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7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9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86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61篇
  2篇
中国医学   239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后结合活血祛瘀汤内服对膝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抚顺市中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进行关节镜清理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内服活血祛瘀汤(58膝),对照组行单纯关节镜清理术(62膝)。将2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 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夜间卧床休息时疼痛、晨僵或起床后疼痛加重、绞锁、肿胀以及跛行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OMP、CTX-Ⅱ、CTX-Ⅰ、MMP-3治疗后效果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活血祛瘀汤可明显降低膝关节术后患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患者COMP,CTX-Ⅱ,CTX-Ⅰ和MMP-3指标亦有显著改善,患者综合治疗疗效优于患者单纯使用关节镜下清理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膝痹宁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KOA组、膝痹宁组造模。分别在膝痹宁灌胃治疗的第1、14、28、42、56天测量各组大鼠的膝关节横径;第56天处死大鼠提取滑膜组织,解剖学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评估滑膜组织胶原沉积情况;WB和PCR检测纤维化标记物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α1链(COL1α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膝痹宁用药14天,28天时,膝关节横径变化并不显著,但膝痹宁用药42天,56天时,膝关节横径则较KOA模型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6天后对大鼠进行膝关节解剖学观察,KOA大鼠滑膜组织较正常大鼠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充血、欠规则;而上述表现在膝痹宁大鼠有所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膝痹宁用药大鼠滑膜组织胶原沉积较少;纤维化标记指标物TGF-β、COL1α1、TIM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膝痹宁组均较KOA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痹宁对能有效减轻KOA滑膜纤维化,以“温经活血”立法的中药复方对组织纤维化具有良性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运用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很难诠释其多靶点、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整合调节作用。课题组提出的"证治代谢组学"假说理论指出,不同的证候存在"证相关代谢谱群"和"证相关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所在,辨证论治后偏离的代谢网络功能呈现回归趋势。基于"证治代谢组学"假说开展中药(单体/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这将为阐释中药(单体/复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科学内涵及其对疾病个体的整合调节作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冠心病为研究载体、气阴虚血瘀证为切入点、活血保心丸为干预措施,就该研究思路的内涵与总体模式、提出的背景与依据、实践的方式与可行性、创新与特色及其研究意义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复方栀子冲剂栀子甙薄层扫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健  王宝琴 《中成药》1993,15(1):16-17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复方栀子冲剂中栀子甙的含量,对实验条件,以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确定了最佳方案,排除了干扰,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对心肌梗塞模型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结扎冠脉前降支造模,治疗组益气温阳活血方灌胃,治疗第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左室壁面积、左室腔面积、左室腔周长等。结果:中药组心脏重量指数、左室壁面积、左室腔面积、和膨胀指数均较模型组下降(分别为P<0.05,P<0.01,P<0.05,P<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具有良好的防治心室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7.
辣蓼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辣蓼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即乳糖、玉米淀粉和糊精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及评价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等。结果3种辅料均可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玉米淀粉、乳糖按2:2:1的比例混匀,以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湿粒以70%温度干燥,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75%。结论混合辅料(玉米淀粉和乳糖)可改善浸膏粉的成型性和颗粒剂的抗湿性;辣蓼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优化为产品的工业生产环境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清林  黄贞明 《中成药》1995,17(10):13-14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复脉定冲剂中远志有效成分3,4,5-三甲氧基反式肉桂酸乙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9.
健脾降脂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健脾降脂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YWGC18(2 5 0mm× 4 6mm ,10 μm) ,室温 ,10 %乙腈─冰醋酸 (5∶0 1)为流动相 ,流速为 1mL/min ,检测波长 32 9nm。结果 绿原酸在 0 0 2 0 8~ 0 10 4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 9994 ,n =5 )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 2 3% ,RSD为 0 798%。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行 ,可用于健脾降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复方广金钱草冲剂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  苏健 《中成药》1994,16(4):11-12
应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中广金钱草、黄芩、陈皮所含黄酮类成分,在同一色谱中得到的分离与鉴定,并以薄层一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大黄所含成分大黄素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回收率为100.1%,RSD为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