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多,有的地区1/3的中老年人患糖尿病,而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糖尿病在城市,基本做到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在大部分农村,则并非如此,特别是老年人,他们的糖尿病知识贫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很快就出现并发症[1,2].故我们对农村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浅部真菌侵犯皮肤造成皮肤癣症.常需长期用药.但效果不佳。鉴此.笔音将新外用药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癣症2例,随诊2~3年,患者未再复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杨键  洪毅  董浩  张宪娣  姜树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2):1054-1055,F0003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人BMSC,采用含神经节苷脂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的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结果神经节苷脂诱导培养6h后,细胞表现为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和NF呈阳性表达。结论神经节苷脂可在体外诱导人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ASIA神经学分类标准(ASIA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我院收治的34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由中级职称医师统计入院时诊断记录、ASIA残损分级记录表和影像学资料,整理出残损分级、脊髓损伤平面和运动平面作为原始记录。再由高级职称医师组成的AISA标准专家组根据原始记录和病历对每例患者的残损分级、损伤平面和运动平面重新评估,得出审核后评定结果。比较审核前后的评定结果。结果:原始记录178例A级患者经审核后1例定为B级,2例定为C级;43例B级患者经审核后15例定为C级,1例定为A级;34例C级患者经审核后1例定为B级,1例定为D级;45例患者未分级。15例C级被误定为B级是由于原始记录者认为运动平面以下超过3个节段以远有少量运动功能的患者属于B级而非C级。1例B级和2例C级被误定为A级是因评定时仅依据ASIA残损伤分级记录表格中的信息而忽略了体格检查中直肠感觉存在和远端非关键肌运动功能保留的记录。A至B、B至C和D至C的级别误定各1例是因对记录表格中信息的归纳错误所致。原始记录中损伤平面:颈髓139例,胸髓145例,圆锥损伤21例,马尾综合征12例,7例未定平面,审核后均与原始记录一致;17例腰髓损伤经审核后只有1例为腰髓损伤,12例为圆锥综合征,4例为马尾综合征。对ASIA标准中腰髓损伤与圆锥综合征及马尾综合征损伤范围理解不清是将后两者误诊为腰髓损伤的主要原因。22例残损D级中央综合征病例中有18例在原始记录中将运动平面定为颈髓,但查体显示下肢关键肌肌力可达2~5级,是忽略运动平面意义造成的使用不当。结论:应用脊髓损伤ASIA标准时应详细、准确理解其内容,以减少对相同标准的不同理解而产生错误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腰椎管成形在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术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12月本院腰椎SPR手术的脑瘫患儿36例68椎。手术时平均年龄6.5岁。椎管成形方法为棘突椎板棘上韧带复合体整块取出后纵劈开大,原位覆盖回植,丝线固定并重建棘上韧带连续性。术后随访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评估腰椎稳定性、回植椎板骨融合及转归。[结果]随访平均32个月。术后患者均无腰痛。双下肢肌张力级别由术前平均2.2±0.6降至术后平均0.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X线片19例未见明显异常;16例可见腰椎术后改变;12例腰椎屈伸位相术前和随访时比较未见明显变化。腰椎CT,椎管形态均基本完整,回植椎板融合率(85.3%),吸收率(61.8%)二者之间呈统计学负相关关系。2例腰椎MRI可见回植椎板部分缺失,硬膜囊无受压,棘上韧带连续。[结论]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腰椎管成形应用于儿童SPR术可较好重建腰椎稳定性,随访2年以上有回植椎板吸收现象,但对腰椎发育无明显影响,残存椎板与周围软组织共同对椎管内神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康复对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组对比分析80例资料.结果 致伤原因中近半数为跌倒,损伤节段半数为C4.1年随访中,前、后路及保守治疗组运动评分分别增加5、2和2(P<0.05),FIM评分分别增加11、17和15(P≤0.01).感觉评分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手术、保守治疗直接带来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有限.早期康复能提高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经伤椎椎体强化技术(包括经椎弓根植骨、经伤椎椎体内融合器技术以及伤椎椎体成形技术)是否可降低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矫正度数的丢失和内固定断裂的发生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相关杂志。收集所有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强化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实验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利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18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8 篇,包括英文文献7 篇,中文文献1 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 篇,观察性研究7 篇。共包括442 例患者,其中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包含216 例患者,无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包含226 例患者。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 篇随机对照研究为高质量,7 篇观察性研究中4 篇为高质量,3 篇为低质量。Meta 分析结果显示,经伤椎椎体强化组与无经伤椎椎体强化组在术后矫正度数丢失和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伤椎椎体强化并不能降低胸腰椎骨折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矫正度数的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80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不同疗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颈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的手术和保守治疗与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以来收治的该类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8例,年龄52.7岁(34~74)岁。平均随访时间53周(48~60)周。按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保守治疗三组。提取入院及末次随访时应用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进行的运动、感觉评分和残损分级,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结果]入院8例A级、20例B级和26例C级患者中,治疗后分别有2、8例和4例提高1~2级。各组内末次随访与入院时对比,运动评分均增加2~5分(P0.01)。组间对比,前、后路手术两组间在入院及末次随访时的感觉和运动评分都没有明显区别。手术两组与保守治疗组对比,在入院和末次随访时,后者运动评分和针刺觉评分都明显高于前两者。但在改善程度上,三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成人颈SCIWORA患者,神经功能评价宜采用AISA标准,手术与保守治疗都能带来有限的神经功能改善,无优劣之分。决定预后的是外伤时脊髓损害的程度而不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与早期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1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急性期患者的CT扫描图像与神经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无神经损伤组(A组)43例,神经损伤组(B组)72例。对患者CT图像运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分别对伤椎及其相邻上下椎的椎管横径、矢状径和面积进行测量,计算相应的椎管占位率和矢状径与横径比值,将无神经损伤组与神经损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伤椎的椎管矢状径、面积和矢状径/横径比值在T12节段A组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