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100篇
  免费   22296篇
  国内免费   14946篇
耳鼻咽喉   1726篇
儿科学   3285篇
妇产科学   2424篇
基础医学   20086篇
口腔科学   4255篇
临床医学   41072篇
内科学   33374篇
皮肤病学   2904篇
神经病学   7118篇
特种医学   63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6篇
外科学   15949篇
综合类   95944篇
预防医学   19300篇
眼科学   2815篇
药学   36720篇
  475篇
中国医学   79775篇
肿瘤学   11539篇
  2024年   2981篇
  2023年   10029篇
  2022年   8456篇
  2021年   10490篇
  2020年   9647篇
  2019年   10010篇
  2018年   5097篇
  2017年   9222篇
  2016年   9980篇
  2015年   11764篇
  2014年   18234篇
  2013年   17521篇
  2012年   24084篇
  2011年   26050篇
  2010年   22459篇
  2009年   20741篇
  2008年   23273篇
  2007年   19830篇
  2006年   16982篇
  2005年   17468篇
  2004年   14304篇
  2003年   13313篇
  2002年   10855篇
  2001年   9994篇
  2000年   7805篇
  1999年   6142篇
  1998年   5403篇
  1997年   4963篇
  1996年   4465篇
  1995年   3391篇
  1994年   2594篇
  1993年   1770篇
  1992年   1542篇
  1991年   1316篇
  1990年   834篇
  1989年   812篇
  1988年   363篇
  1987年   306篇
  1986年   245篇
  1985年   240篇
  1984年   153篇
  1983年   100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鉴定与丹参酮合成相关转录因子AP2/ERF家族中SmERF108转录因子,并分析转录因子SmERF108的靶基因。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平台如NCBI、PFAM等分析SmERF108的序列特征;MEGA-X软件用于构建SmERF108与不同功能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树;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法鉴定SmERF10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对SmERF108基因在丹参不同器官和组织差异表达进行检测;利用酵母体系对SmERF108的转录激活活性进行探究并用酵母单杂技术确定其靶基因。结果 SmERF108具有典型的AP2/ERF保守结构域,属于ERF-B3亚组,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SmERF108与丹参中SmERF128、青蒿中AaERF2亲缘关系较近且保守基序分布一致;亚细胞定位显示SmERF108蛋白定位于细胞核;SmERF108基因在周皮中表达最高,且呈现周皮(R1)>韧皮部(R2)>木质部(R3)的规律;酵母自激活验证SmERF10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同时酵母单杂交确认其能与关键酶基因SmCPS1启动子结合。结论 鉴定到丹参中一个新转录因子SmERF108,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差异表达分析预测与丹参酮合成相关,分子互作初步证实靶基因为SmCPS1二萜环化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酵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将胶原酶Ⅳ注入SD大鼠右侧 纹状体中建立脑出血模型,通过免疫印迹和ELISA 等方法测定大鼠脑出血后48 h 的Sirt2 的表达及炎症变化。利 用Hemin 诱导PC12 细胞损伤模拟体外脑出血模型,并检测Sirt2 及炎症变化;采用短发夹RNA(shRNA)-Sirt2 沉 默Sirt2 在PC12 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炎症的影响。结果:手术后48 h 脑出血行为学评分最低。脑出血组Sirt2 的表达 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脑出血组IL-6、IL-1β 表达显著升高。结论:脑出血可以促进Sirt2 的表达和炎症反应,降低 Sirt2 的表达可减缓炎症反应。 关键词 脑出血;沉默信息调节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一本反映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探索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现代应用,为本领域前沿科学工作者提供学术研讨平台,为相关企业提供新技术资源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启事1:本刊坚持"发扬为先导,继承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多学科研究为手段"的中医药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刊方向。其显著特色是: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本刊全面反映国家整体科技目标、战略和政策,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进展,前沿科学发展和交叉学科探索以及国际规范与世界科技动向,是启发新思路新方法的导航性刊物;对于国外读者来说,则是借以了解中国传统药物研究现状、成果、优势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动向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 -3(SOCS-3)、胎盘蛋白 -13(PP-13)、GATA结合蛋白 3(GATA-  相似文献   
8.
9.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 1007-3213/CN44-1425/R)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文核心期刊(2011版)、国家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先后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并多次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期刊奖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消通益方联合常规西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CI术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消通益方,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P<0.05)。2组患者治疗后ST段及T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hs-CRP逐渐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7、14、30d时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消通益方联合西药治疗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hs-CRP水平来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从而稳定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