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哌甲酯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平衡功能,以及平衡功能变化和临床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评价哌甲酯缓释剂治疗前后23例(男19例,女4例)ADHD患儿的平衡功能,并与年龄相匹配的38例正常男孩的平衡功能相比较.平衡功能的评价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SMART EquiTest)中的感觉整合测试(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使用ADHD评定量表-Ⅳ(父母版)和父母填写的IOWA Conners量表评定症状.结果:治疗后ADHD平均平衡分(75.70±10.30),状态5、6的平衡分(61.84±14.19和65.88±15.41),状态4、5的策略分(89.20±3.17和83.22±6.56),前庭感觉比(67.64±14.43)均高于治疗前(68.70±11.96,49.81±16.26,57.61±16.72,86.84±4.49,78.55±6.55和54.46±17.27,均P<0.05).治疗前ADHD组男孩平均平衡分(67.95±12.17)和6种状态下的平衡分(分别为90.72±2.49,85.47±6.11,83.42±9.95,70.18±18.03,47.89±16.93和57.00±15.68),状态1的策略分(98.02±1.52),视觉和前庭感觉比(77.20±19.23和52.62±18.15)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7.71±6.20,93.14±2.45,89.59±4.22,89.13±5.06,83.11±5.75,60.11±10.11,69.75±12.03,98.68±0.39,89.22±5.43和64.41±10.03,均P<0.05);治疗后ADHD患儿仅有状态1的平衡分(90.82±2.98)和策略分(97.91±1.16)与正常对照组(93.14±2.45和98.68±0.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SOT各项结果的变化幅度和ADHD评定量表总分、注意缺陷分、多动冲动分、IOWA Conners量表I/O和O/D分的减分率之间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甲酯对平衡系统有直接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DHD患儿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9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案、维A酸综合征(RAS)的防治。方法 分析18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APL患者中以出血起病16例。维A酸联合化疗治疗8例,疗程>6周期2例,分别于第2 6个月、第72个月复发死亡;2例早期死亡;4例<4周期者2例无病生存5年以上,2例于5年后复发,治疗后再次完全缓解。维A酸、砷剂联合化疗治疗10例无病生存2~37个月。结论 APL是一种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RAS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面部表情特征与攻击风险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 为横断面观察研究,选取2019 年9— 12 月北京15 家社区医院的30 例既往有攻击行为且符合国际疾病分 类ICD-10 诊断标准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患者健康问卷(PHQ- 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估患者的攻击风险水平、抑郁和焦虑程度。采用OpenFace 提取面部 动作单元(AU)中的AU4(皱眉)、AU5(上眼睑上抬)、AU7(眼睑收紧)、AU20(嘴角拉伸)、AU23(收紧嘴唇) 共5 个表情指标,计算各AU 强度与时长指标,利用偏相关分析研究AU 指标与MOAS 总分的相关关系。 结果 在AU 时长指标中,AU5(r=0.395,P=0.037)、AU20(r=0.414,P=0.029)、AU23(r=0.407,P=0.032)与 MOAS 总分呈显著正相关;AU 强度指标显示,AU20(r=0.557,P=0.002)、AU23(r=0.466,P=0.013)与MOAS 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基于面部表情特征有助于识别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口泰和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对牙龈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05—2006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门诊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的病例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使用口泰和复方茶多酚含漱液,观察正畸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时牙龈炎发生情况,对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不同含漱液后两组之间的GI、PL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对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症的预防效果优于口泰。  相似文献   
95.
结蛋白基因突变相关性心肌病五家系临床和遗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结蛋白病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改变和基因突变规律.方法 5个家系共36例患者,男18例,女18例.其中心肌病伴骨骼肌病19例,单纯心肌病13例,单纯骨骼肌病1例,3例死于心脏病变但生前临床不详.23例心电图检查中20例伴随多种类型的心脏传导阻滞.23例心脏超声检查发现限制型心肌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各1例.对7例患者行骨骼肌活检,标本行常规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对21例患者、17例无症状家系成员和50名正常中国人行结蛋白基因测序.结果 肌肉活检均提示肌纤维内出现小球形或无定形的嗜酸性物质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存在结蛋白沉积,伴随个别肌纤维出现肌营养不良素、分层蛋白和α-辅肌动蛋白的异常聚集.电镜显示肌纤维膜下和肌原纤维之间出现大量颗粒细丝物质.在5个家系发现结蛋白存在5种新的杂合突变.所有突变只出现在患病成员,而正常家系成员及50名正常中国人中没有检测到相同突变.结论 在我国结蛋白基因多种新突变导致的结蛋白病多以不同形式的心肌病为主,特别是心律紊乱相关的心肌病,可以伴随不同程度的骨骼肌损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我国心脏移植病例的特点和影响受者疗效的危险因素,并与国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单中心完成心脏移植手术200例,所有病例资料和随访信息均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形成数据库.对其中随访1年以上的160例的术后死亡及危险因素、支持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国外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60例中,术后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者占8.1%,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者占10%.160例共行550例次心内膜活检(EMB),其中Ⅱ级及Ⅱ级以上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4.9%.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3.8%,吸烟史、术前肺动脉舒张压高、肺毛细血管楔压高、血清总蛋白低和白蛋白水平低与院内死亡相关.术后1年、3年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4.4%,91.9%和88.8%,术前肺动脉舒张压高、血肌酐高和血清NT-proBNP高与总体死亡相关.160例的远期存活率高于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的结果.结论 影响我国心脏移植受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与国外资料不尽相同.采取适当的临床治疗策略心脏移植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
米那普仑(Milnacipran)作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具有相对独特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其抗抑郁治疗具有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有良好的耐受性,长期服用可减少复发等特点,已经被多个国家、地区和学术组织的治疗指南推荐为抑郁症一线治疗药物。为进一步发挥其治疗优势,规范临床应用,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业内专家的临床经验,特提出本指导建议,为广大临床医师了解米那普仑适用性、安全性、特定人群应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在日常造影中的检出率较高,但并不是所有CTO都需要介入治疗。由于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殊性,目前还缺少有力的临床研究证实CTO-PCI可以改善CTO患者的预后。介入治疗手段多用于改善有明确缺血证据的患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CTO-PCI是目前PCI领域难度最大的一类手术,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实践中应合理选择需要进行CTO-PCI的患者,根据现有的流程图制定首选策略,并在不同策略中进行安全、合理、高效的转化,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99.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目前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其早期识别率、诊断率较低。语言信号特征在双相障碍与健康人群中存在差异,且随着患者情绪和疾病状态变化而改变,具有成为双相障碍客观评估指标的潜力。现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以及语音识别在双相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从中发现反映双相障碍的语音特征类别,为建立双相障碍客观评估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