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5种甲基化年龄加速指标与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有基线外周血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数据的研究对象980人, 计算Horvath时钟、Hannum时钟、DNAm PhenoAge、GrimAge和Li时钟5种甲基化年龄。根据甲基化年龄对实足年龄回归的残差值计算甲基化年龄加速。研究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经BMI和腰围联合定义的体型。心血管代谢因素包括血压、血糖和TC。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因素与各甲基化年龄加速指标的相关性[β值(95%CI)]。结果 GrimAge加速指标与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及BMI存在关联。与不吸烟、不饮酒或BMI为18.5~23.9 kg/m2 者相比, 吸烟者(每天吸烟1~14、15~24、≥25支者对应的β值依次为0.71(95%CI:0.57~0.86)、0.88(95%CI:0.73~1.03)、0.99(95%CI:0.81~1.18)、重度饮酒者[每日纯乙醇量≥60 g:0.33(95%CI:0.11~0.55)]、BMI<18.5 kg/m2者[0...  相似文献   
2.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共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中国成年人的共病流行情况及其长期变化,以及常见的共病模式。方法 本研究纳入参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第二次重复调查的25 033人,利用研究对象参加2004-2008年基线调查和2013-2014年第二次重复调查时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自报疾病史、现场体格检查及血液样本检测等信息定义了13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将共病定义为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或健康问题。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描述共病模式。结果 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时的年龄为(51.5±10.1)岁,第二次重复调查时为(59.5±10.2)岁。2次调查平均间隔时间(8.0±0.8)年,共病率由33.5%上升至58.1%,人均患病数由1.15个增加至1.82个,平均每5年增长0.42个患病数。年长者、城市人群、文化程度低者的共病率较高,且患病数量随年龄的增速更快。吸烟及过量饮酒者的患病数量随年龄增速也更快。该人群中最常见的共病组合为: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冠心病。结论 我国成年人群共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共病情况在不同地区、文化程度水平和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流行及诊疗状况。方法 利用中英合作项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四川省基线调查人群数据,分析彭州市不同特征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和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结果 四川省农村地区30~7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分别为24.7%、14.7%和3.7%。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社会人口学相关;冬季高血压患病率比夏季高70%~80%,“三率”明显低于夏季。高血压人群吸烟、饮酒比例较高,饮食习惯较差,体力活动不足,肥胖比例较高;知晓自己患病的人群生活方式有适当改善,但体力活动更差和肥胖比例较高。结论 四川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应加强年轻人群健康教育,重视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规范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地区人群肺功能指标水平和气流受限现患率的地区差异。方法 剔除基线调查时肺功能指标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512 495名30~79岁调查对象肺功能指标水平(FEV1和FVC)和气流受限(分别采用GOLD标准和LLN标准进行判断)现患率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地区男性的FEV1(2.66 L)和FVC(3.16 L)均高于女性(1.99 L和2.35 L);河南和哈尔滨人群FEV1和FVC高于其他地区。基于GOLD标准的气流受限现患率:男性(5.13%)高于女性(3.75%);农村人群高于城市(男性:6.32% vs. 3.47%;女性:4.26% vs. 2.97%);四川人群现患率最高(男性为13.34%,女性为10.70%),其次是苏州、河南和湖南。基于LLN标准的气流受限现患率(男性为6.93%,女性为6.29%)略高于GOLD标准,但地区差异近似。结论 CKB的10个地区人群无论在肺功能指标水平和气流受限现患率上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食物摄入频率特征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食物摄入频率特征的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城市和农村各5个地区募集自愿参加的30~79岁常住居民进入队列并完成基线调查。本研究分析10个项目地区中512 891名30~79岁队列成员12组食物的摄入频率,描述各食物组摄入频率特征的地区差异。结果 南方城市(99.0%)和南方农村(99.9%)人群每天摄入的谷类食物以大米为主,北方农村(99.0%)和北方城市如青岛(88.4%)人群则以面食为主。河南人群每天摄入杂粮人群比例最高(98.8%)。甘肃人群每天摄入新鲜蔬菜比例最低(74.0%)。在南方城市人群每天摄入新鲜水果、腌制蔬菜、肉类及其制品比例高于农村地区,北方也存在相同现象。北方城市(37.1%)和农村(14.6%)人群每天摄入蛋类及其制品高于南方城市(6.5%)和农村(6.9%)。北方城市地区人群每天摄入豆制品、乳类及其制品比例最高,其中哈尔滨人群每天摄入豆制品比例最高(10.0%),青岛人群每天摄入乳类及其制品比例最高(34.3%)。结论 CKB项目研究人群谷类食物、蛋类及其制品、豆制品摄入频率存在南北差异,肉类及其制品、家禽及其制品、水产/海产品、新鲜水果、腌制蔬菜、乳类及其制品摄入频率存在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外周血嵌合染色体变异(mCA)在我国10个地区30~79岁自然人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纳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中已有基线数据(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等)和外周血基因分型数据的100 297名研究对象, 通过嵌合染色体变异工作流计算mCA表型检出率, 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mCA检出率在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分布差异。结果共检出5 810名mCA携带者, 检出率为5.8%, 标化后检出率为5.1%。mCA检出率随基线年龄增长逐渐升高, 30~、51~、>60岁人群检出率分别为3.4%、5.0%和9.4%(趋势检验P<0.001);男性检出率(8.0%)高于女性(4.0%), 城市检出率(6.4%)高于农村(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整年龄、性别和10个地区后, 当前吸烟或因病戒烟者、低体力活动水平者mCA检出率较高, 肥胖者mCA检出率(5.3%)低于正常体重者(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我国10个地区30~79岁自然人群的mCA检出率存在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浏阳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的影响。 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浏阳市项目点59 916名30~79岁常住居民有效基线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共分析调查对象59 916人,平均年龄(51.57±10.54)岁,文化程度以高中为主,占58.6%,67.4%的居民年收入在2~4万之间。92.88%的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好,7.12%评价较差。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患病率分别为33.7%、3.46%、7.36%,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均P<0.01),慢阻肺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知晓率、糖尿病知晓率分别为36.70%和55.00%。健康状况自评情况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医保情况、是否患慢性病之间等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为差的风险最大(OR=2.95,95%CI:2.61~3.33),其次为慢阻肺(OR=2.59,95%CI:2.35~2.84),高血压(OR=1.55,95%CI:1.44~1.67)。男女性慢性病患者均认为糖尿病对自我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女:OR糖尿病=3.04, OR慢阻肺=2.69,OR高血压=1.39,男:OR糖尿病=2.84, OR慢阻肺=2.59,OR高血压=1.83)。年龄大、单身是影响自我健康状况好的危害因素。有医保、收入越高、体重指数大是自我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 结论 慢性病患者其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明显差于正常人群;糖尿病对居民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影响最大,高血压的危险性可能被低估。需加强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临床随机试验常见问题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随机试验常见问题评述陈铮鸣,邵永孚临床随机试验是一门新型独特的医学研究分支,其基本原理简单明了,研究方法严谨细致,并需要利用一定的统计学原理。在临床试验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如对研究方法学上的问题理解不深,考虑不周,便会直接影响研究的科学价值。本文...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欧洲卒中年会于1995年6月1~3日在法国波尔多市举行。来自欧洲各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亚洲的14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主席为法国的JeanMarc Orgogozo教授,共300多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主要论文摘要已刊登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哈尔滨市人群的饥荒暴露对中老年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项目哈尔滨市的基线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应用logistic分析比较饥荒暴露人群与非饥荒暴露人群中老年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 调整影响因素后,饥荒暴露人群的肥胖(OR=1.204,95% CI:1.104~1.313,P<0.01)、高血压(OR=1.315,95% CI:1.210~1.429,P<0.01)和冠心病(OR=1.495,95% CI:1.369~1.632,P<0.01)的危险性高于非饥荒暴露人群。饥荒暴露年龄越小,中老年期各种慢性病发生风险越大。结论 饥荒暴露是肥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保证生命全过程,尤其是生命早期和青少年期的营养充足对预防中老年期肥胖、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