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4例氯乙酸灼伤中毒并死亡1例报告四川省绵阳市卫生防疫站(621000)王孔富那天云张光龚光隆曹汝安1996年12月15日,绵阳火车站专业装卸工14人,卸一批无任何标记的货物,全组人员手部均发生严重灼伤,并中毒死亡1人。现将事故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由...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合成一种完全水溶的壳聚糖衍生物— O-羧甲基壳聚糖。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 ,用氯乙酸修饰粉末状的壳聚糖 ,得到产物。结果 :产物经元素分析、FT-IR分析 ,证实其结构与预期相吻合。结论 :该法所得 O-羧甲基壳聚糖具有优越的水溶性能  相似文献   
3.
周学永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145-1146
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对皮肤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经破损皮肤吸收,引起脑、肝、肾、肺、心脏等多种器官损害。该文介绍了氯乙酸烧伤中毒病理、致突变性以及氯乙酸烧伤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月红  刘梅  朱富强 《职业与健康》2014,(10):1328-1329
目的建立常规阴离子色谱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硅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氯乙酸,去离子水解吸后进样,经常规阴离子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氯乙酸在浓度范围为1.0-10.0μg/m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2,以信噪比(S/N)为3确定方法检出限为0.04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9 mg/m3(以采集4.5 L空气样品计)。相对标准偏差为1.13%-1.45%,硅胶管中氯乙酸解吸效率为95.3%-103.1%,样品可在4℃下至少稳定保存7天。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酸测定。  相似文献   
5.
沈骏  黄灵  刘新荣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217-2219
乙酸分子中碳链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则生成氯乙酸,依据取代程度的不同,可生成一氯乙酸(MCAA)、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工业上通称的氯乙酸(Chloroacetic acid)是指一氯乙酸氯乙酸为无色易潮解的晶体,易溶于水、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氯乙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化学性质活泼。氯乙酸作为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氯产品及醋酸衍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在染料、医药、农药、香料、表面活性剂等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6.
以CHL细胞为材料,比较了顺铂(DDP)、碳铂(JM 8)和樟脑胺氯乙酸铂(CCP)的细胞毒作用和对CHL细胞的染色体损伤。实验表明,这三种铂络合物都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其中顺铂最强而CCP最弱。DDP,JM-8和CCP的IC~(90)(±SD)分别为0.68±0.21,4.4±0.6,10.8±1.5μmol/L。在微核及染色体畸变实验中,观察到在药物浓度小于或等于IC_(90)时,这三种化合物诱发的微核及染色体损伤相当,但药物浓度增加时,CCP所诱发的微核及染色体畸变均大于DDP而JM-8最轻。  相似文献   
7.
救治氯乙酸烧伤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乙酸烧伤占化学烧伤比例甚少 ,但后果严重。现将笔者医院 1998年收治氯乙酸烧伤 7例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 0~ 45岁。工作时不慎被氯乙酸烧伤 ,伤后 1~ 2h入院。 7例均有皮肤烧伤 ,伴有轻度吸入性损伤 1例 ,眼烧伤 2例 ,面积 3 %~  相似文献   
8.
以偶联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媒介,将聚胺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以偶合接枝的方式,接枝于微米级硅胶微粒表面,制得接枝微粒PEISiO2,然后以氯乙酸为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亚氨乙酸(IAA)基团键合于硅胶微粒表面,形成了具有多齿配基的亚氨乙酸型螯合微粒IAAPEISiO2。重点研究了螯合微粒IAAPEISiO2的制备过程,初步探讨了其对重金属离子及稀土离子的螯合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微粒PEISiO2与氯乙酸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遵循SN2反应历程;反应温度较高或缚酸剂用量过多时,会促进氯乙酸的水解,减缓亲核取代反应,使亚氨乙酸的键合率下降;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 ℃,适宜的缚酸剂NaHCO3用量是使体系中NaHCO3与氯乙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接枝微粒PEISiO2相比,螯合微粒IAAPEISiO2对Cu2+及Eu3+的吸附容量大幅度提升,显示出强螯合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是由壳聚糖(chitosan)在适当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制成的新型衍生物,是目前已知的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其化学名为聚(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最先由法国人C.Rouget于1859年首先发现。近年来,CMCS在医药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就CMCS在医药领域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芳香醛肟的衍生物。方法:用芳香醛肟与氯乙酸反应得目标物。结果:合成5个芳香醛肟氧基乙酸化合物。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MS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