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以脂肪乳及四氧嘧啶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为切入点,在临床化学宏观评价的基础上,借助代谢组学平台,探讨临床化学结合代谢组学在模型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脂肪乳及四氧嘧啶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符合T2DM表征,可用于T2DM病理机制及新药开发研究。结论临床化学结合代谢组学可用于动物模型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及去花对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期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结果 与结论 雌性植株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显著高于雄性,雌性去花后含量明显降低,与雄性植株接近.雌性、雌性去花和雄性三者具有相似的季节积累规律.  相似文献   
63.
拉曼光谱可以用于识别和描述微生物的特征,作为当今微生物分类鉴定研究的热点。 相比于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拉曼技术具有免培养、快速和高效等优点。 随着光学领域拉曼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结合发展,使得微生物的鉴定变得更加高效快捷。 拉曼显微光谱结合稳定同位素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和光镊技术,为研究生态系统中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功能和生理提供了一种独立的方法。 显微共聚焦拉曼技术在细菌分类鉴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阐述拉曼光谱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显微共聚焦拉曼技术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旨在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孙晖  王梁爽 《国医论坛》2004,19(2):32-32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2年8月采用中成药玉清抗宫炎片治疗慢性盆腔炎1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条叶龙胆药材资源变化及未来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本草记载开始阐述了龙胆药材4种基源植物中质量最优的条叶龙胆资源的变化.条叶龙胆野生资源的开发是按由南到北的顺序进行的.我国东北地区条叶龙胆的开发较晚,但由于龙胆的生物学特性及草原破坏等多种原因,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野生资源便遭到了严重破坏.目前野生资源接近枯竭,栽培严重滞后,致使这一优质龙胆药材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条叶龙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栽培为主,而育种、栽培技术等与高产密切相关的措施的优化与推广等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66.
三氧化二砷作为剧毒药广为人知,传统中药称其为"砒霜",而从中药砒霜中诞生的亚砷酸注射液其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又为世人所瞩目,但仍伴随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介绍了三氧化二砷的代谢途径及急慢性毒性机制,提出亚砷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机制假设,为研究开发消除不良反应的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白花败酱草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白花败酱草活性部位的提取方法,初步筛选出白花败酱草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结果 白花败酱草粗提物能够显著诱导Hela和Mcf-7细胞发生凋亡;80%乙醇树脂部位对Hela、Mcf-7和Het-8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1.90,12.55,15.61 mg·L-1,对EJ细胞的抑制作用次之,IC50值为65.32mg·L-1,其他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弱或无抑制作用;紫外显色法测得80%乙醇树脂部位中总皂苷含量是61.81%.结论 80%乙醇树脂部位主要成分是皂苷,其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以剖宫产为例研究病种管理方式,探讨病种纳入标准。方藩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不同指征剖宫产患者按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组,并对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组不同指征剖宫产数据根据住院费用指标可分为3组.按照住院天数指标分类则可归纳为2组,并且经分析发现,影响不同指征剖宫产术住院总费用的因素主要为药费、住院天数。结论可以依据医疗资源消耗的相似性制定病种纳入标准,扩大病种质量控制体系范围:此外,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加强病种质量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对牦牛携带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了解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及致病潜力。方法 根据E. coli MLST数据库(http://mlst.ucc.ie/mlst/dbs/Ecoli)提供的MLST方案,对青海玉树牦牛中分离的54株STEC分离株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序列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及菌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分析牦牛ST型与HUSEC及人源主要流行血清群STEC菌株ST型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54株牦牛STEC菌株呈现高度遗传多态性,可分为31个ST型别,其中包括7个新的等位基因型和17个新的ST型,并存在与HUSEC及主要流行血清群STEC亲缘关系相同或相近的ST型别。结论 青藏高原牦牛携带的STEC具有遗传多样性及一定的特异性,部分菌株具有对人致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70.
闫广利  孙晖  张爱华  韩莹  王喜军 《中草药》2018,49(16):3729-3734
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复方应用的特殊性,现今的中药质量标准存在难以保障临床疗效的问题。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和基本属性,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是整合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与代谢组学技术,在方证对应并显效的情况下,发现与临床疗效相关、体现方剂配伍、可追溯体内代谢和制备过程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策略,是发现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有效方法。利用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方法已经对茵陈蒿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及男仕胶囊、AS1350等中药保健品质量标志物的发现研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