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目的 评估专业人员心理援助热线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12月间安国市符合严重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4 867名作为干预组,按照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相近的原则,选择同期6 572名符合严重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易县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组由专业人员进行热线电话随访,对照组由村医以面对面的传统形式进行随访,分别随访1年,每季度随访1次。按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回访服务记录表》进行随访记录,了解患者有关服药、康复和社会功能等相关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每个季度规范管理率、服药依从率和再入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危险性评估:干预组危险性1~5级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专业人员热线随访的效果优于传统随访,将专业人员热线随访运用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居家康复中,对控制和改善患者病情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参考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一般状况调查表,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封闭病房109名护士和开放病房19名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护士SCL-90评定结果比较,封闭病房护士在量表中的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开放病房护士.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封闭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长课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并建档的新生儿家长5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家长采用常规门诊边接种边宣教的方式,干预组家长除实施常规门诊宣教外,每周固定时间参加家长课堂培训班。所生婴儿到1岁3个月时,比较2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 2组儿童Ⅰ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中除了麻疹类疫苗接种率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5种疫苗接种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11.56,P<0.05);接种及时率干预组儿童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20.05,P<0.01);干预组儿童3种Ⅱ类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164.45,P<0.01);Ⅱ类疫苗接种及时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213.37,P<0.01)。结论开展家长课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接预防接种的重视,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有效控制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503例产妇在产后7~28天进行调查,对所有资料进行卫生统计学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①503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5.51%(28/503);②EPQ中的N量表分和P量表分抑郁症组均高于非抑郁症组,L量表分抑郁症组低于非抑郁症组;③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疾病等6项因素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等2项因素为保护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积极干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保健模式及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后平嘉社区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整体预防保健的6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6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生存质量等各领域评分.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BMI、WHR、SBP、DBP、FBP、PBG及生存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评分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实验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预防保健能够加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疾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的生活事件之一,将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变化。近年来对围生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尤其对产后抑郁症的关注更是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独认知行为疗法和帕罗西汀对轻性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差异。方法将64例轻性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6周,利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6周评定减分值及6周后疗效,并评定各期依从性。结果①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 D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P=0) ②帕罗汀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在第6周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16.5,P=0.06) ③治疗初期2周时药物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在依从性上差异显著(u=385.5,P〈0.05),4~6周治疗后,患者依从性没有显著差异(u=424.5和348.0,P〉0.05)。结论单独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疗效相当,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各50例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NA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并采用放射免疫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分别测定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8周末PANSS的减分率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分别为70.01%和69.59%。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齐拉西酮组TESS评分为3.55±2.46,利培酮组为3.72±2.57,不良反应均轻微。8周末血清PRL水平,齐拉西酮组为13.9±12.5ug/L,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利培酮组为121.8±76.4ug/L,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齐拉西酮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对女性患者血清PRL水平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20.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宣传和培养产妇自理意识,加强产前保健,完善产褥期家庭访视,为产妇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就诊指导。结果:社区妇幼保健人员把护理理念从医院延伸到社区,提高了社区护理服务技能,保证了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结论: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生长发育,社区护理干预是降低产后抑郁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