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5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531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590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47篇
综合类   1299篇
预防医学   37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1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2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对老年多支复杂病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行杂交手术的患者310例(研究组)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共30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再血管化数目;②术后24 h输血量、引流管保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③随访半年,观察早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血管化数目、术后24 h输血量、引流管保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分别为(180.4±54.3) min、(198.3±23.4) ml、(2.8±0.5)支、(159.3±30.4) ml、(30.4±10.2) h、(5.0±1.2) h、(24.5±12.2) h,对照组分别为(233.5±87.3) min、(365.5±54.1) ml、(2.7±0.4)支、(367.4±55.4) ml、(51.3±12.1) h、(7.2±2.1) h、(36.7±13.5) h。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输血量、引流管保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再血管化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桥血管及支架均保持通畅,无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及再血管化治疗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P=0.613)。结论杂交技术能有效地缩短老年多支复杂病变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手术操作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输血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全基因组的遗传学异常,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1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遗传学改变.结果1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6例发现有染色体的失衡,主要表现为遗传物质在染色体2p(4/10)、10q(4/10)和18q(3/10)上的获得.结论染色体2p、10q和18q的遗传学改变很可能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衍生出DNA测序、DNA突变以及基因定位和克隆的各种方法.生物芯片则是当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它对基础研究以及在医学上对疾病分子的探索,开拓了临床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该文就这些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桔梗种质遗传基础,培育桔梗新品种.方法不同桔梗种质杂交后观察.结果桔梗人工授粉的合适时期为花开放、柱头裂开,去雄后5~6 d.发现了桔梗新的花色类型-粉花型.在紫花(♀)×白花(♂)和白花(♀)×粉花(♂)两个杂交组合的当代种子(F0)发现新颜色类型种子-黄绿色、灰绿色种子及杂色种子(颜色嵌合),而且在同一杂交果实内有不同颜色种子.结论桔梗花色和种色存在新的变异与分离,花色和种色有一定的相关性.种子颜色分离没有规律性比例关系,其分离与遗传不符合种皮由珠被形成的一般规律,较复杂.其自身遗传机制及和花色遗传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花色类型之间的遗传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们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已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均存在显著的染色体不平衡。本研究以染色体缺失率较高的16p为研究对象,构建其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mzygosity,LOH)图谱,为进一步定位和克隆鼻咽癌转移相关抑癌基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PCR-RSSO基础上HLA-Ⅰ、Ⅱ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PCR-DNA技术的分析,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方法。方法采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建立改良半量扩增体系全自动HLA-I、Ⅱ等位基因分型方法,进行了635份血液标本HLA-A、B、C、DR、DQ等位基因分型,其中166份DNA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和手工全量扩增体系PCR-RSSO技术。对全自动半量PCR-RSSO、PCR-SSP、手工PCR-RSSO 3种方法做两两比较。结果全自动半量PCR-RSSO的分型成功率为98.4%(3 124/3 175),PCR-SSP为98.8%(656/664),手工PCR-RSSO为88.3%(733/830)。经χ2检验,全自动半量PCR-RSSO与PCR-SSP的分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与手工PCR-RSSO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R-RSSO可识别HLA-Ⅰ,Ⅱ共706个等位基因,覆盖WHO命名委员会2000年公布的936个等位基因的75.43%;对706个HLA等位基因的分型均为中~高分辨率,有分辨纯合子等位基因的能力;易长期保存书面的实验原始资料,即杂交条;具有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省时和DNA消耗量少等优点。PCR-RSSO适合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建立造血干细胞及脐带血干细胞库的组织配型。  相似文献   
9.
10.
阿梅 《家庭医药》2007,(3):57-57
黄色梦幻曲 在众多的茶花品种中,绝大多数为白色或红色,只有金花茶具有黄色基因,通过金花茶基因与其他山茶花品种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各种颜色花瓣的茶花新品种,甚至可以培育出一株树上同时开多种颜色的茶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