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2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肝脏是人体内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非但承担着消化的重任,还是个解毒高手,同时也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但这样一个重要的器官,它却没有什么直接与外界“通讯”的手段,得病后,它总是默默承受。待实在承受不了而表现出症状时,往往已陷于沉疽。所以对于肝脏疾病,一定要自己提高警惕,有危险因素者不要等出现症状才就医。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那些祸及肝脏的疾病。目前我国的肝病,主要可以分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两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中频交变微电流作用胶质瘤U251细胞,筛选最佳作用参数;运用CCK-8法分析榄香烯不同药物浓度对U251细胞活力的影响;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中频交变微电流组(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组(IC_(50):235μmol/L)、中频交变微电流与榄香烯联合组,连续作用3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中频交变微电流、榄香烯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中频交变微电流的最佳作用参数为: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的IC_(50)为23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分别为[(86.5±0.3)%、(51.7±2.3)%、(36.2±1.0)%,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7.2±2.7)%、(47.5±2.2)%、(68.5±1.7)%,均高于对照组[(4.4±1.2)%,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联合组均将细胞阻滞于G_2/M期。结论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可抑制U251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能够协同抗肿瘤。  相似文献   
4.
5.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机体免疫系统、微生物群以及各种诱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患者肾、脑、肺或循环系统等肝外器官衰竭通常与感染并发或直接由感染诱发,严重影响预后,其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再次掀起ACLF的研究热潮,推动当下迈入全球积极应对ACLF的新阶段。一、定义当前,ACLF有三大广泛应用的定义(亚太、欧洲和北美),而  相似文献   
6.
7.
脑卒中是引起感觉运动障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脑卒中及其相关症状方面历史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医学开始广泛出现针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技术。本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重点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帮助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根据脑卒中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佳康复治疗技术,恢复受损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7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我院2007年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病患者70例,参照1997年Maria评分标准和《DDW-J2004》方案分别对这些病例进行评分、诊断,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70例患者中,按Maria评分,10~13分(可能为药物性肝病)者24例,14~17分(很可能为药物性肝病)者为46例;按《DDW-J2004》方案评分,6~8分(药物性肝病可能性大)者为59例,3~5分(有可能为药物性肝病)者为11例;肝细胞型63例(90%),胆汁淤积型6例(8.6%),混合型1例(1.4%);引起肝病的可疑药物按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草药汤剂、抗甲状腺药、化疗药物和抗癫痫药物等。结论药物性肝病的诊断目前尚无“金标准”,多种药物可导致肝脏损伤,所以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肝功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