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4例,与灭澳灵1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叶下珠复方组治疗3个月(其中10例治疗6个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肝功能复常或明显改善者达82.6%;e抗原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6.2%(24/52)和46.3%(19/41);疗效优于灭澳灵组(上述3项指标分别为20%,10%,100%;P<0.01和P<0.05)。叶下珠复方组治疗3个月后e抗原及DNA未阴转中10例延长疗程至6个月,结果e抗原及HBV—DNA转阴分别为6例;e抗原阴转患者中大部分伴随HBV—DNA阴转(85.7%)及肝功能复常或改善(100%)。e抗原及NBV—DNA的阴转率似在成年患者及病程短者较高;而与中医证型似无明显关系。研究表明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延长疗程似可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本院于2007年1月始根据JCI《医院评审标准》第3版的要求,将其消除手术错误监测标准纳入质量改进优先级项目,管理层充分重视、员工积极配合,运用PDCA方法进行全程控制,使确实达到减少手术错误的发生,预防手术错误,维护医患双方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肝纤维化这一概念入手,参考中医传统典籍中胁痛、积聚、鼓胀、肝着、肝积等病证特征,认为临床以痰瘀阻络为主要病理表现,但临床治疗不能一味攻痰逐瘀,应注重攻补兼施,同时兼顾兼证,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3月时随访患者大便情况。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莫沙比利分散片口服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56.4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月后随访,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对照组为54.8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月的积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月积分分别比较,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刘氏湿热清治疗外感高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培政  郑其进 《新中医》1994,26(4):23-26
以刘氏湿热清治疗120例外感高热患者,并设西药治疗109例作对照。结果:退热下降幅度、24、48小时对照组稍快于治疗组,(P>0.05),无显著性差异,72、96小时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认为南方热病多兼湿,清热祛湿是治疗外感高热的关键,祛湿重在芳香轻清宣透,少佐淡渗,少佐淡渗,慎用苦寒。  相似文献   
7.
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比较叶下珠复方、拉米夫定、叶下珠复方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为叶下珠复方组(剂量2.6g/次,3次/d)、拉米夫定组(剂量100mg/次,1次/d)和叶下珠复方合用拉米夫定组,均连续口服52周.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及乙型肝炎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含量.[结果]叶下珠复方组肝功能复常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而HBV-DNA转阴率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YMDD变异少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药合用组的HBeAg转阴率与叶下珠复方组相仿(P>0.05)而高于拉米夫定组(P<0.01),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叶下珠复方组和拉米夫定组(均P<0.01),肝功能复常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或P <0.01),YMDD变异也少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叶下珠复方与拉米夫定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减少YMDD变异,推迟和避免拉米夫定耐药株产生,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病毒在体内的持续复制.  相似文献   
8.
郑其进  李佑桥 《河南中医》2010,30(4):392-39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山莨菪碱对慢性重型肝炎呃逆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注射器抽取山莨菪碱10mg,采用穴位直刺,并提、插、捻、转,出现酸麻胀感后注射。结果:治疗76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呃逆患者,治愈组52倒,其死亡率为38.46%;未愈组24例,其死亡率为75%。二者比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注射山莨菪碱对慢性重型肝炎呃逆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慢性重型肝炎并发呃逆,其症状缓解与否,与其预后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与对照组10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36%,对照组为66.9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TBil、DBil、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Bil、DBil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赤红活血退黄汤有明显退黄、降酶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赤红活血退黄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统计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3%,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治疗组费用为(35541.51±36842.58)元,对照组费用为(46456.42±38250.31)元,住院天数,治疗组为(34.29±11.33),对照组为(41.93±10.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其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