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了解北京月坛社区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健康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名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式调查,了解干预前后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及改良式Kupperman评分、激素替代治疗(HRT)知晓率及接受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管理组发生率、症状Kupperman评分、SAS量表及SD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下降,而非管理组较干预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T知晓率及接受率均较前上升,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管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管理组健康管理效果明显,而非管理组不明显或有的反而加重,因此,应大力加强社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资料,比较患者术前的分段诊刮病理与术后全子宫切除病理,评价肿瘤诊断符合率及肿瘤分级符合率,判断分段诊刮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以手术切除子宫病理为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内膜腺癌。分段诊刮与术后子宫病理内膜腺癌总符合率为76.1%,肿瘤分级符合率为57.3%,术后肿瘤级别上升率为41.8%;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或伴不典型增生者,术后G1内膜癌占90.3%,未侵及深肌层占87.1%;分段诊刮为G3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与G1、G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分段诊刮为G3内膜癌与术后子宫切除病理比较,肿瘤级别符合率高,且肿瘤分期级别较高;与分段诊刮病理比较,子宫内膜腺癌术后子宫切除病理肿瘤细胞级别较高,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5月至2003年5月我们收治的8例E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SS占我院同期妇科肿瘤的3%,占宫体恶性肿瘤的5.9%.术前月经不规律6例,子宫增大5例,术前诊断性刮宫符合率29%;宫腔镜直视下电切取材4例,与术后病理符合率100%;阴道彩超5例,报道宫壁回声不均匀、回声增强5例,与术后病理相符;术前外周肿瘤标记物(CA125)测定5例,升高1例.7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加单侧附件切除术;7例术后予以化疗,1例术后拒绝化疗.结论明确诊断者根据分期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或广泛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复方制剂(诺康律)用于控制月经周期与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采取开放、多中心、自身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对象为有绝经相关症状或同时有月经紊乱的绝经过渡期或绝经早期妇女。共入组153例,完成观察146例。所用的雌孕激素复方制剂诺康律,含17β雌二醇与醋酸炔诺酮两种成分,连续治疗3个周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3个月时采用Greene评分进行绝经相关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心理症状、躯体症状和血管舒缩症状等评分指标均有显著降低,症状总分从治疗前19±9降低至1个月时的10±7,2个月时的6±6,3个月时的5±10。在用药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95.4%、96.7%和98.6%的人出现规律性月经;不规则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2.7%和0.7%;闭经者分别为1.3%、0.7%和0.7%。副作用中,治疗前乳房胀发生率9.6%(14例),治疗1个月时38.2%(58例),2个月时36.7%(55例),3个月时21.9%(32例)。治疗1个月时消化道反应5例(3.3%),2个月时2例(1.3%),3个月时1例(0.7%)。无其他严重副作用发生,用药依从性较好,退出率低(4.6%)。结论序贯联合应用雌孕激素能够显著缓解绝经相关症状,调整月经周期。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5.
目前已公认,激素补充治疗对女性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部分原因是雌激素对血浆脂质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了55名绝经妇女激素补充治疗1年后血清脂质的变化,探讨性激素对脂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恶性度高,转移,复发率也较高,此型较少见,仅占卵巢畸胎瘤的1%~3%[1].由胚胎发育期的未成熟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的神经组织,多为神经胶质或神经管样结构,常有未分化、有丝分裂增多的恶性病理表现.早期临床表现不易与良性成熟畸胎瘤鉴别.本院2005年2月~2006年8月术后病例证实2例,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激素治疗对女性乳腺超声分型的影响,探讨激素治疗与乳腺恶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激素治疗组196例,年龄40~70岁;非激素治疗组1 307例,年龄16~90岁,其中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61例,1例为双侧病变;根据声图像显示的乳导管、纤维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的比例将乳腺实质分为腺体型、腺纤维型、脂肪型,以单侧乳腺为统计单位;比较激素治疗组和非激素治疗组及乳腺恶性病变组乳腺超声分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结果:非激素治疗组,腺体型乳腺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下降,脂肪型的比例随年龄增长上升;腺纤维型乳腺在40~49岁组达到高峰,持续到50~59岁组,60岁以后比例下降。激素治疗组,腺纤维型乳腺的比例高于非激素治疗组,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与非激素治疗组不同,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脂肪型乳腺的变化趋势与非激素治疗组相同。恶性病变组中腺纤维型乳腺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及脂肪型的比例均与一般人群相似,而与激素治疗组明显不同。结论:激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乳腺的退化,使乳腺发生恶性病变的危险性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58.
健康女性阴道中存在许多寄生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通过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阴道内存在如下菌群:乳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加德纳菌、动弯杆菌、脲原体、支原体、韦荣球菌、葡萄球菌、念珠菌等。其中许多成员具有潜在的致病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妇女体内雌激素作用于阴道上皮,而且生殖道内可以存在乳杆菌和少量其他细菌,以维持阴道正常的酸碱平衡。若乳杆菌处于优势,则可以牵制、制约、协调其他细菌的生长,保持阴道酸性环境,维持阴道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9.
陈雯  赖爱鸾 《吉林医学》2012,33(14):2923-2924
目的:研究孕激素对大鼠阴道上皮厚度、细胞层数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用性成熟期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285~329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组)、实验组1(S1组)、实验组2(S2组)、实验组3(S3组),每组10只,全部行双侧卵巢切除术。D组给予灭菌植物油肌内注射,S1组、S2组、S3组分别给予黄体酮1 mg/(kg.d)、5 mg/(kg.d)、25 mg/(kg.d)肌内注射。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取大鼠阴道上段同一部位组织制成病理切片,测量阴道上皮厚度、细胞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染色,计数阴道上皮细胞内细胞核ER、PR阳性的细胞所占比例。结果:大鼠血清中孕酮浓度S3组>S2组>S1组>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皮厚度及细胞层数S2组、S3组多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激素的剂量增大S1组、S2组、S3组阴道上皮的ER-、PR的阳性表达评分不断降低,ER-的阳性表达率D组显著高于S2组、S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中PR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S3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激素可促进卵巢切除大鼠阴道上皮厚度及细胞层数增加,并可抑制阴道上皮中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对卵巢生殖细胞凋亡标记物的表达对卵巢生殖储备能力的衰退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因妇科良性肿瘤而行手术的4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绝经过渡期25例:年龄47.13±3.56岁;对照组(育龄期)15例,年龄34.60±5.60岁.手术中留取少许卵巢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观察Fas与Fas-l,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应用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TUNEL的阳性表达出现在两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中,在次级卵泡的表达率最高,P<0.01,绝经过渡组女性次级卵泡的表达率高于育龄妇女,P<0.01,有显著性差异.Fas与Fas-l在次级卵泡的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Bcl-2与 Bax的表达在次级卵泡的表达>初级卵泡>原始卵泡,各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凋亡标记物在卵巢各级卵泡均有阳性表达并随卵泡的发育其表达率逐渐升高,表明卵巢卵泡的不断凋亡,导致卵泡数量持续减少,造成卵巢储备力的不断降低与功能中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