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腰痛病居家康复上海地区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痛病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虽然多由腰部软组织疾病以及腰椎病变等引发,但常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有效防治腰痛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项目(上海)"专家委员会及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就腰痛病的居家康复流程、居家康复对象、居家康复质量控制、居家康复技术及居家康复健康宣教等达成了专家共识,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rTMS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言语治疗,rTMS组在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给予0.5Hz的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检查(CADL)评定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交流能力。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WAB评分中,仅自发言语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患者WAB各项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听理解、复述、命名以及AQ评分分别为(153.90±31.79)分、(82.65±15.14)分、(81.28±22.12)分和(63.66±13.6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0.5Hz的rTMS作用于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恢复早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介绍了失语症患者认知干预的理论依据和积极作用,以及失语症认知干预的内容和方法,以供言语治疗师及相关工作者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镜像疗法和运动想象相结合的作业治疗,对照组则增加常规作业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评价其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FTHUE-HK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4.55±0.86)级、(5.73±1.03)级和(73.50±10.89)分,对照组则分别为(3.90±1.02)级、(4.55±1.34)级和(67.05±12.03)分,2组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镜像治疗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85.
汉字表征的中央凹分割:来自汉字左半错读患者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从认知神经心理学角度验证汉字的中央凹表征是分割的还是双重的。 方法:对1例脑梗死病灶累及左腹内侧枕颞区和胼胝体压部左侧导致右视野同向偏盲但保留右半中央凹视野的患者KY,进行一系列中央凹范围内的汉字朗读检查,包括:注视左右结构合体字中点的中央注视速视朗读,左右半中央凹视野的分视野速视朗读。 结果:KY对于注视合体字中点的汉字,朗读时出现左半错读现象,表现为左半部件的替代或遗漏。对于呈现在左、右半中央凹视野的汉字朗读,则出现左视野失读现象。 结论:中央凹内汉字的表征是分割的,即左中央凹内汉字信息仅在右枕表征,右中央凹内汉字仅在左枕表征。实验结果无法用中央凹双重表征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估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能现状,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和标准化测试,了解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及体能水平。结果获得学龄前肥胖儿童平均每天睡眠、静坐、活动时间及活动强度和体能相关各项指标的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学龄前肥胖儿童平均每天静坐时间长、活动时间短,活动强度低。男童体能综合评价均不合格,女童仅16%合格。体能单项指标,肥胖男童坐地前伸、网球掷远、连续双脚跳、折返跑、立定跳远、走平衡木的合格率分别为28.6%、4.8%、4.8%、11.9%、7.1%、0%,肥胖女童坐地前伸、网球掷远、连续双脚跳、折返跑、立定跳远、走平衡木的合格率分别为24%、28%、16%、8%、16%、8%。结论肥胖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低,体能差,需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强的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临床出现很多新的单侧空间忽略技术康复方法,如镜像神经元疗法、虚拟现实技术、非侵入性脑刺激、棱镜适应技术、作业疗法,传统的头针、体针、电针、穴位按摩等也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新型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常规低频rTMS干预非受累侧半球对脑卒中后中重度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 NIRS)分析大脑运动皮质功能重组的特征。方法:将20例脑卒中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Fugl-Meyer上肢近端部分评分<26分)随机分为rTMS高频组和低频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高频组对非受累侧前运动皮质背侧(cPMd)进行5Hz的rTMS兴奋,低频组对非受累侧初级运动皮质(cM1)进行常规1Hz的rTMS抑制。于治疗前、治疗20天后,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进行疗效评价,并用fNIRS检测两侧大脑运动皮质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变化,探讨初级运动皮质(M1)、前运动皮质(PMC)及辅助运动区(SMA)的激活及功能连接变化情况。结果:(1)上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高频组FMA-UE总分显著高于低频组(P<0.05),且FMA-UE近端部分评分增加尤为显著(P<0.01)。(2)...  相似文献   
89.
踝足矫形器对足下垂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观察和分析足下垂患者穿戴踝足支具(AFO)前后对下肢稳定性、负重能力、步行中膝、踝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20例足下垂患者(男14例,女6例),其中右侧足下垂者9例,左侧足下垂者13例.患者中有6例需在辅助下行走,14例已具备独立行走的条件.对所有患者分别在穿戴和不穿戴踝支具状态下进行步行能力、下肢活动能力、身体平衡功能测定.其中5例患者在穿戴支具1个月左右进行步态分析.结果穿戴AFO后即刻患者的步行速度和步幅影响与穿戴支具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踏车时间和上楼的速度比不戴支具有明显提高(P<0.05),而起蹲、下楼时间、足抬高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穿戴AFO对患肢负重无明显改善(P>0.05),但可使患者身体左右的稳定性及患腿前后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P<0.05);步态分析结果发现,5例患者穿戴支具前后患侧下肢垂直峰力矩、步速无明显影响(P>0.05);穿戴AFO后患侧膝关节在步行周期中最大伸膝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5);患侧踝关节在步态周期中最大趾屈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1).结论AFO对下肢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足下垂和膝过伸程度;增强身体稳定性及患侧下肢稳定性;穿戴AFO对患者下肢日常功能活动无明显影响;对患者即刻和1个月以后的步速、步幅、患腿负重能力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脂和脑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脑心通胶囊组、脑心通胶囊加康复训练组、同类中成药胶囊组(对照组),连续4周服药和训练。治疗前后各组分别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血脂检查、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头部红外热像。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Barthel指数在脑心通加康复组较单纯脑心通组和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在脑心通加康复组及单纯脑心通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3组脑血流检测和红外热像检测均未能显示对脑血液循环改善的作用。结论:脑心通胶囊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血脂水平,效果比单纯用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