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85篇
  免费   3205篇
  国内免费   2673篇
耳鼻咽喉   367篇
儿科学   399篇
妇产科学   432篇
基础医学   2324篇
口腔科学   446篇
临床医学   6985篇
内科学   4259篇
皮肤病学   416篇
神经病学   1342篇
特种医学   15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4198篇
综合类   17935篇
预防医学   4142篇
眼科学   761篇
药学   14938篇
  90篇
中国医学   8393篇
肿瘤学   1099篇
  2024年   385篇
  2023年   1336篇
  2022年   1241篇
  2021年   1643篇
  2020年   1637篇
  2019年   1777篇
  2018年   1010篇
  2017年   1736篇
  2016年   1939篇
  2015年   2256篇
  2014年   3619篇
  2013年   3399篇
  2012年   4430篇
  2011年   4500篇
  2010年   3862篇
  2009年   3704篇
  2008年   4137篇
  2007年   3639篇
  2006年   3249篇
  2005年   3317篇
  2004年   2553篇
  2003年   2469篇
  2002年   2005篇
  2001年   1680篇
  2000年   1356篇
  1999年   1042篇
  1998年   955篇
  1997年   786篇
  1996年   790篇
  1995年   695篇
  1994年   577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419篇
  1991年   424篇
  1990年   300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胸益气汤加减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74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胸益气汤加减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趋化因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病人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人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同时观察病人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O、SV、CI、LVEF均高于治疗前,趋化因子、NT-proBNP、CK、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95%与80.46%,P<0.05)。结论舒胸益气汤加减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可改善病人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趋化因子表达水平,提高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味子根、茎、叶及果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五味子根多糖组、茎多糖组、叶多糖组及果多糖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及总糖含量为35mg/kg的根、茎、叶及果粗多糖灌胃,30min后除空白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组均皮下注射300mg/kg剂量D-半乳糖,每日1次,持续6周。通过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避暗穿梭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避暗潜伏期显著缩短,避暗穿梭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和果多糖组小鼠避暗潜伏期显著延长,避暗穿梭次数显著减少(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间探索潜伏期显著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根、茎及果多糖组小鼠空间探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0.01);五味子茎及果多糖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1),根及叶多糖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五味子茎及果多糖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五味子根、茎及果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入路方案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观察组47例给予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2/47)低于对照组1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乳对称性评分及综合美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单切口入路的手术方案能够提高术后患者乳房美观性,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生活在社区的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生存压力。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选取北京市某社区15例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得出4个主题:精神疾病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引起的生理性压力;因疾病转归和日常生活角色冲突产生的精神心理性压力;社会歧视、缺乏工作机会和难以获取社会福利资源等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贬低歧视和家庭亲属关系恶化导致的人际交往压力。结论 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后存在明显的生存压力,压力源包括疾病症状、社会歧视、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因此,应注重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歧视,完善社会支持与社会福利体系,增加个性化的社区精神康复活动,以减轻患者生存压力,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5.
发作性睡病是致残性白天睡眠增多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旨在减少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改善夜间睡眠紊乱、睡眠瘫痪及与睡眠有关的幻觉。2019年,组胺H3受体拮抗剂替洛利生(Pitolisant)和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索利氨酯(Solriamfetol)分别在欧盟和美国上市,前者具有促醒和抗猝倒作用,后者也有促醒作用,且戒断症状和滥用的发生率更低。目前,控释型羟丁酸钠(FT218)、低钠型羟丁酸盐(JZP-258)、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又称AXS-12)以及莫达非尼联合氟卡尼制剂(THN102)等药物仍在开发和测试中,均可作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相关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的潜在药物。本文重点介绍这些最近研发的发作性睡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戊苯那嗪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囊泡单胺转运体2抑制剂, 2017年4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为期6周的短期治疗和持续48周的长期治疗临床试验中,戊苯那嗪均显示出对迟发性运动障碍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和头痛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和评价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结合夹尾(恐吓)建立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夹尾组和肾气丸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灌胃,其余组均采用D-半乳糖及三氯化铝造模,持续8周;夹尾组和肾气丸组从第5周开始,在造模的同时用夹尾(恐吓)法建立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肾气丸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10 g/kg灌胃。每2周观察记录1次大鼠的症状、体征变化,第8周末进行水迷宫测试。测试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收集血清检测下丘脑-垂体系统生化指标。取大鼠大脑,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组化法对大脑的海马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夹尾组表现为精神亢奋、躁动,大便色黑干硬,毛色发暗枯槁等,造模第6周和第8周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对照组、模型组症状、体征相似,实验过程中各时间点量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水迷宫测试显示模型组、夹尾组、肾气丸组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均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均0.05),而夹尾组比模型组出现较早。海马组织HE染色和免疫荧光组化显示模型组、夹尾组比对照组出现较多神经元细胞死亡和CHAT阳性神经元减少,而夹尾组较为严重,肾气丸组则有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生化指标血清皮质醇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夹尾组、肾气丸组(P均0.05),夹尾组明显低于肾气丸组和对照组(P均0.05),肾气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结合夹尾(恐吓)建立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是比较理想病证结合模型,可能皮质醇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证候客观化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官毅红 《海峡药学》2016,(8):223-224
介绍了替诺福韦酯的药理作用及药动学,临床应用,及长期治疗的安全性,从而为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提供更多的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184例)和Ⅱ组(184例)。Ⅰ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Ⅱ组患者实施PFNA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高于Ⅱ组[(52±7)min比(64±7)min,(139±19)m L比(121±18)m L,(81±17)m L比(70±15)m L],患肢开始负重时间显著短于Ⅱ组[(16.5±2.6)min比(26.8±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Ⅰ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Ⅱ组(78.8%比63.0%),Ⅰ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Ⅱ组(14.1%比4.9%),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Ⅱ组(5.4%比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合并有慢性内科疾病的患者,可选择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9年6月,共165例单睑患者采用了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沿术前标记线将三点处皮肤切开,剪刀将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适当去除,同时将切口与切口在皮下层打通,剪除切口与切口之间的眼轮匝肌,6-0可吸收线挂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下唇皮下组织缝合,三点切口各缝1针。再用6-0单丝尼龙线按照常规重睑线缝合方法挂切口下唇皮肤、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上唇皮肤缝合打结,三点切口各缝1针。伴内眦赘皮者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1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大部分获得了比较满意的重睑,睁眼重睑流畅、自然,闭眼刀口痕迹不明显。2例患者出现内侧重睑线变浅,1例患者出现外侧重睑线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重睑消失。5例患者双侧重睑线有轻度不对称。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4.7%(144/152)。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逼真、不易脱落、手术痕迹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