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立体视改善的方法和手段,为临床改善人工晶状体眼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随机收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92只眼),平均年龄(61.3±5.5)岁.其中单眼人工晶状体眼24例(A组),双眼人工晶状体眼22例(B组).测量调节幅度、相对调节、近附加、近立体视.对被收录者人工晶状体眼的一般资料及近附加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受检者近立体视分布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组人工晶状体眼移近法单眼调节幅度分别为(2.05±1.12)和(2.35±1.30)D;双眼近附加分别为(2.08±0.37)和(2.13±0.46)D,单眼近附加分别为(2.20±0.42)和(2.01±0.39)D,各组内双眼近附加与单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2.20;P<0.05),左右眼单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0,5.02;P<0.01).A、B组配戴单眼近附加时的近立体视优于双眼近附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46,7.02;P<0.05).结论 单眼近附加作为人工晶状体眼的近附加可以有效改善近屯体视.(中华眼科杂志,2008,44:711-714)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V综合征患者斜视术后立体视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4-8岁A.V综合征患者83例,矫正视力在0.6-1.0之间,双眼视力平衡。其中V征48例(外斜V征35例,内斜V征13例),平均年龄(5.3±0.8)岁;A征35例(外斜A征26例,内斜A征9例),平均年龄(5.5±1.1)岁。术后随访时间12-18周。采用同视机和Titmus立体视图本分别判断是否存在远、近立体视觉。数据采用×:检验进行分析。结果72例患者获得完全眼正位。V征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存在远立体视者分别为5例(10%)和13例(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6,P=0.036);存在近立体视者分别为8例(17%)和17例(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1,P=0.036)。A征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存在远立体视者分别为4例(11%)和8例(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近立体视者术前和术后分别为5例(14%)和11例(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征组与V征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立体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V型斜视破坏立体视明显,手术矫正眼位有助于双眼单视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海员的深度知觉进行测评,为制定海员选拔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深度知觉测试仪对245名海员和87名航海专业学员的深度知觉进行测试。结果 深度知觉对于海员具有很好的鉴别力:不同年龄、工龄、海龄组之间海员深度知觉差异不显著;不同职务、来源和文化程度的海员深度知觉差异不显著;在职海员的深度知觉好于航海专业学员。结论 海员的深度知觉是一稳定的认知能力指标,作为海员的选拔指标是合适的,对于在职海员与学员的评价应有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色觉正常大学生的色觉辨别能力与深度知觉的关系。方法:选取巴什肯特大学医学专业学生52例,其中男性33例(63.46%),女性19例(36.54%),平均年龄21.18±2.52岁。参与学生视力正常(20/20),且经Ishihara假同色测试法显示无先天性色觉缺陷。运用Gundogan方法确定主视眼( DE )。通过法-孟二氏100色度试验(FM100HT)检验色觉辨别能力,包括左右眼及双眼(TE)的总误差分( TES )、部分误差分( LES )。误差分分为三组:双眼、DE及非主视眼( NDE )。应用TNO检查双眼视觉与立体感,并根据480-15 arc/s范围的立体感水平分为四组。结果:FM100HT的误差分显示无性别差异的TES,蓝黄LES和红绿 LES 分别为61.22±30.32(58.50)[ mean ± SD],35.80±19.32(36.50)和25.42±14.65(24.00)。男性受试者(n=31)分别为67.45±29.95(61.00),40.25±18.83(39.00)和27.19±14.30(24.00)。女性受试者(n=19)分别为51.05±28.84(47.00),25.52±18.32(28.00)和22.52±31.13(23.00)。根据FM100 HT的误差分,得出女性颜色视觉辨别能力高于男性。通过FM100 HT将色觉辨别能力分为较高(6%,TES=0~20),中等(86%,TES=20~100)和较低(8%, TES>100),中等水平最为常见( P<0.05)。 DE和NDE的红绿LES 分别为24.12±14.70和32.20±14.21, DE 和 NDE 的蓝黄 LES 分别为34.68±18.95和36.24±17.56。女性( n=19) DE和NDE的红绿色LES分别为21.89±15.06和31.00±22.42;男性( n=31)则为25.48±14.55和32.93±17.31。女性( n=19) DE和NDE 蓝黄色 LES 分别为29.63±18.62和33.42±17.38,男性( n=31)则为37.77±18.78和37.96±17.73。所有学生的TE,DE及NDE的TES和立体视觉水平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研究表明色觉辨别能力和双眼深度知觉无关。结论:FM100 HT的TES显示:正常人不同个体立体视觉水平无差异,基于色觉分离的TNO检测的深度直觉与色觉辨别能力不相关。在之前的研究中, DE色觉辨别能力优于NDE。但目前研究表明在深度知觉方面DE并非优于ND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大学生配戴同一色系中颜色深浅不同的太阳镜对立体视觉的影响,为大学生选购太阳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河北大学一年级自愿参加试验的50名双眼视力正常(≥5.0)、立体视锐度正常(≤60 s)的学生,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方法,使每名测试对象分批次分别配戴同一色系中颜色深浅不同的太阳镜,测试立体视觉.结果 正常人配戴浅黄色镜片,其立体视觉优于中黄色镜片(P<0.05),配戴浅黄色或中黄色镜片,其立体视觉均明显优于深黄色镜片(P<0.01).正常人配戴浅蓝色镜片,其立体视觉优于中蓝色镜片(P<0.05),配戴浅蓝色或中监色镜片,其立体视觉均优于深蓝色镜片(P<0.05).结论 同色系颜色深浅不同的太阳镜对大学生的立体视觉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curacy of stereo vision inspection measured by special vision inspection instrument an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instrument for pilot's phys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Fifty-two healthy adults served as subject. Their stereo vision was respectively inspected by a special designed stereo vision inspection instrument, Jin's binocular vision test atlas and Titmus test atlas. The minimum are-second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ere 49subjects (94.23 %) passed the instrument inspection comparing to 50 (96.15 % ) by Titmus test atlas and 45 (86.54 %) by Ji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three inspection methods (x2 = 0. 00, 1.77, 1.77, P > 0. 05). Conclusions The special vision inspection instrument can accurately, reliably and quantificationally measure pilot's stereo vision function.  相似文献   
7.
碘与小鼠甲状腺形态体视学的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碘与小鼠甲状腺形态定量体视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将初断乳昆明小鼠84只随机分为7组,用碘酸钾配制成含碘50μg/L的适碘对照组和250μg/L,500μg/L,1000μg/L,1500μg/L,2000μg/L,3000μg/L高碘组,喂养100d后,观察甲状腺重量,肿大率,用HPIAS-1000图文分析系统对甲状腺滤泡及泡腔进行体视学参数测量,并计算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面积,体积占整个滤泡的百分比。结果:甲状腺绝对,相对重量,肿大率与碘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并且甲状腺重量在250μg/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剂量高碘引起的小鼠甲状腺肿大率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吻合,在500μg/L时与适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滤泡,滤泡腔的平均面积,面积体积,周长休整与碘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而面数密度,比表面积滤泡上皮细胞的面积百分比,体积百分比与碘剂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大多数参数在250μg/L时与对照比较差异已具显著性,结论:饮水碘浓度在250-3000μg/L时,甲状腺形态体视学参数与碘剂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引起的小鼠甲状腺肿大发生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吻合,当饮水碘浓度为250μg/L时,即可引起高碘的胶质性甲状腺肿大。  相似文献   
8.
正常和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立体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Hu C  Huang X  Liu G  Li H  Yang X  Han B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8):452-456
目的 研究正常和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手术前,后不同距离立体视的变化。方法 对4-12岁正常组儿童844例和患儿组因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行手术治疗的患儿35例,采用TNO立体视检查法和新立体视检查法(new stereo tests,NST)检测近距离立体视,采用自制的中,远距离立体视检查法检查1-5m立体视;比较不同年龄和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不同距离平均立体视锐度的差异。结果 (1)正常组:4-8岁儿童约98%TNO检查近距离立体视锐度≤60“,立体视锐度与年龄的增长呈直线相关性;10-11岁时立体视锐度最小;4-8岁儿童与9-12岁儿童比较,立体视锐度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约97%儿童NST检查近距离立体视锐度≥40“,各年龄段平均立体视锐度为40“-42“。中,远距离立体视锐度4岁时最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9-10岁时最小;(2)患儿组;TNO和NST检查,手术前,后近距离立体视锐度接近,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前中,远距离立体视锐度大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中距离立体视锐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并接近政党,远距离立体视锐度有轻微改善。结论 (1)正常组4岁儿童不同距离立体视开始发育,随年龄的增长继续发育,8岁后明显提高,9-11岁完善。(2)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前近距离立体视良好,中,远距离立体视不良,术后中距离立体视改善明显,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应以中距离立体视的恢复程度作为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Monovision矫正老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老视矫正问题对视光学工作者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1].目前所有的老视矫正措施,包括配戴各种双焦点与多焦点眼镜[2]、接触镜(contact lens,CL)[2~14]与手术[18~20]都难以保证患者在各距离都看清楚,仍需要其做出一定的妥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功能性体育游戏对6~8岁儿童空间感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空间感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郑州市1所小学的一至三年级选取125名6~8岁儿童作为被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62名)与对照组(63名),实验组进行8周,每周3次,每次20 min的功能性体育游戏干预,对照组同步进行传统体育游戏项目。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6和7岁儿童相比对照组在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空间知觉的误差值分别减小1.98 cm、2.88°、22.00 cm和1.61 cm、2.34°、17.99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2.94,-3.07;-3.25,-3.29,-3.15,P值均 < 0.0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8岁儿童在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空间知觉的误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干预前后相比,6,7和8岁儿童在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空间知觉的误差值分别减小2.30 cm、3.88°、28.05 cm,2.16 cm、2.15°、17.45 cm和1.16 cm、1.81°、9.10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0,9.04,7.35;7.39,10.30,11.05;4.67,4.46,14.14,P值均 < 0.01);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6~8岁儿童仅在空间知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3,6.71,8.93,P值均 < 0.01)。  结论  功能性体育游戏干预可提升6~8岁儿童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和空间知觉能力,因此可以将功能性体育游戏融入到儿童的日常活动中,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