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国  任琳  朱晓临 《临床荟萃》2004,19(13):764-765
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急危重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病情凶险,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现将我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42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 9岁 ,退休教师 ,有高血压病史 ,1993年曾患脑梗死。 2 0 0 2年 8月开始反复出现意识障碍及口角抽动伴双上肢抽搐共 4次 ,每次 1~ 2min ,入某院用苯妥英钠治疗后未再发作 ,住院半月后出院。 9月份“癫”又发作 ,又到某部队医院就诊 ,改用卡马西平治疗 ,用药 1个月后出现全身皮肤轻度搔痒 ,颈、胸、上肢有散在针尖大薄壁透明疱疹 ,伴脱屑 ,脱屑处皮肤暗红干燥 ,即停用卡马西平 ,改用苯妥英钠 (开始 0 3/d ,一周后改为 0 6 /d)及激素治疗 ,治疗后疱疹消失 ,因一日发作 2次 ,2 0 0 2年 11月 2 4日来我院就诊入院。…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后腹腔内出血患者阴道后穹窿穿刺血HCG定量检测在临床应用价值 ,并对这一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资料完整的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后腹腔内出血患者 2 8例 ,停经时间 4 0~ 6 8d ,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 3~ 5ml,同时抽取静脉血 2ml均为研究组 ,与 30例正常健康人未受孕者和 36例正常妊娠 4 0~ 70d者静脉血进行对照。 结果 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后穹窿穿刺血中HCG的水平明显高于其静脉血HCG的水平 (P <0 .0 1) ,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HCG水平 (P <0 .0 1) ,高于 30例正常未受孕组HCG水平 (P <0 .0 1)。 结论 后穹窿穿刺血HCG定量检测能显著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率 ,可对宫外孕的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对某院运动医学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外科系统(分为运动医学科和其他外科系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干预前),2011年1月开始,运动医学科采取"以临床为中心、多科室合作"的综合干预,同期其他外科系统未进行综合干预;前瞻性监测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外科系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医院感染发病率(干预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运动医学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55.75%、0.10%,均低于干预前(分别为95.26%、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53.42、15.13,均P0.01)。干预后,其他外科系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63%,低于干预前(73.79%);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55%,高于干预前(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1.57、19.04,均P0.01)。结论以"以临床为中心、多科室合作"的综合干预措施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运动医学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75.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工作中治疗难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风团,瘙痒剧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治疗手段虽多种多样,但效果一般,笔者团队在多年临床工作中用络病理论结合辨证论治本病,取得一定效果。认为本病顽固难愈的根本在于络脉空虚,外感六淫之邪引动内生之风,兼挟痰、湿、热、瘀邪气,相互胶结,阻滞络脉,气血不通,邪正相争,发为本病,正气虚时,则邪入于络,出现风团;正气足时,邪出于络,风团消失。病因病机中强调络脉空虚及内风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治疗上提出填补络脉,通络合营以祛风的理念。  相似文献   
76.
扩张型心肌病T波峰-末间期与心室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Tp-Te间期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已确诊为扩张型心病的92例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男性5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8.46±13.19)岁,平均住院天数(12.86±4.81)d。测量所有实验者入院时第一份心电图V2导联Tp-Te间期值,同时采集实验者入院时超声心动图相关数据,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LVM/体表面积(g/m2)。结果:扩心病人V2导联Tp-Te间期(0.114±0.019)m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178.69±22.52)g/m2呈正相关(Person相关系数r=0.654,P<0.01);扩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与V2导联Tp-Te间期呈正相关(Person相关系数r=0.751,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人心电图Tp-Te间期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改变有显著相关性,Tp-Te间期对预测扩心病人左心室重构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出院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对152例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62.5分的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实施延续健康教育方案,分别比较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年时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患者不同时段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时间主效应均P<0.01。结论延续健康教育方案能使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在出院后对疾病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和不可预测性保持足量的刺激,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出院后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对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68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术后第1~7天每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对照组术后第1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检出率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异常及功能障碍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患者,术后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能提高吞咽障碍的检出率,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态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干预,可减少因饮水呛咳与食物误吸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