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抑郁症(MD)是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理状态或综合征。被WHO认为是一种患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1]。近来,国内外都有报道指出许多疾病特别是癌症、肝炎等严重病症在治疗时常用的首选药物免疫促进剂如IL-2与IFN等可能使患者诱发抑郁症,并已有相关机制的研究报道。对于中药来说,相关报道还较少见,但纵观大量研究资料,许多中药不仅具有有效的免疫促进作用,还被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这就是中药优势所在,值得进一步探讨。1IL-2、IFN等免疫促进剂可诱发抑郁症1.1免疫…  相似文献   
2.
勃起功能障碍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基因治疗被尝试用于勃起功能障碍(ED)治疗的动物实验,许多研究发现基因治疗方案对各种类型的ED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通路、离子通道、勃起神经和海绵体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保护等方面的基因治疗研究显示,基因治疗ED有一定的疗效。但应用基因治疗来治疗ED患者,目前仍有较多的困难,暂时无法应用于临床。本综述旨在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强化水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以HPLC法为分析检测方法,以提取率为评价标准,优化使用超声波法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赤芍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倍量的水,超声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提取次数与提取时间对超声提取赤芍中有效成分有显著性影响,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富硒钝顶螺旋藻的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与增强免疫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照服用富硒钝顶螺旋藻(每天每只小鼠摄入1.072μg Se)、普通钝顶螺旋藻小鼠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液中CAT(过氧化氢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不同对富硒钝顶螺旋藻在抗氧化与抗衰老功能方面的强化作用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小鼠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游泳、爬杆能力的不同,并进行碳粒廓清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以此对富硒钝顶螺旋藻抗疲劳、增强免疫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与普通钝顶螺旋藻相比,富硒钝顶螺旋藻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与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针具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头痛改善率的影响,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压敏点痛阈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直径0.45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对照组采用直径0.30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第2天,予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评估及痛阈测定。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和头痛改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均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压敏点恢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针灸治疗中,粗针的临床疗效优于细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松解粘连,缓解肌筋膜痉挛及纠正高位颈椎关节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在新入职护士全周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新入职护士89名设为试验组,采用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培训和考核;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65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经为期1年的培训后分别进行"理论考试得分""技术操作得分""应急技能得分""培训计划实施率"4个方面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培训计划实施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可以有效引导新入职护士完成全周期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新入职护士的临床能力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瞩目,部队离退休老干部是我党和部队的宝贵财富,是医疗保健工作的特殊人群,做好老干部的预防保健工作是军队卫生部门一项特殊而光荣的任务[1]。老年人常见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健康教育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百会”“神庭”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突触结构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位组和奥拉西坦组,每组7只。采用改良双侧颈动脉结扎模型,电针穴位组大鼠选择“百会”“神庭”两穴治疗,电针非穴位组大鼠选择固定非穴位刺激,每次电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14 d;奥拉西坦组大鼠选择腹腔注射奥拉西坦,50 mg/kg,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 PSD95)、GluA1、GluN2B和磷酸化GluN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期逃避潜伏时间延长,测试期跨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大脑质量显著增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数明显减少,海马PSD95、GluA1、GluN2B和磷酸化GluN2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大鼠的学习期逃避潜伏时间缩短,测试期跨越平台次数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大脑质量降低,CA1区突触结构数增多,海马PSD95、GluA1、GluN2B和磷酸化GluN2B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百会”“神庭”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改变海马突触结构,分子机制可能和增加突触蛋白PSD95、GluA1和GluN2B的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窦道贯通法在治疗4期压力性损伤合并窦道患者伤口愈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评估患者伤口及窦道长期不愈原因以及全身状况,运用窦道贯通法对4期压力性损伤合并窦道伤口进行处理。结果:历经72天,伤口愈合。结论:根据压力性损伤与窦道形成特点,针对引流不畅导致伤口迁延不愈的问题,运用窦道贯通法促进引流,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欧乃影介导的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于双侧腹股沟及阴囊根部皮下真皮层内注射欧乃影,通过三维增强磁共振淋巴造影增强扫描,采用兴趣区法测量造影后各组淋巴结的信号强度,绘制不同延迟时间引流区域淋巴结信号强度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淋巴管及淋巴结增强造影效果。结果 皮下注射欧乃影后,欧乃影迅速吸收进入淋巴系统,引流区域各组淋巴结显示清晰。皮下注射对比剂9min后腹股沟淋巴结信号强度达到峰值,而髂内、外淋巴结则于注射后11min达到最大信号强度;各组淋巴结间的峰值信号强度有明显差异。常规MRI扫描辨认淋巴结19枚,欧乃影静脉注射增强扫描辨认淋巴结21枚,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共辨认淋巴结162枚。常规扫描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6枚,欧乃影静脉注射增强扫描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6枚,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26枚。常规和增强磁共振不能检出的〈1.0cm的转移淋巴结可通过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检出。结论 经腹股沟及阴囊根部皮下注射欧乃影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术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安全、可行,该注射途径对盆腔淋巴结的显影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