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12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1.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  金小宝  朱家勇 《广东医学》2006,27(12):1918-1920
机体的创伤愈合包括炎症、增殖、重新塑型三个阶段,需要多种细胞和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控。采用外源性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难愈合性创伤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具有促有丝分裂和非促有丝分裂活性,临床上可用来加速创伤愈合、提高愈合质量。本文对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子结构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可能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的药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和探讨能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的药物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0例药物流产绒毛在6h内顺利排出而阴道流血≤月经量的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抗生素(罗红霉素)组、缩宫素组、丙睾组、米非司酮组、米索前列醇组、生化汤组、益母草颗粒组、断血流片组,各组均同时常规加服罗红霉素,观察各组出血时间。结果:①加用药物比常规用药能缩短出血时间。②加用米非司酮能缩短出血时间,与加用丙睾、生化汤、益母草颗粒比有显著差异(P<0.05)。③加用止血药物比加用丙睾、生化汤能有效缩短出血时间(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加用米非司酮或止血药物能缩短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杨安东  马艳  吴诗惠 《中成药》2004,26(1):26-29
目的:制定藏妇康栓(马尿泡,花椒,棘豆,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马尿泡、花椒、棘豆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马尿泡中的莨菪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水(17:2:1)为展开剂,可进行马尿泡的鉴别研究,以环己烷-醋酸乙酯-甲酸(30:15:1)为展开剂,可进行花椒的鉴别研究,以环己烷-醋酸乙酯-甲醇(50:10:1)为展开剂,可进行棘豆的鉴别研究;莨菪碱在2.5~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59%,RSD=1.3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蔚  钟春琍  杨元  梁红  喻芳  董海燕  马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58-4062
目的:探索贵州农村新生儿溶血症群体干预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人群预防实验研究方法,在干预县建立示范区,引入新生儿溶血症干预技术进行一年的现场干预。通过对实验区和对照区地区间及干预前后的结果比较,了解新生儿溶血症干预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共纳入15 795名计划怀孕或已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新生儿溶血症干预研究,其中干预组8 216人,对照组7 579人;开展血型筛查7 762人,筛查率94.47%;发现高危夫妇659对,其中怀孕615人;开展高危对象孕期B超监测603人,监测率98.05%;高危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92例;产后访视高危对象615名,访视率100.00%;干预组未发生因新生儿溶血症和母子血型不合高胆红素血症死亡病例,对照组因新生儿溶血症死亡2例,母子血型不合高胆红素血症死亡1例。结论:群体干预技术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3例,按照用药不同,分成美沙拉嗪组(n=47)和柳氮磺吡啶组(n=46),于用药前和用药1疗程、2疗程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及肠黏膜恢复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Ig A、Ig G、Ig M、Fas/Fas L及CD4+、CD8+和CD4+/CD8+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药1疗程、2疗程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显著变化,且用药1疗程后的各项指标与2疗程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美沙拉嗪组用药1疗程、2疗程后Ig A、Ig G、Ig M、CD4+、CD4+/CD8+显著高于柳氮磺吡啶组,Fas/Fas L、CD8+显著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用药前,两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药1疗程、2疗程后,两组各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用药1疗程与用药2疗程各项指标间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用药1疗程、2疗程后DAO、LAC、PCT、LPS、D-LA均显著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用药前,两组肠黏膜临床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1疗程、2疗程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下降,美沙拉嗪组显著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采取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肠黏膜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56-257
目的 产科护患沟通患者对住院满意度情况调查及对策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护患沟通组,另一组为常规沟通组.结果 护患沟通组的出院满意度明显大于常规沟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护患沟通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产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为改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提高了产妇的出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18.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目前以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为主,但取材困难,获得率低等不利因素使其临床应用受限.继BMSC之后,脂肪源干细胞(ADSC)成为当今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美国的ZUK及日本的Mizu-no等研究小组对此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宝塔区老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2 41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计算人群患病率,分析人群一般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对慢性便秘发病的影响。结果在调查的人群中共有333人患慢性便秘,患病率为13.8%。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OR=1.13)、女性(OR=2.53)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而饮食规律(OR=0.76)、多食蔬菜(OR=0.68)是主要的保护因素。结论宝塔区老年人慢性便秘患病率较高,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高龄、女性、饮食不规律及少食蔬菜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SD大鼠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s)分化成神经干细胞.方法:10只SD怀孕大鼠,180-240 g,胎龄16d,过量腹腔麻醉致死,开腹全部切除子宫,在无菌的条件下抽取全羊水,采用贴壁法分离AF-MSCs,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F-MSCs表面抗原表达及细胞周期.取第3代AF-MSCs,加入预诱导液(DMEM/F12、100 mL/L FBS、1 mmol/Lβ-MEM)诱导24 h,然后加入诱导液(DMEM/F12、100 mL/L FBS、5 mmol/L β-MEM)诱导24 h,最后在分化维持培养液(DMEM/F12、20μg/L EGF、20μg/L bFGF)中培养,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E和GFAP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和传代SD大鼠AF-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大鼠AF-MSCs的G0/G1期细胞比例约为87.5%、S+G2+M期比例为12.5%,表达CD44为98.3%、GD29为70%、和CD105为33.2%、不表达CD45为0.5%,CD34为1%,DLA-DR(MHC class Ⅱ)为0.1%.诱导后,AF-MSCs能表达神经细胞标示物NSE和GFAP,且可在体外继续存活2 wk左右.结论:羊水中也存在MSCs,与其他来源的MSCs特点相符:羊水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胎儿MSCs来源,而且能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