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众多的经尿道微创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均通过扩大或再造前列腺段尿道(PU)的腔内空间发挥作用,因此,探讨BPH微创术后PU形态对排尿的力学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探讨PU/膀胱颈横径比(RPU-1)对尿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PU-1>0.79时,PU两侧出现涡流;且涡流随RPU-1增大而增大,相应的尿道出口流速则逐渐降低。CFD技术可量化模拟PU内的涡流行为,揭示RPU-1所反映的PU腔内空间对尿流动力学的客观影响,是无创尿流动力学研究的可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涡流浴通过旋涡式流体力学与温热效应,调控疼痛闸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延展性,提高痛阈,可缓解骨关节炎疼痛,改善关节僵硬;减轻肌筋膜炎疼痛和焦虑症状;缓解运动后迟发性肌肉酸痛;降低产妇分娩后的痛觉敏感性;联合其他物理治疗,还能改善肩手综合征的肿胀、疼痛和痉挛症状。涡流浴通过外周温度、机械等刺激局部组织,提高血管渗透率,加快疼痛介质代谢,减少伤害性刺激对外周伤害感受器的影响;促进机体产生镇痛物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疼痛闸门,进而缓解疼痛。涡流浴的具体治疗参数在不同研究中区别较大,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上肢涡流水疗法治疗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98例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予以压力疗法、超声波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上肢涡流水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瘢痕状况、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柔软度、血管分布、厚度、色泽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肢FMA及MI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上肢涡流水疗法可有效促进上肢烧伤术后疤痕增生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还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一起“奇怪”低压电缆故障的分析,应用“涡流”理论对其解释,并提出如何避免涡流对电缆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定量观察左室腔内涡流,可以评价左室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涡流的形态及位置随心功能减低而发生变化。已经证实,MRI及超声心动图均能够准确观测左室内的涡流。虽然观测方法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借助声学造影的超声心动图方法是能够用于临床的最为准确有效的技术。该方法利用声学微泡流动与涡流的一致性特征对心室重构及心肌做功进行定量研究。敏感参数包括涡流深度比(0.482±0.06)、长度比(0.467±0.05)、宽度比(0.128±0.06)、球形指数(3.66±0.6)、相对强度比(2.10±0.8)、涡流的相对强度(1.19±0.5)和脉动相关系数(1.31±0.5);舒张早期涡流半径(3±1mm)、舒张早期充盈血流前锋速度Vp(47±6cm/s)及Vp/E(0.59±0.07)。但是,由于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例数较少,临床应用效果仍缺乏相应的循证医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臭氧涡流对冲技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作用。方法将984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臭氧涡流对冲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传统灌注疗法治疗,术后回访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6个月,膝关节传统灌注治疗组平均优良牢达到68.0%,臭氧涡流对冲技术治疗组平均优良率达到99.3%。结论臭氧涡流对冲技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磁感应断层成像技术中涡流问题的有限元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求解磁感应断层成像(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 MIT)技术中的涡流问题,以获得MIT正问题的有效解法.方法 推导了对应于MIT技术的涡流场的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场域内一些不同电导率或位置的扰动目标下的位函数.结果 仿真计算结果与单线圈MIT系统的测量结果相吻合.结论 本文提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适用于生物组织磁感应断层成像技术,是解决MIT正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更完善的仿真计算模型有望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气泡涡流浴疗法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进行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膝关节被动屈曲度测量和记录,评定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以评价气泡涡流浴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后膝关节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分析,总有效率达95%,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增加明显(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气泡涡流浴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肌肉、韧带紧张,增加关节活动度;再配合康复功能训练,不但大大减轻病人训练中的痛苦,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等容收缩期(IVCT)左室腔内血液流场变化的特点.方法 选取DCM患者29例,正常对照组4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集IVCT左室腔内血流向量图,应用VFM软件DSA-RS1测量涡流纵径、横径及圈数;并测量左室流出道(LVOT)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向量大小,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DCM组IVCT左室腔内涡流纵径、横径、圈数均大于对照组;LVOT中间段向量值大于对照组,基底段向量值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心尖段向量值差异不明显.结论 VFM可用于定量评价DCM患者IVCT心腔内的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术后1个月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方法 40例正常人和2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彩色血流动态图像.VFM涡流模式脱机分析,测量收缩期左室内涡流横纵径、横向位置、纵向位置,涡流的最大向量速度、流量、涡强度,比较急性下壁梗死患者与正常人及其PCI术后上述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等容收缩期、收缩早期左室涡流纵径增大(P<0.05),横向位置靠近后侧壁,涡流最大向量速度、流量、涡强度下降(P均<0.0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于PCI术后1个月涡流纵径小于术前(P<0.05),横向位置靠近前间隔侧,涡流最大向量速度、流量、涡强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涡流变化有其一定特征,PCI术后涡流相关参数较术前有改善,VFM可作为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及其PCI术治疗前后心腔内血液流场变化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