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稳态的理论和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碱平衡的α稳态理论是在70年代提出的,已被一些中心用以指导低温体外循环中酸碱平衡的调节。本文就α稳态理论及其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的现状和争论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近年来其非造血生物作用逐渐引起关注,EPO具有组织保护作用,这一作用涉及多种不同组织和细胞,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血管病研究领域重要、关键的课题。EPO对心肌保护的作用近两年已渐有报道,这无疑为临床心肌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现就EPO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快速心房起搏对家兔心房L型钙通道亚单位和Kv4.3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家兔36只,随机分成6组,经右颈外静脉穿刺置入电极于右房,分别给予0、3、6、12、24或48h快速心房起搏,停止起搏后取右房组织,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各时相点L型钙通道α1c,β1,α2亚单位,钾通道Kv4.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型钙通道α1c、β1亚单位在快速起搏6h后表达水平下调,并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下调。α2亚单位的mRNA表达在各时相点无显著差异。Kv4.3的mRNA的表达在快速起搏的24h和48h下降分别达55.50%(P<0.01)和59.12%(P<0.01)。48h后下降达到一个平台期。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L型钙通道亚单位和Kv4.3钾通道mRNA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4.
血栓前体蛋白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及制定术后抗凝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比较抗凝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TPP,并比较抗凝组中有、无房颤的病人华法林用量、INR和TPP,对抗凝组病人TPP和INR的关系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组的INR和血浆TPP浓度。结果:抗凝组与对照组相比,TPP低、INR高。抗凝组有房颤者的血浆TPP浓度高于窦性心律者。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PP和INR无明显相关性。出血病人的血浆TP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高限(6μg/ml)。结论:TPP是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理想的辅助监测指标。术后有房颤心律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增加。抗凝治疗应同时检测INR和TPP。  相似文献   
5.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中国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B组(心脏不停跳组,血温34℃),C组(温血心脏麻痹液组,血温34℃),D组(冷血心脏麻痹液组,血温4℃)。采用离体兔心左室做功模型,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稀释血液或血停搏液60min。比较观察心功能、冠脉排出液心肌酶谱、心肌组织乳酸、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B组心功能恢复、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显著优于C组和D组,C组优于D组;B组心肌酶漏出、乳酸生成量、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心肌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低于C组和D组,C组低于D组。结论:常温氧合血逆灌心脏不停跳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与其减轻自由基损伤,较好地保持细胞内外Ca^2 平衡,减轻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细胞膜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CPB)管理的经验及教训,为更安全的CPB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4年2月~2004年12月施行的CPB心内直视手术7 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硬件设备、转流技术、灌注师经验、术中监测及心肌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3 748例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CPB。结果全组死亡248例,总死亡率3.4%(248/7 262)。1964年2月~1983年12月施行CPB手术464例,死亡52例,死亡率11.2%;1984年1月~1996年12月施行CPB手术1 709例,死亡78例,死亡率4.6%;1997年1月~2004年12月施行CPB手术5 089例,死亡118例,死亡率2.3%;1997年3月~2004年12月,对3 748例患者采用心脏不停跳CPB,手术顺利,未发生与CPB相关的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灌注师的经验和硬件设备的完善、使用高质量的人工心肺机和氧合器、多种转流技术的应用、完善的监测系统等可明显提高CPB的安全性。心脏不停跳下CPB是安全且易于管理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EPO) pretreatment on cardiomyocytes exposed to hypoxialreoxygenation injury (H/R) and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The cultured neonatal rats'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4 groups, control group (C group), EPO pretreatment group (E group), EPO and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PDTC) pretreatment group (EP group) and PDTC pretreatment group (P group). After 24 hours' pretreatment, the cardiomyocytes were exposed to H/R. After pretreatment and H/R,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 α ) gene in all the group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The nuclear factor- κ B (NF- κB) activity was detected by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and the inhibitor- κB α (Ⅰ- κB α) protein level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decrement of Ⅰ- κB a protein and the increasing NF- KB activity were found in cardiomyocytes pretreated with EPO before H/R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 (t=3.321, 4.183, P〈0.01). However, after H/R, NF- κB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TNF- α gen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Ⅰ- κB a protein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in cardiomyocytes of E group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 (t=-3.425, 3.687, 3.454, P〈0.01). All theses changes caused by EPO pretreatment were eliminated by the intervention of PDTC (an antagonist to NF- κB) during pretreatment.
Conclusions: EPO pretreatment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NF- κB and upregulation of TNF- α gene in cardiomyocytes exposed to H/R through a negative feedback of NF- κB signaling pathway, and thus produces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This might be one of the ways EPO produces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相似文献   
8.
大鼠心肌细胞胞浆和核Ca2+震荡现象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多种刺激因素对细胞胞浆Ca2+([Ca2+]c)和核Ca2+([Ca2+]n)的影响,探讨其时间和空间关系及其机制。方法:以Fluo-4/AM荧光指示剂负载培养的心肌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胞浆和核Ca2+震荡的变化。结果:正常心肌细胞内核Ca2+的荧光强度高于核周与细胞浆,三者均存在小幅度的钙震荡,分别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0-5mol/L)、异丙肾上腺素(10-4mol/L)和三磷酸腺苷(ATP3×10-3mol/L),均使心肌细胞钙震荡幅度明显升高(P<0.01),L-型Ca2+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5×10-4mol/L)、Ca2+-ATPase抑制剂thapsigargin(10-6mol/L)和KCl(20mmol/L)使钙的周期性震荡消失。用thapsigargin10-6mol/L预先阻断心肌细胞钙库的Ca2+摄取,去甲肾上腺素(10-5mol/L)则不能引起钙震荡和荧光强度增加。结论:心肌细胞胞浆和核Ca2+均能产生钙震荡,而钙震荡的维持则依赖于细胞外Ca2+的内流、胞内钙库的Ca2+摄取和释放以及正常膜电位的维持。核与胞浆Ca2+变化不一致,提示细胞核上可能存在相对独立的Ca2+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9.
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和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手术式选择,并就其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408例患者,分别采用后外侧切口双重结扎,全身浅低温双重结扎,以及正中劈胸骨体外循环辅助下经心包内分离双重结扎PDA,或切开肺动脉直视下缝闭PDA。结果:早期死亡4例(0.98%),再通5例,发生乳糜胸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不同类型动脉导管未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浅低温和中低温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脏外科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浅低温体外循环和中低温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脏外科的应用。方法 分析 1 1 8例 3岁以下心脏手术患者 ,其中 46例 (组 1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72例 (组 2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流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动脉血气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 浅低温组患者的平均转流时间较中低温组短 (P <0 .0 5 ) ,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也较中低温组低 (P <0 .0 5 ) ;浅低温组患者术后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均较中低温组少 (P <0 .0 5 ) ,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也较中低温组短 (P <0 .0 5 ) ,而氧合指数高于中低温组 ;浅低温组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浓度明显低于中低温组 (P <0 .0 1 ) ,另外浅低温组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也较低。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率和收缩压相似 ,而浅低温组术后舒张压却低于中低温组。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技术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及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中低温体外循环技术。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