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探讨未破裂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5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未破裂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术前B超诊断为宫角妊娠41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6例,人工流产不全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8.8%。宫腔镜及腹腔镜也用于早期诊断,诊断符合率均为100%。52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B超引导下宫腔镜手术35例,腹腔镜手术12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例,剖腹行手术者3例。术后检测血β-HCG,均下降明显,治疗成功率100%。结论宫角妊娠临床少见且容易误诊,有发生子宫破裂风险,故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腔镜、腹腔镜应用于未破裂宫角妊娠的诊治微创优势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是探索从陈皮中提取橙皮苷的方法,并对提取的橙皮苷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提取的方法是碱提酸沉法;检测的方法是熔点法和红外光谱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产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得到精制橙皮苷含量为0.947mg/L,陈皮中橙皮苷含量为0.30%。结论碱提酸沉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率较高;熔点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定橙皮苷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93.
目的采用经侧脑室灌注25℃林格氏液的方法对实验动物创伤性脑损伤进行亚低温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初步探讨相关治疗机制。方法共选取21只新西兰兔,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颅脑外伤组及亚低温组。颅脑外伤组及亚低温组选用重物自由落体撞击方式制作脑损伤模型,对亚低温组实验动物脑损伤部位给予亚低温干预(经侧脑室灌流25℃林格氏液)。待治疗结束后提取各组实验动物损伤灶脑组织,分别检测其水、Na^+、K^+含量,同时观察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颅脑外伤组与亚低温组神经元损伤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但亚低温组神经元损伤数量显著少于颅脑外伤组(P〈0.01);颅脑外伤组与亚低温组脑组织水分、N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但亚低温组水分、Na^+含量均显著低于颅脑外伤组(P〈0.01);颅脑外伤组与亚低温组脑组织K^+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但亚低温组K^+含量显著高于颅脑外伤组(P〈0.01)。结论经侧脑室灌流25℃林格氏液进行亚低温干预对实验动物创伤性脑损伤具有显著疗效,能减轻脑水肿,抑制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月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和术后引流量,并与同期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比。结果完成单孔手术15例,其中1例肌瘤直径7.0 cm,因与黏膜关系密切,剔除后改行常规多孔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其余14例均无副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是完全安全可行的,且其更微创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我科自1987年1月至1998年1月共行胆管切开取石术985例,其中9例发生术中胆管出血,现报告如下。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1~75岁,平均43.6岁,其中8例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并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并肝内多发性转移癌...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方法 对36例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诊治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近期和3年以上的随访表明:近远期疗效均较好。术后残余结石12例(33%),经胆道镜取石和灌注溶石剂治疗降至3例(8%),结石复发并胆管炎3例(8%),再手术率2例(6%)。结论 B超加PTC检查为首选常规术前检查,但影像检查方法仍存在互补性;采取联合手术方法是合理的;把扩大肝门胆管显露、纠正狭窄作为解决术中难以取净结石的先决条件;术中B超和胆道镜检查取石弥补器械取石的不足;术后综合治疗对防结石再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7.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85年1月至2001年1月进行各类肝内胆管手术735例,其中合并胆管狭窄24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39例,女103例,年龄15~69岁,平均42.1岁。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病史227例,术前经影像检查以了解结石的分布,胆管狭窄的部位,检查并了解肝脏情况。其中B超 PTC检查214例,ERCP15例,CT或MRI检查135例,MRCP10例。242例中一次及一次以上手术史占71例,合并局限性肝纤维化68例,胆管癌6例。2.结石和狭窄的分布:根据术前B超、PTC等及手术中探查结果,其中左右肝管均有结石者123例,左肝管内结石77例,右肝管结石42例,部分伴有…  相似文献   
98.
我科1995~2001年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病人238例,其中6例病理证实合并肝胆管癌(占2.5%),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胰腺损伤在腹部外伤中较少见,但其临床处理棘手,并发症多。且由于其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我科自1987-07~2001-07共收治胰腺损伤40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应用局灶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模型,63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颅脑外伤组及局灶亚低温组(使用25℃水降温),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7只).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 10.0软件行SNK-q检验.结果 局灶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组相应时间点(P<0.01).局灶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组相应时问点(P<0.01).结论 局灶亚低温可减少伤灶区ICAM-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这可能是其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