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1.
我院为一家拥有8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年手术量1万多例,有一个现代化的供应室,由于手术器械从手术室到供应室环节多,很容易出现手术器械丢失或无菌手术器械不能及时供应而延误手术的现象。为达到资源共享,我院于2003年6月实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经过4年尝试,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处理组则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的表水平。 结果干预6个月后处理组其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6个月后患者的h-CRP、IL-6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6个月后患者的NO、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T-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内皮功能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各类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 方法 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为Ⅰ-Ⅲ级的498例脑血管病手术患者,将气管内插管全麻的453例分为四组。A组: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140例;B组:脑血管畸形(AVM)100例;C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20例;D组:脑梗塞、脑血管狭窄、脑缺血9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静脉加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咪哒唑仑+普鲁泊福+异氟烷+维库溴铵或阿曲库铵)和其他麻醉,同时应用控制性降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压宁定用量及给药前,手术开始、术中30min、60min、手术结束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合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453例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组与给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是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脑血管畸形患者年龄为(30±14)岁,比其他各组患者年轻(P<0.01)。 结论 气管内插管静脉十吸入复合全麻安全、可控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45例(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和阿司匹林组45例(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发病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氯吡格雷组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89% (4/45),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氯吡格雷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3.55 ±0.46) mmol/L比(4.61±0.54) mmol/L、(2.45±0.24) mmol/L比(3.69±0.32) mmol/L、(1.12±0.14) mmol/L比(2.03±0.2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2.52±0.19) mmol/L比(2.11±0.1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84.3±16.4)分,阿司匹林组为(79.8±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氯吡格雷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9%(4/45),阿司匹林组为24.44%(1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急性期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可调节血脂,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不良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麻醉医师术前戒烟干预对患者术后戒烟影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当前吸烟男性择期手术患者182例,年龄18~79岁,ASAⅠ~Ⅲ级,按1∶1比例及手术大小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1例。在术前访视时实施戒烟干预,措施为:吸烟对麻醉影响宣教、戒烟宣传资料(包括吸烟危害文字部分、吸烟所致器官损害图片、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热线电话及微信公众号),记录麻醉方式、手术时间、PACU治疗时间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0d电话随访戒烟率、吸烟下降率、戒烟门诊或戒烟热线随访率。结果在182例患者中,失访16例,最后纳入分析166例。术后30d两组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d干预组自报吸烟下降率(36.9%)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在术后30d自报戒烟患者中,干预组术前呼气末CO值为轻度吸烟者占83.3%,对照组占40.0%(P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医师术前实施戒烟干预具有安全性,可使患者术后30d吸烟量下降,并提高轻度吸烟患者术后30d戒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徒手转正胎方位在头位难产分娩中的作用及两种手法对比。方法对自然分娩的头位难产病例278例进行处理、统计分析。结果改良法与传统法相比在阴道自然分娩上具有非常的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手法转正胎方位,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是解决因头位置异常而导致难产的有效方法之一,改良手法转正胎方位,避免了传统法的缺点和不足,减少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在临床上有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789例头位难产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海燕 《华夏医学》2008,21(2):325-326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头位难产,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异常,这几种因素的异常互相影响又相互因果关系,头位难产包括:枕前位的头盆不称和胎头位置异常中前不均倾位、面位、额位等.头位难产除了骨盆明显狭窄或胎儿巨大以外,在临产前不易诊断,往往在产程经过中宫颈扩张或胎头下降异常时才能发现.为加深对头位难产的认识,提高其防治措施,笔者对789例头位难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梁海燕 《华夏医学》2007,20(4):777-77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妊娠10~14周末自愿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孕妇60例,运用米非司酮150mg,分2次口服,48h后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根据孕周大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观察流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60例中56例无需手术,占93.33%,4例需做清宫术,占6.67%,60例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孕产妇产后出血导致死亡83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河池市孕产妇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原因、死因构成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池市2001~2005年监测的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83例,占产科出血死亡的76.85%.引起产后出血前三位原因是: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相关因素有文化、经济、保健服务、交通和计划生育等.结论 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胎儿生长受限病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姣  梁海燕 《右江医学》2007,35(4):450-452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往称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围生期主要并发症之一。本病发病率为2.75%~15.53%不等,在我国平均发生率为6.39%,其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FGR不仅近期会影响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而且远期还能影响儿童和青春期体能和智力的发育,因此,是当代产科学重要的研究课题。FGR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与孕妇、胎儿因素、胎盘三方面的功能密切相关,但仍有40%属“原因不明”。笔者就FGR的三大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