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体外反搏对减轻高脂饲养猪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减轻高脂饲养猪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雄性乳猪16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6h体外反搏治疗。对腹主动脉作苏丹Ⅲ染色,分析脂质浸润阳性率;用基因芯片分析猪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腹主动脉苏丹Ⅲ染色图像定量分析阳性率,高脂组为6.49%±0.84%,高脂加反搏组为2.29%±0.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改变的基因:芯片1(反搏组Cy3/高脂组Cy5):整合素β10.06、CTGF0.28;芯片2(反搏组Cy3/高脂组Cy5):整合素β10.62、CTGF0.39。结论体外反搏可以下调内皮细胞整合素β1、CTGF基因的表达,降低血管內皮细胞对脂质的摄取,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伍贵富  罗景云 《新医学》2007,38(5):288-288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过去最常见的主要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相对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常见心脏瓣膜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技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PCI术后血栓形成是指支架植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支架植入处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笔者就接受PCI患者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2001—2003年行介入治疗不同疾病患者的造影剂相关性肾损害(CIN)的发生率及各病种CIN发生率有无差异。方法:我院2001—2003年行介入治疗的患者548例,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伴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组(DM+CRF组)、单纯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组(CRF组)以及对照组(CON组)4组,分别检测行介入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统计不同病种患者CIN的发生率,了解各病种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DM组及CON组在行介入治疗前后血肌酐值无明显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DM+CRF组和CRF组CIN的发生率分别为46%和37%,具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DM+CRF组有5例患者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CRF组有2例患者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糖尿病患者伴肾功能不全CI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之前需进行密切的肾功能监测,以及预防性使用药物治疗,防止急性肾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15.
伍贵富  罗景云 《新医学》2007,38(5):289-290
1 引言 正常的心脏瓣膜由四组瓣膜组成.二尖瓣由前叶和后叶组成,前叶比后叶长,瓣根部相连,瓣环周径小于10 cm,瓣口面积为4~6 cm2,瓣孔长径为3~3.5 cm;三尖瓣的解剖变异最大,由前叶、隔叶和后叶组成,其正常周径为10~12.5 cm,瓣口面积为6~8 cm2;主动脉瓣由3个附着于主动脉根部的半月瓣(左冠瓣、右冠瓣和无冠瓣)组成,瓣口面积为3~4 cm2,瓣孔长径为2.5 cm.肺动脉瓣由3个半圆形瓣叶(左叶、右叶和前叶)和3个瓣连合组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颈动脉内膜形态和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头雄性乳猪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用喂养高脂饲料乳猪复制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高脂饲养组);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模型动物36 h(EECP组);以正常饲养组作为对照.取各组动物颈总动脉血管.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颈动脉内膜的形态,并测定离体颈动脉血管环对不同浓度梯度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结果 扫描电镜下观察高脂饲养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内皮细胞有明显脱落,部分细胞胞膜皱缩.体积明显减小,符合凋亡细胞的外形特征;EECP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紊乱的情形明显减轻,内皮细胞大小不一的程度减轻,皱缩脱落细胞较高脂饲养组明显减少.透射电镜下观察高脂饲养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脱落,内膜破损明显,平滑肌细胞侵入和增生,泡沫细胞形成;EECP组内皮细胞呈梭形,内皮完整,内皮与内皮下结构连接紧密,平滑肌细胞轻度增生,少见泡沫细胞.在10-8~10-5mol/L Ach时,高脂饲养组和EECP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均<0.05);在10-7~10-5mol/L Ach时,EECP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颈动脉内皮超微结构改变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长期EECP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内皮结构损伤和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猪龄20 d雄性乳猪18头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n=6).后两组通过高脂饲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猪疾病模型,对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进行为时36 h的长期体外反搏治疗,取各组动物颈动脉血管环,测定离体颈动脉血管环对不同浓度梯度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三组动物血管舒张率的差异.结果 在乙酰胆碱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7~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在硝普钠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受损,长期体外反搏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长期体外反搏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增强型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与常见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伍贵富  杜志民  冷秀玉 《新医学》2008,39(3):144-147
1 引言 体外反搏自1962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已经历了45年的发展.国内于1972年由原中山医科大学辅助循环课题组开始体外反搏原理的研究,并相继研制成功四肢序贯式体外反搏装置和后来被公认并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装置.增强型体外反搏的工作原理是:在病人的小腿及臀部分段包囊特制的气囊套,由电子控制系统检出病人的心电图R波,通过电子计算机实时推算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据此指令气源系统对各段气囊进行充气、排气,在心脏舒张期,各段气囊由远段而近段地以50 ms的时差序贯地充气,所加的压力远端最高,向近端递减,以免防碍下肢血液反流,使舒张压得以充分地提高;在心脏进入收缩期,电脑指令全部气囊迅速排气,下肢减压后,动脉舒张,接纳来自主动脉的血液,收缩压因而下降,心脏的后负荷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人类在21世纪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心力衰竭(心衰)仍然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10万人诊断为难治性心衰或终末期心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D期),其4年病死率大于50%。因急性心衰入院的患者1年病死率也在30%~50%左右。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原中山医科大学郑振声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体外反搏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一项无创伤性心血管辅助循环装置。其主要差异是摒弃了既往体外反搏装置的上肢气囊而增加了一套臀部气囊,使体外反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更加显著。因此,临床上的“体外反搏”,实际上就是“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简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