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SR)测定是客观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的电生理指标[1].而失眠症患者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下降、心慌气短、多汗、血压升高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但自主神经症状的电生理特点报道少见。故本研究拟探讨失眠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SSR改变及其与睡眠结构的关系,为失眠症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但却没有可证实的相应器质性病变基础的神经症,其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已有研究表明,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并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基础之一,而且疾病的发生也与此类患者的敏感或扩大的知觉认知方式可能有关[1].临床中可观察到患者的人格特征与认知相关,但二者关系究竟如何尚未得到证实.故本研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的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对躯体化障碍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 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UMB)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躯体化障碍组的EPQ-E和EPQ-N分、EPQ-L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躯体化障碍组父母有更少的情感温暖和理解(P<0.01),母亲有更少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P<0.05);(3)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与EPQ-E呈正相关(P<0.05);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与EPQ-N呈负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与EPQ-N呈正相关(P<0.05);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及拒绝、否认因子与EPQ-L呈正相关(P<0.05)。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的人格问题,表现为外倾、神经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有关,个体童年时期经历过多父母对其情感上的忽视、被拒绝、压抑与躯体化障碍人格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43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进行SSR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组患者中SSR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的异常率分别为84.4%(38/45)和88.9%(40/45),抑郁症组患者SSR测定后发现,其SSR潜伏期和波幅值分别较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组患者经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后发现,其N2、P3波潜伏期和P3波幅分别较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组N2、P3波潜伏期与SSR波潜伏期和波幅呈负相关(r为-0.27~-0.34,P均<0.01)。P3波幅与SSR波潜伏期(s)、波幅(mV)呈正相关(r为-0.30~-0.31,P均<0.01)。结论SSR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评价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随机抽取40例正常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于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测评两组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眼球凝视点数与反应性探索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及N4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眼球凝视点数与反应性探索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及N400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波幅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探究性跟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测评可作为评价慢性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客观依据,但可能受药物治疗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和43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SSR测定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加以比较。结果抑郁症组治疗前SSR测定的异常率为84.4%(38/45),而治疗后异常率为13.3%(6/45)。治疗前SSR测定波潜伏期及波幅值较治疗后及对照组分别延长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抑郁症组HAMD评定分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SSR波潜伏期与HAMD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波幅与HAMD分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测定可作为判定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7.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1]).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功能可能存在损害,但是认知障碍究竟是网络成瘾的因还是果尚不清楚~([2]).探究性眼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作为辅助判定认知功能的指标,其临床价值得到认可~([3]).本文从电生理角度探讨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38.
咪唑类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咪唑和阿苯达唑属于咪唑类驱虫药,临床上广泛用来驱虫,有报道此药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脑病.我们1994-10~2002-12收治口服咪唑类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4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9.
海洛因依赖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洛因是阿片类化合物,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海洛因急性或慢性中毒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国外研究认为,海洛因依赖者交感神经功能常受到抑制,导致此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是一种与汗腺活动有关,并反映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表皮电位,临床上用于评价相关疾病所致的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对38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了SSR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负性情绪与P_(300)电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其P300电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4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和43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SAS、SDS及P300电位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组SAS及SDS标准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300电位成分中N2及P3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负性情绪较为突出,P300电位对海洛因依赖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