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56篇
  免费   2622篇
  国内免费   1280篇
耳鼻咽喉   155篇
儿科学   490篇
妇产科学   524篇
基础医学   2344篇
口腔科学   187篇
临床医学   8596篇
内科学   8903篇
皮肤病学   332篇
神经病学   1197篇
特种医学   17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2342篇
综合类   15548篇
预防医学   10912篇
眼科学   143篇
药学   9404篇
  173篇
中国医学   3469篇
肿瘤学   356篇
  2024年   468篇
  2023年   1829篇
  2022年   1467篇
  2021年   1793篇
  2020年   1650篇
  2019年   1378篇
  2018年   586篇
  2017年   1183篇
  2016年   1321篇
  2015年   1778篇
  2014年   3345篇
  2013年   3599篇
  2012年   5158篇
  2011年   4874篇
  2010年   4117篇
  2009年   3946篇
  2008年   4856篇
  2007年   4162篇
  2006年   3971篇
  2005年   4690篇
  2004年   2291篇
  2003年   1856篇
  2002年   1152篇
  2001年   982篇
  2000年   706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开展常规心血管内科治疗的40例设为对照组,将开展心血管内科规范化治疗的4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LDL-C、LVEDD、LVESD指标水平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CK-MB、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各类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常见的14种慢性病共病情况及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厦门市社区906例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设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慢病共存及不良方式共存现象,使用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06例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9.5%,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58.9%。主要的不良生活方式是BMI异常(46.8%)、饮酒(40.5%)、睡眠时间少(37.9%)、缺乏锻炼(35.2%)、吸烟(32.8%)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32,95%CI:1.474~3.380,P<0.001)、高龄(OR=2.038,95%CI:1.234~3.365,P=0.001)、有慢性病家族史(OR=2.854,95%CI:1.943~4.194,P<0.001)、肥胖(OR=2.571,95%CI:1.096~6.033,P=0.030)、饮酒(OR=3.582,95%CI:2.531~5.071,P<0.001)、吸烟(OR=1.789,95%CI:1.172~2.732,P=0.007)、嗜盐(OR=1.818,95%CI:1.170~2.823,P=0.008)、嗜油(OR=2.023,95%CI:1.153~3.550,P=0.010)、睡眠质量差(OR=2.091,95%CI:1.360~3.215,P=0.001)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比例高。 结论 厦门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和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严重。肥胖、饮酒、吸烟、嗜盐、嗜油、睡眠质量差等行为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重要的可干预因素,社区工作者应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其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减少其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冯丹  何伟   《四川医学》2022,43(3):218-222
目的 探讨低危单胎的足月妊娠自然临产后,潜伏期脑胎盘率(CPR)对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住院临产分娩的67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参数,获得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参考既往研究得出的不同孕周CPR正常参考值百分位作为分组指标(CPR≤10%参考值定为低CPR)。比较低CPR组(72例)与正常CPR组(601例)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低CPR组与正常CPR组在孕妇年龄、孕龄、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长、总产程、新生儿体质量的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CPR组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或助产发生率、新生儿任一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率均高于正常CP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CPR预测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准确率为89.5%(602/673),敏感度为51.7%(15/29),特异度为91.1%(587/644)。结论 本研究数据显示,对于无并发症及合并症、低风险的单胎足月妊娠,潜伏期低CPR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预防抗磷脂抗体(ACA)阳性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ACA阳性,先兆性流产或有习惯性流产(RSA)史患者,将采用西医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西医联合滋肾育胎丸加减方治疗的4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ACA-IgA、ACA-IgM、ACA-IgG、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PAF)、活化蛋白C(PC)、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妊娠结局、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检测ACA,观察组2例未降低,对照组11例未降低,观察组未降低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ACA-IgA、ACA-IgM、ACA-Ig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PAF、PAI-1低于对照组,PC、A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7周后IFN-γ、IL-2低于对照组,IL-4、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产率95.92%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ACA对滋肾育胎丸加减方精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指导滋肾育胎丸加减方通过调理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改善先兆性流产或有RSA史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因子指标,降低ACA水平,并可改善患者免疫耐受功能,提高胎儿活产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7.
8.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最终结局大都会导致中风或心梗,还会诱发2型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突然猝死。因此,高血压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沉默的杀手”。高血压治疗除服用降压、调脂等药物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诸如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减压等综合措施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申广 《家庭健康》2020,(4):30-30
不良饮食习惯引发胃癌;预防乳腺癌,不吃反季节食物针对肿瘤疾病,名医们从自己的领域出发,给出了十分实用的防治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模拟诊疗在留学生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5名留学生随机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分成3组(每组6名)进行模拟诊疗教学,对照组17名学生进行常规实习。通过填写评价单和相关的临床能力测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选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参与模拟诊疗教学的留学生均希望在各科实习中多采用此方法。在临床能力测试方面,试验组学生在病史采集[(22.16±2.17)vs.(20.33±2.03)]、体格检查[(23.05±1.79)vs.(19.78±2.05)]及回答问题[(23.50±1.47)vs.(19.56±1.9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病历书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高仿真的模拟诊疗教学手段,弥补了留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充分接触患者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