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10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01篇
综合类   965篇
预防医学   35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34篇
  3篇
中国医学   390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版GS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对策建议,保障新版GSP的顺利实施。方法: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GSP的实施现状,采用新旧版GSP认证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与结论:新版GSP实施面临着人员、资金与成本等问题。应加强培训,强化监督,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确保新版GSP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4年8月498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分析其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类型、临床特征、诊治结局以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498例患者感染43例,感染率8.63%;30例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出3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5株占46.87%,其中大肠埃希菌6株占18.75%、鲍氏不动杆菌3株占9.38%,革兰阳性菌17株占53.1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37.50%;革兰阴性菌对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达100.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很低,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等耐药率较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为0;所有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经随访3个月,全部痊愈,未见复发。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后路脊柱手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扩创并持续灌注引流联合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深部感染患者是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继续调查湖北省蚊媒和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状况。方法 2010年夏季在湖北省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江陵县和随州市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分离病毒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采集到3属4种12 845只蚊虫标本,共分离到38株阳性分离物,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32株阳性分离物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5株阳性分离物为盖塔病毒,1株为JEV和盖塔病毒感染混合株。JEV E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JEV均为基因Ⅰ型JEV。盖塔病毒NS2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病毒与中国河北省和韩国毒株同源性最高,与俄罗斯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结论首次在湖北省分离到盖塔病毒,并再次在湖北省分离到基因Ⅰ型JEV。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5.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常用指标,不少心、脑血管性疾病,发病时常出现PAgT变化,因此有人认为PAgT对心、脑血管疾病,可有一定预报参考价值。而在这些疾病中,中医辨证常可有血瘀征等表现。在临诊工作中,发现有一些临床表现健康的老人,虽然尚未见器质性病变,但中医辨证已有血瘀,把这些老年人的PAgT检查结合起来,能否对某些老年人的器质性  相似文献   
126.
炎症反应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C 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 (Fg)及肺炎衣原体 (Cpn)感染与冠心病 (CHD)间的关系。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心绞痛 (AP)组及正常对照各 3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 6浓度 ,散射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Fg及血清CRP水平 ,并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Cpn特异性抗体IgG、IgM滴度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G滴度做对照。 结果 :AMI组和AP组的血清IL 6、CRP及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0 .0 1)。血清IL 6、CRP及血浆Fg水平彼此显著相关 (r值分别为 0 .81、0 .80和 0 .6 8,均P <0 .0 1) ,三者水平与AP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危险分数相关。AMI组、AP组血清抗Cpn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 P <0 .0 1、<0 .0 5 )。三组的Cpn特异性IgM抗体与抗呼吸道合胞病毒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抗CpnIgG抗体阳性者IL 6、CR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IL 6、CRP及Fg水平均明显相关。 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及其诱生的急性相蛋白与C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强度可能反映CHD病变程度。Cpn慢性感染与CHD相关 ,并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CH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7.
阴道滴虫病性接触传播研究张开金1包国祥1潘涛1朱广梅1曹永安1巢茜茜1周玲2梁国钧3邵长庚3(指导者)近年来,国外医学界认为阴道滴虫病(以下简称滴虫病)以性接触传播为主,而非性传播只有在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中得到证明q在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中约有5%女婴...  相似文献   
128.
30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索糖尿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有效模式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 ,减少医药费。 方法 选择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30 0例 ,按照同等病情分为强化管理和治疗组及普通治疗组。强化管理和治疗组采用量化饮食治疗、量化运动治疗、指导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医生对患者一对一地指导等治疗方法 ;普通治疗组为药物治疗和一般性教育。观察两组连续治疗 3个月病情控制与药费情况。 结果 强化管理和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平均为 6 .48mm ol/ L,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的 7.6 0 mm ol/ L(P<0 .0 0 1) ;餐后血糖值平均为 8.5 9mm ol/ L,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的 11.31m mol/ L (P<0 .0 0 1)。患者的血糖达到控制良好标准者占 48.4% ,明显高于普通组 2 0 .8% (P<0 .0 0 1)。血糖控制仍在不良状态的患者强化组为 2 6 .1% ,明显低于普通组的 47.7% (P<0 .0 0 1)。强化管理和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平均为 (7.79± 1.13) % ,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 9.31(± 1.85 ) % (P<0 .0 0 1)。 Hb A1c控制良好率为 5 2 .3%明显高于普通组的 18.8% (P<.0 0 1)。 BMI、腰围、血脂两组无明显差别。糖尿病患者的医药费强化管理和治疗组每人每月下降 5 9.9元 ,下降幅度为2 3.6 %。普通治疗组每人每月上涨 1.8元 ,上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60岁健康男性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152例≥60岁健康男性按 BMI 分为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61例,超重组(BMI 24.0~27.9)60例, 和肥胖组(BMI≥28)31例;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其 HRV 时域指标。结果: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肥胖组 HRV 各时域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超重组除两个相邻的 NN 间期>50 ms 心率数占所分析信息期内心率数的百分比(PNN50)外 HRV 各时域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0.01)。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 HRV 各时域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60岁健康男性体重指数越高,HRV 各时域指标越低。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快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本院老年髋部中心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沟通,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沟通方法,分别进行术前医患沟通调查问卷信息采集,记录手术时机(入院到手术的间隔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医患沟通,患者对病情、手术方案、护理等方面的理解有明显优势,患者满意度较高;实验组从入院到手术间隔时间明显较短,为(2.92±1.16)d,对照组(4.36±2.10)d,P<0.05。 结论 3D打印技术在快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患沟通方面有显著效果,缩短术前间隔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