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心梗后不同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的浓度及其与C反应蛋
白(CRP)的关系。方法筛选2012年6月~2013年12月因胸痛入院,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ASTEMI患者作为心梗
组(n=20),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6)。分别在心梗后第1、3、5、7天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
法(ELISA法)分别测量患者血清IL-37和CR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37在心梗第1天急速升高,第3天达到高
峰,第5天出现降低,第7天显著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与CRP的变化一致;且血清IL-37与CRP具有正相关性
(r=0.63,P<0.05)。结论IL-37可能参与ASTEMI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微泡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不成熟血管的可行性及其对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饮食饲养30只8周载脂蛋白E (ApoE)基因敲除小鼠至30周龄,建立动脉不稳定斑块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未干预组(n=12)及对照组(n=6)。对实验组经鼠尾静脉弹丸式注入0.1 ml微泡后,以超声辐照腹主动脉斑块对应体表区域,并于治疗后24 h和8周后各处死6只小鼠。对未干预组注入0.1 ml微泡后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对照组仅予超声辐照,于8周后处死。对各组腹主动脉斑块行病理检查,分析斑块易损性,计算易损指数和核/帽比值,评估斑块微血管密度(MVD)。对比实验组与未干预组斑块内微血管情况,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斑块易损性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治疗24 h后斑块内不成熟血管MVD较未干预组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斑块易损性指标改善,斑块MVD减少(P均<0.05)。未干预组斑块易损指数及核/帽比值与斑块内总MVD和不成熟血管MVD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成熟血管MVD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超声联合微泡可有效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的不成熟血管,改善斑块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苦杏仁苷对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的改善作用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5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氧+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模型组(低氧+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苦杏仁苷低剂量组(低氧+腹腔注射10mg·kg-1苦杏仁苷)、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低氧+腹腔注射20mg·kg-1苦杏仁苷)和阳性对照组(低氧+腹腔注射1.0mg·kg-1盐酸纳洛酮),每组各10只,药物处理均为1次/d,每周6d。干预4周后,检测肺功能、动脉血气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和右心指数,以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EGFR、磷酸化EGFR(phosphorylation-EGFR,p-EGFR)、p38MAPK、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ion-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苦杏仁苷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呼吸频率、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50%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50)、氢离子浓度(potential of hydrogen,p H)、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水平升高,呼气阻力、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血清IL-8、TNF-α水平、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指数、p-EGFR、p-p38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杏仁苷对肺心病大鼠呼吸衰竭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桥接起搏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纳入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VR治疗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桥接起搏器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10例。观察其术后30 d每天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应用桥接起搏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10例患者术后2 d内均未恢复传导,均给予植入桥接起搏器。所有患者均无起搏器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心脏传导功能分别在TAVR后第8天、第21天、第7天恢复而未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余7例在TAVR后30 d均未恢复心脏传导功能,给予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血流动力学改善。结论TAVR后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术后2 d未恢复心脏传导功能患者植入桥接起搏器是安全及可行的,降低了起搏器植入率且不影响其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