众心理使得大型综合医院普遍承担着门诊量大的负担。预约诊疗服务是患者通过现场、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预约就诊时间的一种方式,它是对现场挂号、即时就医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有效缓解了“三长一短”[1](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现象,降低了医院的运行管理成本,减少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随着《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2]的发布,如何更好地发挥预约诊疗服务的功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核磁共振(MRI)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表达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简称植入组,53例)和凶险型前置胎盘非胎盘植入组(简称非植入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中AFP、CK的水平,并将所有患者的MRI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组血清AFP和C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植入组(P<0.05)。MRI、血清学检查及二者联用的诊断灵敏度(71.74%vs.67.92%)、漏诊率(28.3%vs.32.13%)、阴性预测值(63.34%vs.63.0%)和符合率(71.12%vs.72.25%)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0.56%)、阴性预测值(86.84%)和符合率(90.00%)均显著高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漏诊率(9.43%)低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结论 MRI联合血清AFP、CK表达检测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优于单项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康复训练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1 162例产妇纳入本研究,记录PFD发生情况,分析PFD相关因素,将发生PFD的255例产妇按照是否接受康复训练分为观察组(161例)和对照组(94例),比较两组产妇PFD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肌电位、平均肌力、阴道疲劳度及阴道收缩压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分娩方式产妇肌力、阴道疲劳度、阴道压力异常发生率以及PFD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发生PFD与未发生PFD的产妇在平均年龄、妊娠期BMI增加值、第二产程时间、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及会阴撕裂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肌电位、平均肌力、阴道疲劳度及阴道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PFD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采取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盆底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