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8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437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52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人绒癌细胞株Be Wo合体化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生存素(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滋养细胞合体化后增殖性的变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尤其是耐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利用毛喉素(forskolin)诱导Be Wo细胞株融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促融素(Syncytin)在forskolin作用不同时间的Be Wo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PCNA、Survivin蛋白在forskolin作用不同时间的Be Wo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噻唑蓝比色分析实验(MTT)法检测forskolin作用不同时间的绒癌细胞株Be Wo的增殖能力。结果:1forskolin作用后的Be Wo细胞株Syncytin基因的表达增强,且随着forskolin作用时间的延长,Syncytin的表达更强,于48 h达到高峰。2forskolin作用后的Be Wo细胞株PCNA、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3forskolin作用后的Be Wo细胞株的增殖能力下降,且不同作用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rskolin作用的时间越长,Be Wo细胞株增殖能力下降越明显。结论:人绒癌细胞株Be Wo合体化后PCNA、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说明人绒癌细胞株Be Wo合体化后增殖性降低,推测诱导滋养细胞合体化可能对临床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该研究了胃癌中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的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微管抑制剂(M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6份胃癌切除术标本,检测其中9份标本的细胞系,启动子甲基化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CHFR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MI介导的生长抑制反应通过标准的MTT方法检测。结果:在9份胃癌细胞系中,有3份细胞系的CHFR表达被异常的启动子甲基化所抑制,CHFR mRNA的表达水平与MI处理细胞(R=M10.889;P=0.005)的IC,o密切相关。在46例胃癌术后患中,有24例(52%)出现CHFR异常甲基化,其中12例因晚期肿瘤或术后复发而接受MI治疗。MI治疗有效包括29%的CHFR甲基化和20%的CHFR非甲基化患。然而,在7例CHFR甲基化患中,有6例(86%)出现肿瘤消退或不再进展的迹象。反之,在5例CHFR非甲基化患中有4例(80%)出现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成骨肉瘤OS-732细胞系浸润软骨的机理,指出经盐酸胍处理后的软骨可被瘤细胞所浸润,这些浸润细胞在电镜下见其有生长、代谢旺盛的特点,提示正常软骨内含有抑制肿瘤细胞浸润的因子存在。  相似文献   
4.
ZiPA-FtsZ抑制剂 原核微管蛋白类似物FtsZ是G^-和G^+菌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种必需蛋白。在细胞分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ZiPA为存在于E.coli中与FtsZ结合的一种蛋白,由于ZiPA是某些G^-菌细胞分裂的必需条件,所以抑制ZiPA-FtsZ的相互作用代表了一类有前途的抗菌作用的新靶标。通过确定的细菌ZiPA,发现小分子FtsZ结合抑制剂,同时在G^-菌中搜寻ZiPA类似物的项目已得到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牙髓细胞微丝和微管骨架的作用。方法:I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以20ng/ml的TGF-β1处理细胞,分别在第30min、1、6和24h收集细胞爬片,BODYPY-Phalloidin对微丝作直接荧光染色、Rhodamine RedTM对微管蛋白α(tubulin-α)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F-β1作用于牙髓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微丝和微管的变化情况。结果:TGF-β1作用于人牙髓细胞后,微丝出现解聚重组现象,在30min时间点,肌动蛋白(actin)在细胞膜下聚合成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同时胞质内的F-actin解聚,6h解聚最明显,24h后可见胞质内微丝重组。观察的各时间点,微管结构未见明显解聚重组现象。结论:TGF-β1能够使牙髓细胞微丝骨架重组。  相似文献   
6.
微管与微管靶点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管靶点药物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认为此类药物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细胞的微管束起作用的,现有研究认为,低浓度的微管靶点药物通过抑制微管动力使有丝分裂受阻,细胞凋亡。现就微管及其聚合动力与几种微管靶点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紫杉醇是90年代应用较多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新药。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抗微管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是从紫杉的树皮中提取的,它可通过促进纺锤体外微管蛋白亚单位的聚合而促进微管的装配;即使在正常微管装配所需要的介质(如三磷酸鸟甘,GTP)缺失的情况下也可产生这种作用,从而形成稳定的、无功能的微管。通过干扰微管系统中的动态平衡,使细胞停止在细胞周期G2晚期和有丝分裂期,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复制并使神经组织的功能受到损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历不同时间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NF)作为正常神经元结构的标识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REM睡眠剥夺1、3、5、7 d4个时间点大鼠皮质及海马MAP2和NF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运用电镜技术观察睡眠剥夺后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我们的实验是用改良的多平台睡眠剥夺模型进行REM睡眠剥夺,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蛋白质电泳以及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REM睡眠剥夺后5d大鼠皮质、海马CA1及齿状回神经元结构蛋白MAP2和N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神经元核仁偏位,胞质中出现少量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部分神经轴突的髓鞘溶解与浓集。环境对照组、REM睡眠剥夺5d和7d组,皮质中超微结构改变的神经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2%、3.6%和5.8%。结论REM睡眠剥夺能够导致大鼠脑内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
JWA 蛋白与α-微管蛋白结合和对微管稳定性的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了JWA蛋白与α-微管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微管蛋白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低温处理、处理后恢复的NIH3T3细胞JWA蛋白和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NIH3T3细胞的JWA蛋白与α-微管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JWA蛋白在细胞内与α-微管蛋白的分布基本平行。结论:JWA蛋白,作为一种新的微管相关蛋白,在微管动力学变化过程和有丝分裂过程中与α-微管蛋白有交互作用,与α-微管蛋白结合,可能对微管稳定性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处理的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的猫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蛋白(NTP)的表达,探讨bFGF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家猫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采用左侧眼眶入路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前和再灌注24h、48h和7d,采用Philip的猫脑缺血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的脑组织MAP-2及NTP蛋白表达,进行免疫阳性细胞计数。结果:缺血再灌注48h后,治疗组动物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MAP-2及NTP蛋白阳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加。结论:bFGF通过诱导MAP-2及NTP蛋白的表达,减轻了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神经元损伤和促进了神经纤维生长,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