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7例,年龄22~51岁,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2年5个月,有不洁性交史3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炎综合症状如尿急、尿频、尿不尽感、腰困、腿乏、下腹酸胀和会阴部痛胀感及尿道口黏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肛门前列腺指诊:前列腺Ⅰ度肿大32例,Ⅱ度肿大5例,均有不同程度压痛。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5个/HP,伴卵磷脂小体不同程度减少。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占35.1%)、表皮葡萄球菌6例(占16.2%)、白色葡萄球菌3例(占8.1%)、大肠杆菌5例(占13.5%)、…  相似文献   
2.
3.
"温法"在推拿治疗中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药方剂治法有八法,同样,推拿治法中也有“推拿八法”——即温、补、通、泻、汗、和、散、清。  相似文献   
4.
《伤寒杂病论》中温法是中医治疗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通过温性或热性药物来振奋阳气,以消除病人的沉寒痼冷,补益人体阳气,达到寒祛阳复的目的,是《伤寒杂病论》整个治法中始终贯穿的基本精神.纵观《伤寒杂病论》全书,不论是预防、治疗,还是预后,仲景无一不强调正气、阳气的作用,总以恢复人体正气、阳气,驱邪外出为宗旨.现代社会由于冰箱、空调等广泛应用以及滥用抗生素、寒凉药物等诸多因素,导致阴寒性病证的发生率较高,故温法可起到很好的补偏救弊作用.现代对仲景温法的临床应用,扶阳派最有特色,其理论上推崇扶阳,临床上善用姜、附、桂等辛热药物治疗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验证了中医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为中医药治疗哮喘提供了临床实验依据;②一些文献证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激素治疗或其他西医常规治疗,中医药调节机体动态平衡的作用是其潜在优势;③中医药在哮喘缓解期仍有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其注重扶正固本的治则可有效缓解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解除对激素的依赖性。但中医药在此类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仍处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验证阶段,即对若干指标的影响,缺少基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创新;②由于临床标本采取受限,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尚未进行纵向深入探索,不能充分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③绝大多数文献没有考虑中医的证和症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不能完全体现中医药在防治气道炎症方面的辨证施治精神;④部分临床能快速抑制气道炎症的复方缺少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尚无法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限制了中成药的研发与推广;⑤尚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部分文献分组及统计方法不尽科学,影响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6.
韩明向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根源在于痰饮内伏为患,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其本在于脾肾虚寒,其标为外邪袭肺.韩明向基于肺喜温而恶寒的理论,运用温法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温肺汤加减治疗感寒饮冷之证,以化痰降气胶囊加减治疗痰饮内阻证,以阳和汤加减治疗痰瘀并见证,以玉屏风散、异功散、金匮肾气丸、补肺汤化裁治疗痰饮咳喘之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总结张仲景运用温法治疗不同病证,旨在探索张仲景温法的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邓晋丰教授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君鳌  邓晋丰 《新中医》2007,39(5):12-12
邓晋丰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邓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40余年,学贯中西,诊疗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对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现将其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温、通、清、和四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中阐述脾胃病治疗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归纳为温、通、清、和四法,代表方有大、小建中汤,大、小承气汤,泻心汤类等。深入研究仲景的脾胃病治疗思想,对于指导脾胃病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亚飞 《河南中医》2002,22(1):65-66
白芍为足厥阴、足太阴经药 ,其性味苦酸微寒 ,苦能坚阴、酸则敛阴。各版中药学讲义都将白芍归于养阴或补血药中。不过 ,白芍的运用 ,并不局限于此。如能掌握药物的协同、拮抗和化合作用 ,了解脏腑的生克原理 ,遵循“治病求本”的法则 ,如此则八法之中 ,除吐消二法外 ,其他之法均可使用白芍。兹归纳如下。1 用于汗法凡客邪袭人 ,证见恶风、身热 ,头痛 ,自汗出而表仍不解者 ,此为风伤太阳 ,营阴弱于内 ,卫阳盛于外之故。当以白芍配合桂枝治之。用桂枝发汗、散太阳之风 ;白芍和营、兼以敛汗 ,使不致发散太过。如此则一阴一阳 ,刚柔互济 ,相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