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316-1320
[目的]介绍应用Taylor空间支架(TSF)调整胫腓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术后对位不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术后对位不良患者11例。转换TSF前所有患者复查X线片,发现不同程度的移位、成角、旋转畸形,其中2例为向前成角,5例为向后成角,内翻畸形2例,外翻畸形1例,内旋畸形1例。转换后拍摄小腿正侧位X线片,获取安装和畸形参数。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配套软件获取调整数据。调整后再次摄片,如合并软组织损伤则转换后二期处理。[结果]经TSF调整所有病例均获得解剖复位。11例患者均获得12~1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骨外露及软组织问题,固定针无松动,针道无感染。术后参照Johner-Wruhs评分表评价: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1%。[结论]采取转换TSF治疗胫腓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术后对位不良是一种微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搭肩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肩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山东省梁山县中医院(272601)王庆雷,刘忠英我院自1992~1994年以来。手法整复,搭肩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0例中男75例,女15例,年龄小3~56岁;骨折残呈横行或斜行者75例,粉碎性骨折15例...  相似文献   
3.
以硝基甲烷作溶剂,20mol%硫酸氢铁[Fe(HSO4)3]为催化剂,用烷氧基苯与脂肪酸酐于75~80℃反应1.5~4.5h可生成相应的对位酰基烷氧基苯,10例收率69%~75%。  相似文献   
4.
目的腹腔镜下Sugarbaker修补手术是造口旁疝的主要手术方式,补片固定是手术的关键技术环节,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式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的66例造口旁疝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手术(Sugarbaker术式),根据补片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采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疝钉双圈补片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以及造口旁疝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补片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32.6±9.0)min vs(38.7±11.0)min,P<0.05],两组在疝钉固定数量、血清肿、补片感染、术后住院时间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6±14.8)个月vs(38.8±15.2)个月,P=0.687],试验组的造口旁疝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4% vs 20.0%,P<0.05),而两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 vs 24.0%,P=0.971)。 结论在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中应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可以缩短补片固定时间并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品中对位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方法。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采用固相萃取技术,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分离,再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作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减少了杂质对质谱仪的污染,而使用串联质谱检测器有效提高了信噪比和灵敏度,该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回收率在88.3%~96.2%之间。结论本方法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食品中对位红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改良法插双腔支气管导管对准确对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简称RO-DLT),由于管腔内径较大,不带隆突钩,易于插管,对气管的损伤小,目前已普遍用于临床,其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无法量化插管深度,所以其一次定位准确率较低(54%)[1].笔者采用改良RO-DLT插管法,与传统插管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前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试验证实,采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进行精确地假体三维定位及下肢力线重建,减少髌股关节并发症,取得韧带平衡,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拟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假体旋转对位的量化分析,验证三维骨建模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量化操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2-11/2003-06在法国亨利蒙多医院矫形与创伤外科完成。 对象:纳入保守治疗无效的三间隔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例(21膝),其中14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患者均为初次置换,所用假体为后稳定型人工表面全膝关节(Hermes®,Ceraver,法国)。 方法:采用三维骨建模Ceravision系统对21例患者(21膝)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计算机系统提供假体预设方案,安置好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后进行截骨,注意保持良好的伸屈膝关节间隙和韧带平衡及关节稳定,额面上控制应力下膝内外翻在±3°以内,下肢力线(180±3)°以内,适当地假体旋转对位后行假体固定。 主要观察指标:根据相关的临床体检、影像学和导航系统资料,对术中假体旋转对位测量值、置换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松弛度和髌骨稳定性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在保证下肢力线与膝关节额面松弛度于正常范围内,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5°,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0°~外旋5°。其中14例膝内翻患者,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5°,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2°~外旋5°;7例膝外翻患者,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4°,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0°~外旋 4°。置换后3个月时,膝关节最大屈膝度为105°~130°,平均115°,无膝痛、髌骨失稳和脱位等并发症,膝关节额面松弛度无异常。 结论:应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可针对患者个体精确三维截骨和假体旋转对位,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屈伸位下关节等距间隙,保证良好的膝关节韧带张力与平衡稳定, 避免髌-股并发症,可在手术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天津市河北区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和完善有针对性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新方法,推动了全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艺性手术。由于二尖瓣病变病理改变复杂,很难要求统一固定的术式。二尖瓣成形术的方法较多,困难亦较大。合并腱索的病变及瓣叶脱垂所致的瓣叶对位问题,亦大大增加了二尖瓣成形术的复杂因素。自1968年Carpentier发明二尖瓣成形环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